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傲江湖系列·榜样

 新用户1348hjSc 2021-10-24
 

笑傲江湖

我的榜样

榜样是一个人心中的标本,它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摒弃很多东西来做更好的自己。

——《榜样》

憧憬

对于同一个事物,我们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评价。对于同一家企业,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并不会实际地考察、自主地分析,他们的评价更多的是人云亦云。

“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如果我们能够摆正心态、直面自己,相对客观地审视一个企业的氛围与潜力(倾向于用以下两个标准来判断:是否聚集了相当一批能人异士,是否保持着相对公平的发展通道),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准,然后意志坚定地驶向远方!

在一次交流会上,她作为代表之一来给我们这些新人传递经验、明确方向,更多的是安抚人心。她自在从容的言谈举行,使得她成为优秀中的优秀、典型中的典型;她游刃有余的超高情商,能够让同台分享的伙伴舒服、能够让用心的聆听者受益终生。

因为这里有这样优秀的人,所以我觉得这里还不错。

下次再见,她是以辩论赛评委之一的身份出现的。明明我们这个培训班的辩论队是准备最充分、实力最强劲的,但是她依然觉得尚未达标——她说不能犯常识上的错误、不能单纯想着说服对方!她不愧为优秀辩手,在点评各队人员的表现之时,她言辞恳切、刚柔并济、不偏不倚,展现出了专业又自然的风采!我想其他评委一定会相当震惊、倍感压力。

因为想去的地方有这样优秀的人,所以我更加想去了。

后来,去考证的时候居然还遇见了她。看见她蹦蹦跳跳地从楼上下来,我想她应该准备充分,我也觉得自己追求进步还不错,我顿感任何光彩的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辛劳与汗水!

再后来,我有幸来到了她在的地方历练。老实说,我们接触并不多。当然,我看到了她积极参加公司的大小活动、看到了她有时忙工作顾不上吃饭、看到了她能够参加诸多专业培训。

在我家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大大方方伸以援手,还在日常给予了我很多关怀。在我最心神不定又故作镇定的时候,她悄悄对我说:“虽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但是努力的人运气总是会比较好!”

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走近

在缺乏比较对象的时候,精明能干、严于标准又追求卓越的前辈的评价就成了很好的参考。

因为知道这里好像非同一般,来之前我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下定了放手一搏的决心。我想,或许这就是好地方的魅力之一,它能够在不经意之间给人以力量。无所谓绝对的好坏,但凡能够让人提高、让人振奋的地方就令人向往。

不知道为什么,第二阶段历练的第一天我也理所应当地认为——刚来怕是没有什么事情。没想到老师直接跟我说,未来的几个月会非常忙,给我打了预防针。刚刚在办公桌前坐好,准备好好打量一下这个新环境的时候,老师就给我安排了任务。事情并不复杂,但是初来乍到一个人捣鼓真的很锻炼人——需要把陌生的东西变得相对熟悉、需要自觉理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事流程...回头再看,我很感激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这注定帮我率先打破舒适区、直接助推我做得更好!

因为老师非常能干——她精通各方面的业务、能够心系全局且协调各方、能够做到井井有条又雷厉风行、能够分分钟写出多个缜密又流畅的巨长文件或做出巨多页还精美无比的PPT、能够随时切换状态、能够舞文弄墨绘画设计读书观影骑行烹饪、能够培养出一个一等一的女儿、能够设身处地为身边人着想——所以她对我的要求也非常高。

大概是隐约感觉到了什么,我在刚开始的时候十分重视自己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在上交工作成果之前一定会反复自检自查:一方面减少失误,一方面再添新意。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老师开始夸奖我了哈哈哈。

遇见对的人,工作可以只是工作。老师对事不对人,在工作上严格要求我们、从不敷衍了事。我们的工作成果经她一点拨或者是一调整,马上就能升级好几个档次。她很清楚我们能做到什么、能做好什么、能挑战什么。当工作特别着急的时候,她会忍不住提醒一下我——大多时候我都是提前完成了的,有些时候是刚好弄完在稍作歇息(老师可能以为我在贪玩)。和这样厉害而有时间观的人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幸运。当然,工作再忙再累,它终究只是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做好就行啦,没必要流露很多个人情绪。

遇见对的人,工作也可以不只是工作。我不会想到这半年通过工作接近了那么多人生梦想,我也不会想到工作中可以遇见那么完美的老师。我排版的公众号经过她的指点马上就能更上层楼、别有洞天;我在上班的空闲之余争分夺秒经营自己的公众号,她也从来不会干涉、反而成为了忠实的粉丝;我桌上的一本书也可以引起我们的一系列话题、我们朋友圈都那么坦荡赤诚、我们都热爱金庸武侠;我本来打算缓一会再分享读后感的,但是老师和师傅对我的各种再清楚不过了,还在现场给我拍照;我在朋友圈分享线上奖状制作的实质性进展,别人都在问这是什么表,她却对我说辛苦啦;我火速整理出书屋书单表请求老师修正,她却说:就按你弄的来、这个你比我专业;我在朋友圈纪念书屋第一天开放、第一天体验图书管理员,她赞赏到这是伟大的职业。有一天早晨我买了一个烧饵块,到办公室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想到下一秒老师就给我们倒自制的豆浆喝...

