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府穴

 廿氏春秋 2021-10-24

俞府穴

Image

Image

    取穴方法:( t俞府穴位于上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指宽,锁骨正下方)。

Image

Image

    穴位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Image
Image

俞府穴(腧中穴)解析: 
    俞府。俞,输也。府,体内脏腑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本穴是肾经体内经脉与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的交会点,或中穴传来的湿热水气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肾经的体内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是体内脏腑,故名。腧中者,其意与俞府同,中指内部。

    穴位含义: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体表注入体内脏腑。

    功能作用:回收体表液体。

    注意: 肾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是体内气血由涌泉穴外出体表,自涌泉穴外出体表后是经水气化而上行,自大钟穴之后则是寒湿水气吸热上行,自大赫穴开始则是受冲脉外传之热而水湿之气散热上行,自幽门穴始是受胸部外传之热而上行,在灵虚穴肾经气血达到了温度的最高点,自灵虚至俞府的经脉气血是降温吸湿而下行。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等。

    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指压胸骨旁的“俞府穴”及“或中穴”可达到效果。  

    此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穴位配伍: 

    俞府配肺俞、膻中、丰隆, 治咳喘多痰;

    俞府配天突, 治呕吐;

    俞府配足三里、合谷, 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俞府配天突、肺俞、鱼际, 治咳嗽、咽痛;

    俞府配乳根,治气喘风痰;

    俞府配风门、肺俞、膏肓、膻中,治肺虚咳嗽、气喘;

    俞府配丰隆、阴陵泉、中府、膻中、脾俞、肺俞,治痰饮内停咳喘、胸痛;

   俞府配合谷足三里、内关、公孙、丰隆,治痰浊壅遏之恶心、呕吐、不嗜食。

     临床运用: 现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等。

     相关论述:

    1.《黄帝明堂经》:主咳逆上气,喘急,呕吐,不下食饮,胸中痛.

    2.《外台秘要》:主咳逆上气,喘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得饮食.

    3.《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主哮喘咳嗽痰饮,气喘风痰.

    4.《经穴解》:肾之肺病,喘嗽久,胸中痛,久喘,腹胀不下饮食.肾之脾病:呕吐.

     针灸治法:
    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艾灸疗法: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改善心痛、咳嗽、气喘等疾病。

     按摩疗法:

     俞府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何为俞府穴

    俞府。俞,输也。府,体内脏腑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本穴是肾经体内经脉与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的交会点,或中穴传来的湿热水气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肾经的体内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是体内脏腑,故名。腧中者,其意与俞府同,中指内部。

Image

 俞府穴,是肾经的最后一个穴,气血从体表转入体内了。肾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是体内气血由涌泉穴外出体表,自涌泉穴外出体表后是经水气化而上行,自大钟穴之后,则是寒湿水气吸热上行,自大赫穴始则是受冲脉外传之热而水湿之气散热上行,自幽门穴开始,是受胸部外传之热而上行,在灵虚穴肾经气血达到了温度的最高点,自灵虚穴至俞府穴的经脉气血是降温吸湿而下行。

 俞府穴为何能治气管炎?

   为什么会声音嘶哑,是因为阳有余而阴不足,是肾经的肾水没有上达口腔所致,所以,当我按揉完肚子以后,肾经通畅了,肾水上来了,声音自然而然就圆润了,唾液也变多了,并且说话多也不用紧着喝水了。

 说话声音嘶哑之人,通常总觉得口干,但喝水也不解渴。

   口腔中的口水分两种,一种是粘稠的,被称为唾;一种是清亮的,被称为涎。

    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人之所以总感觉口干口水少,是因为脾肾之液无法上达口腔的结果。

    除了嗓音嘶哑,还有一种人总感觉嗓子不清亮,总感觉喉咙有痰又咳不出,这种在中医上被称为“梅咳气”,其实,这也是肾水无法上达的结果;还有人总觉得嗓子眼痒痒,有事没事咳嗽一两声,也是中焦堵了,脾肾之液无法上达的结果。

    所以,除了揉肚子,疏通脾胃肾任脉的经络之外,也可以用手捋一下俞府穴,看看疼不疼,如果疼的话,可以点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按摩手法用拇指的指腹按穴位上,这时会感到按压处有明显的酸痛感,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3秒后松开,休息3秒后再按,一按一松为一个循环,重复3~5分钟。还可采用按揉的方式,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转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以皮肤表面发热发胀为宜。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