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非常的忙碌,除了单位的工作之外,就是完成自己的每天的更文,接着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回到家就打开电脑,对着屏幕,开始整理汇总各个组日课群信息。 这几个月时间,头发很长很杂乱,前面的刘海长长的一直没去修整,整个人也是因为每天坐在电脑跟前,没怎么运动,人胖了很多,没有精神。虽然内心很充实,但是整体的外形状态很不好。 晚上回到家,孩子看我坐在电脑跟前,就说,又对着破电脑呢,不太高兴,饭也好像顾不上做,单位事情一多,回到家就有些晚,然后孩子就胡乱找东西垫饱肚子,然后,常常是我们回到家做好饭,孩子就不吃了,先生吃一点,我吃一点,然后饭剩很多在那。搞得先生不太开心,虽然每天坐在电脑跟前,先生看看我很认真地坐着,有时候凑过来看两眼,说一声早点睡哦,接着孩子也提出抗议,你每天很晚休息,而我稍微有点亮光就不能睡着,你看吧,都是你,害的我睡不好觉。 昨天,马兰老师也聊起最近我的状态,问我你那么忙,顾上家里人没?我一下子被问住了,好像全然投入自己的事情,压根就没有了周围的人。 今天,和北京的卢东老师聊起最近的状态,就说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好像总觉得不太对劲,卢东老师说,他家孩子说,你每天日课日课的。他说起这些的时候,我一下子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个电影,朱丽叶罗伯茨主演的《永不放弃》,电影里,那个单亲妈妈带着三个孩子,没有工作很辛苦,偶然的机会被被人撞了找律师打官司,后来误打误撞地进来律师事务所工作,可能她没有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没有什么学识,但是,这个单亲妈妈整理档案时非常的仔细,从一个案子里发现了异常,后来她就整个人投入到案件中,不管带着孩子还是自己出去,都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办这个案子。孩子们对妈妈非常的失望。 这个影片,特别打动我的是,除了主人公的一片热心和真诚,还有一幕,有一次,女主人公自己在家继续翻案子资料,女主人公的男朋友要帮她带着孩子出去吃早饭,小儿子最后一个出门,无意间看到了在桌上妈妈留着一份案例资料,他拿起来翻了翻,“妈妈,这个孩子和我一样大呀,她怎么了?”孩子问妈妈,“这个孩子因为住在这个受污染的地方,得了白血病,不能上学,在家里。”女主人公望着儿子给他解释。“哦”儿子小声嘀咕一下,然后准备出门,关上门的那一瞬间,儿子转身从门缝处露出小脑袋,“妈妈,您需要我给您带个汉堡回来吃吗?”女主人公笑了,那一刻,我的心也一下子被触动了。 其实,今天卢东老师说的时候,我可以感觉到他女儿其实知道爸爸是为了更多个人在付出,只是口头叨唠一下爸爸,内心是很关心爸爸。包括我家先生和孩子,其实都是换了一种说法不想让我休息太晚,希望我注意身体。 所以,从昨天开始,我突然有了一种想法,我什么事情都冲到前面,看似很努力和热心,其实很自私。 为什么呢?一方面,我没有照顾到家人,另一方面,很多工作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样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会有收获。 于是,我在自己所在的组,召集组员轮班来汇总新疆群的工作,接着恩师的课程也缩减到远行群,每个组长只负责自己的七八个组员,一下感觉轻松了很多,而且也清晰了很多。 现在想想,如果不经历着一个月的每天这样的磨砺,以及和家人之间的这种相处模式,可能自己不会想到,去和更多的人一起承担,以前只是想自己能干多少就干多少,现在发现,布施可能也有,当别人可以自己做好的事情,自己就要让别人去做,同样给别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去帮TA做,这也是布施的一种吧。 总之,越这么经历,越清晰自己,也越来越照见了自己和家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都感受到了,而且自己懂得了要去好好地生活,去享受和家人一起的美好,不是埋头在生活中忙碌着茫然,失去美好的自己。 二月春风,爱文学,爱写作,用一支柔美的笔来描绘生活的美好,用一颗理性的头脑来思索人生,在家庭教育的路上,刚刚起步,愿更多的爸爸妈妈加入,用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凝聚成一束束光,照亮孩子们更遥远的未来。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
关注二月我们聊聊,原创文学欣赏,家庭教育探讨, 用微小的力量,为爱传递温暖, 为生命传播能量。
|
|
来自: 新用户0005wgf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