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东西,是个很奇怪的“我”的另一称呼,似乎和“我”还不太一样。 自己了解自己吗?很多时候,觉得是无解的,似乎隐约知道一些自己的习性,真正让讲出来,却总感觉有些不想揭示出来的压抑。有时候,说出来给别人,其实也只是想带过一说,只是说说,真正面对自己的那些习性和缺点,是不太敢面对的,当然了,不敢面对,就很难有一个自我调整的真实状态,毕竟给自己动刀子下手是不容易的,舒服和习惯了一辈子,咱能这么干吗?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最重要面对自己的,难道要带着这一身的习性,这么过下去?可是,怎么办?我这些毛病还不是遗传吗?有人这么说,不可否认,自从有了“原生家庭”这个名词之后,有多少人,只要自己的这个毛病那个缺点,都会先找到原生家庭。当然,不得不说,从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他受到父母的熏陶,以及家庭氛围的感染,是像浸入整个人骨子里的东西,太难改了,有很多人活到五六十岁,做事情,做人,都那么随性随心,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还说这叫尊重个性。 长到四十岁,我也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身上的很多毛病,陋习归结于父母,而且因为有这个可以追溯的源头,就理所应当地任由自己的那些习性继续保持,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修正。 意识和觉察是两个很好的老师,从前只是很敏感地感受,现在发现,当我们有了意识时,就要好好地觉察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着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求,也能觉察出和对方交流时,对方的真正想法,一层一层递进,慢慢地觉察。 前一段时间,母亲和我说一件事,她又不自觉地说起我是如此一个做事冲撞不顾后果的人,当听到她的评判之后,我内心像是一堆干枯的柴火一下子被点着了,我对她说,对呀,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小就被你这么下定义,我就是这样呀,那又怎样?母亲当时愣住了,以前听她这么说,我会感觉很痛苦,但是压抑着自己,慢慢接受他的这个定义,现在我不断地重复和肯定她的这个判断,她也似乎没有预料到,惊呆了,我仿佛感受到从小到大,被母亲一直贴标签但是没法反驳,而今天这么大胆勇敢地去对抗,驳倒她,从心底里的压抑多年的气似乎都出来了。只是,此后,母亲再也不和我谈论我的性格和缺点了。她显得有些没精打彩,而我却因为有些冲撞了她,也深感内疚。 是的,我虽然对母亲说了因为我幼年做事的莽撞,让她定义了这么多年,让我很痛苦,她不断地强调的结果,就是我对很多事情的恐惧,我怕做事情,生怕做错了,但是这样和母亲生气对抗地战胜她,并没有让我多几分好受的感觉,我发现,我依然保留了做事情时的莽撞欠思考,这让我非常的沮丧和颓废。 不过,前几日,突然发现,那又怎样呢?我们都早已成年,即便是童年时期的那些刻下的阴影,也早就应该忘却了,当自己可以独立面对一些事情时,为何不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呢?试想想,母亲虽然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以她的十四岁就来到新疆给哥哥姐姐带孩子,基本上再没读过什么书,没有人带着,教着养育了四个孩子,她能怎么样呢?我何必和她死磕,非要这么争执,总感觉占到上峰自己就多了不起,这又为何呢? 和母亲发生争执完,没两天,接到她的电话,原来和姨妈一起去拣沙棘,说是提高免疫力,摘了很多,等到我家孩子去她那里吃饭,每天给孩子打果汁。母亲终是母亲,她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她也不懂得如何表达,我又为何如此计较呢? 那么我呢?反问我自己,你说其他人来,总是头头是道,想想,既然总是自称是在学习的人,为何又对这一段经历耿耿于怀呢? |
|
来自: 新用户0005wgf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