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

 安水如 2021-10-24

文/安水如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由对一些父母的观察来看,我发现,很多的父母,会将自己手中的孩子,给养成叛逆的问题少年,并不是自身的学识不够,而是说,我们对自己手中的孩子,不够了解,是对育儿的本质,不够了解,那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是需要读些与儿童生长特性有关的书籍作品的。


当然,对于这类书籍作品,我们是不需要将其给读得太多的。在我看来,倘若发现自己对三岁以下的孩子的生长特性,不够了解,那我们就可以去买那伯顿·L·怀特的《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该书出版于1975年,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它仍旧是了解低龄儿童的经典好书。


除此之外,我觉得,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也是很不错的一本书。作为中国的“幼教之父”,和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对儿童,是真的了解。我在读《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的时候,就为作者浅显易懂的语言,所感动。并觉得,哪怕这是一本出自于民国的作品,但也是有不少的亮点,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和参考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有所清楚的是,这不是一本完美之书,如,对儿童了解得还不够细微。实际上,这世界上也不存在有哪本完美的育儿之书。那身为父母,我们在读它,及其他书籍作品的时候,要学着如何来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只知道在那批判,或找作品的瑕疵与不足。


毕竟,作者并不是生活在科学研究日臻完善的当今时代。在他那时代,科学刚兴,而他在儿童心理学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以自家孩子为观察对象,并由此提炼出来诸多涵盖有吃喝拉撒睡的养育原则,这已是相当不错的了。是能为我们提供某些育儿的思路的。

在对儿童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要清楚明白到,育儿是关系的互动。那,若是想着养好自己手中的孩子,我们自是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


不然,哪怕是对孩子了解了,可我们若是管不好自己的脾气,不会跟孩子好好说话,不知道如何来去跟人相处,那我们也是很难能够将手中的孩子,给养好的。

而这,我觉得就需要对自身有所了解,要先去了解自己,以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而后便是一点点地去补不足,并努力变那“不足”为“优势”。


如,倘若发现我们自己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以至于哪怕知道孩子是个喜欢乱蹦乱跳的,那我们也会控制不住地对孩子大吼大叫,乃至于动手打孩子的呢。


那在这时候,我们就要系统学习情绪管理的生命之课,要去了解情绪,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和方法。而这,我觉得《大脑的情绪生活》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看过不少情绪管理作品的我,觉得,若是时间不够,那就读这一本书吧。


因为,这本书是带革命性的原创科学著作,其最大价值是发现了人脑情绪风格的六个纬度,并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去改变我们人脑的情绪风格和大脑结构,从而实现自身情绪风格的调整,改变我们的自我认知、社会互动和对幸福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在读《大脑的情绪生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进行交叉阅读的,如此一来,在做《大脑的情绪生活》里提到的某些练习的时候,我们就不至于是不知道要如何来去下手的了。


再如,倘若发现自己总想着要让那家中的内向之娃,给变得是外向一些,并因此而频繁教育孩子,那我想,较之于其他的书籍作品,《内向也是一种优势》这本书会是更为适合自己。


因为,对内向多一些科学的了解,那我们就能减少对孩子进行干扰性教育的次数和频率,如此一来,那孩子也就能够更好地遵循自身特性,按着自身的节奏,慢慢地成为自己了。


育儿的本质,说到底,是要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按着自己的喜恶来去训练孩子,以让孩子成为我们父母想成为的那个样子。孩子不是任人装扮的玩偶,孩子是有其自身的天性的。


所以说,在教育书籍的选择上,我们莫要盲从,不要看着哪个专家(包括我)介绍了哪本育儿好书,我们就赶紧地将其给买回家来。乱买书是很难能够养好自家手中之娃的。


而唯有是对自家孩子与自身都有所了解,并真的清楚了那育儿的本质,我们才会清楚知道,哪些书是适合自己的,而自己要买哪些书来去成长自己,以让自己在育儿育己的路上,走得更顺意一些。


好比是说我吧,虽说我是育儿咨询师,但作为母亲,我在育儿上,也是会有不足的。那我在经由对自身的长久观察和了解来看,发现,自己对理财,是很薄弱的,而育儿,是要谈钱的。不谈钱的育儿,不过就是空中建楼阁


那在空闲之余,我就会有意识地翻读与经济和理财有关的书籍作品,以补自己的不足,并因此发现,《短线交易大师》这本书不仅能够教我理财,还能帮助我深入理解育儿与咨询的某些认知。因为,各行各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术”,但那背后的“大道”,却是相通的。


而在日常生活里头,我也会有意识地跟孩子聊“钱”、“经济”、“理财”等话题,以让孩子的内心深处,有清晰的理财意识。育儿之基,在我看来,即是让孩子具备生存力,是让孩子从小就具备财商意识,知道要如何来去科学理财。会理财的孩子,比只知道如何来去花钱的孩子,更具生存力。


不仅如此,我还会翻读《梦控师》这本看似与“育儿”和“教育”不搭边,但却能够衔接教育的清明梦科普作品。并在阅读之后,就会跟孩子聊“梦”,告诉孩子说,梦是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的。而看清自己,是人这一生极其重要的生命之课。育儿,实为教孩子学着去了解自己。


除此之外,我还会读些像《深度记忆》这样的书,以从记忆的角度来去了解自己,帮助孩子如何来去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从而做到轻松学习,快乐学习。了解记忆,并能从科学角度来去记忆,学习,那学习是容易事半功倍的。

总而言之,若想养好自己手中的孩子,我们又不能只是抱着育儿专著来去阅读。我们要学着以育儿为中心,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以让自己能够成为那个涉猎广泛,但又能够很好围绕教育来去阅读的那一个人。不然,我们是很难能够走出那宽广的路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