分享

名山传说

 北漂老吴360 2021-10-24

                                  越王勾践与昆吾山

    昆吾山是济山山系中的一座山,山上盛产赤铜,这种铜色彩像烈火一样鲜红,用这种铜铸成的剑也是削铁如泥,锋利无比。传说周穆王率军攻打昆戎时,昆戎献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剑给穆王,就是用昆吾山的铜所铸成。在东晋王嘉的《拾遗名山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越王勾践曾来到昆吾山,用白马和白牛来祭祀昆吾山山神,然后来采山中的赤铜,汇聚了八方之气,铸成了八把绝世名剑。第一把是掩日,用其指向太阳,可以遮住太阳的光芒;第二把是断水,用其将水拦腰斩断,水将不会合拢;第三把是转魂,用它指向月亮,月亮就会翻转;第四把是悬剪,将其浮于空中,路过的飞鸟就会被斩成两段;第五把是惊鲵,带着它出海,会使鲸鱼避而远之;第六把是灭魂,带着它走夜路,可以驱除鬼魂;第七把是却邪,用它指向妖精,妖精便动弹不得;第八把是真刚,用它削玉断金,就像砍瓜切菜。

                                           姑瑶山

姑瑶山是苦山山系中的一座山,传说天帝的小女儿就死于此山,她的名字是女尸。女尸生前名为瑶姬,死后被葬在了巫山之上,成为了巫山神女,也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爱神。战国时期,巫山神女喜欢楚襄王,便私下凡界和他相会,因为她美丽动人,气质优雅,楚襄王想和她结婚,可仙凡相隔,并没有成功。楚襄王回宫后,仍对巫山神女朝思暮想,神女便托梦给他,说:“我住在巫山之南,早上是云,晚上化为雨,这样你早晚都可以看到我”,楚襄王醒来后,寻遍巫山,也找不到神女,便修了一座道观,名为“朝云观”,来寄托思念之情。

                                          夫夫山

夫夫山是洞庭山系中的一座山,在这座山上,居住着一位名叫于儿的神,于儿神有人的身体,手里握着两只蛇,喜欢在长江之中巡游,身上闪闪发光。在愚公移山的传说中,被愚公一家的精神感动,将他们的事迹告诉天帝的,正是于儿神。于儿神手中握有两条蛇,是操蛇之神,在古代,蛇是神话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它被看作是神的助手和联系天地的工具,古代很多神都是手中握蛇,身上盘蛇,或足底踏蛇,女娲也是一位人首蛇身的神,在古代的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蛇的图案。

                                            洞庭山

洞庭山也是洞庭山系中的一座山,在这座山上,居住着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帝,她们帮舜帝避过了弟弟的迫害,助他登上王位。舜帝登基后,立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姐妹两个相亲相爱,共同辅佐舜帝,打造了一个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天下,她们的贤德也备受世人称赞。舜帝晚年巡视南方,不幸病故于苍梧山,埋葬于九巍山。娥皇和女英知道后,十分悲痛,双双投于湘水之中,为舜帝殉葬。她们死后成为了湘水女神,时常在水面之上漫步闲聊。

                                  阳虚山

     阳虚山,在洛南县城西北24公里处,与元扈山隔洛河对峙。传说为仓颉造字处。《雍胜略》记:“仓颉,造书于此”。《策海·大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又一说仓颉为黄帝史官,并有“史皇”之称),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援之”。《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