其实,关于老师的故事是怎么写也写不完、怎么说也说不完的。

佩服老师,除了她自身的因素以外,抛开我们志趣相投的缘分不谈,我佩服她能够将自己的朋友圈翻印成册、佩服她能够自己设计自己排版自己出书、佩服她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得会发光的女儿并且坚持记录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佩服她兴趣广泛青春不息、佩服她了解自己尊重别人让人舒服让人敬佩、佩服她坦坦荡荡地帮助我照顾我培养我。

因为缘分,所以遇见。

因为欣赏,所以懂得。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青春

算起来,他应该是来到这里认识的第二个前辈(第一个应该是忙碌又低调的小王姐)。在第一天的见面会上,他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很多——有职场黄金法则,有学习必备技能,有生活提升要点,有梦想达成方法。

现在回头想想,可能这次简单的座谈会根本不值一提,但是透过他的讲话,我隐约觉得在这个需要全力以赴的地方好像也有着诗和远方。在频频点头、奋笔疾书的同时,我看到了一丝希望、蓄积了第一波动力。

其实我挺欣赏这种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热爱分享的人。平易近人又酷爱演讲的他真的成了我们眼里的暖心大哥哥、青春小榜样,很多次确实想去他办公室吹牛,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和他第一次正面接触是他给公司的公众号投稿(我负责运营)。和别的前辈不一样,他说他来给我交稿了,以后要多写点文章支持我工作。其实,那时我也没有完全理解这番话的含义,直到后来我发现运营公众号难就难在于连续保持输出高质量的文章、我发现他确实擅长演讲而略输文采(写和说,犹如鱼和熊掌,很难兼得)。你们看,其实层次不同的人注定有着不同的言谈举止,有些人一直践行的东西可能是很多人一辈子想都想不到的东西——突然就理解了“相见恨晚”、“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之类的话。

和他进一步走近是因为公司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我自卖自夸的文章《江湖墨客》(就是简单总结一下墨客走江湖的运营情况,同时加上了一些情怀)。他问这个墨客是不是我,然后跟我说以后要多交流。

我想真正让我们从兴趣上站在同一层次的应该是第一期“拓书者”读书分享会。因为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我就硬着头皮报名参加了,结果还被我师傅排在第一个分享。老实说,因为最喜欢的书不在手边,我就选择分享刚刚读过的《毛泽东传》。这种书就是自己读得热血沸腾,但是要表达出来就很难,尤其是对于毛主席这样的伟人,大家还都会自认为很了解。

聆听的小伙伴私下不经意说了一句:今天表现可以啊,要是再多讲一点书里的内容就更好了。后来回想,确实如此。我还把最重要的两句连接语给忘了——一本书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更多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读书、要培养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一本书的力量又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吃透一本好书,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受用终生。不过,对比来看,我还是做到了自成体系、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小姐姐PPT过于丰富、演讲又舍不得抛下任何一句话、过于沉浸其中,大哥哥讲得非常好、逻辑清晰又见解独到、但是过于注重传输而忽视了分享的精髓所在、没有做PPT多少有点难为聆听者(敢这样说是因为正常情况下他们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尤其大哥哥都不看朋友圈的,嘘)。

当然,凡此种种,弄得他现在只要见到我就问:小缪,最近在看什么书?

无论是公众号的运营,还是书屋的建设,他确实给了我们部门很多支持,他还带动身边人积极参与我们的各项活动。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他丰富的工作经验、极强的学习能力、即兴的演讲技能等都是我们当代青年需要学习的——我要主动出击,争取见到他就问:韬哥,怎么可以一步步达成自己的梦想?

神交

之所以说我们之间是神交,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说过一句话。更为惭愧的是,就在这个月的读书会上,我才真正认出这个堪称楷模、让人敬佩的老师——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这是个男老师(老师您要是看到了千万别打我)。

佩服老师,不仅因为她是名副其实的笔杆子、可以一个人承包公司的对外宣传稿件、还经常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心得体会所见所闻,更是因为她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热爱青春的那颗赤子之心。在我看来,一个星期写四篇文章并不算太难,但是能够坚持每个星期都用心写东西这就超越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士了,而一个中年人还能做到如此自律真可谓是百里挑一!

除了经常在公众号版面上并列以外,我想我们更多的交集是在对文字的喜爱上,或许我们能够透过文字感受着彼此的心性、品行和热情。

同样也是因为《江湖墨客》这篇文章,到现在还没加好友的她默默地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尽管平日里做梦都希望粉丝赶紧涨,但是我清醒地知道像老师这样高质量的、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读者一个胜过一百个!

在刚刚过去的一期读书会上,我有注意到,老师应该是听得最认真的人。她坐姿端正、目光坚定、手拿妙笔、求知若渴,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看到我师傅过于忙碌,我主动帮她写分享会活动的稿子,没想到老师她自发写了一篇参与读书会的随感——我们一个官方、一个大众,一个高度概括、一个细致入微。排版的时候,我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共用照片、合称《书香金控》。不知道老师会怎么想,反正我觉得这次高级同框非常有意义,我感觉这是两颗优秀灵魂的巧妙碰撞!

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为一件事疯狂,

总有一天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排版|如风

文字|清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