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在婆媳关系里,媳妇就是原罪

 少读红楼 2021-10-24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最难处理的一种。而《红楼梦》里的贾府,虽为世家贵族,却也不例外。

高门大户讲究门面、礼数,即使内里有多少不堪和矛盾,面子上总得过得去,但也并不能完全遮掩。豪门里充满了勾心斗角和算计,唯独真情难得,而婆媳关系就更不用说了。

在古时候,等级森严,长幼有序,而媳妇在婆媳关系中,便是天然的弱势一方,长辈永远是对的,更何况是老公的母亲呢!不管夫妻关系如何,也不管婆媳关系如何,在婆婆面前,服从和听从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女子未出嫁前是“娇客”,享有种种优待,然而一旦为人媳妇,便是一身的责任和义务,连吃个饭都得先侍候长辈和小姑子。

《红楼梦》里的婆媳也有好几对,能相敬如宾,已经算是好的了,但几乎没有一个媳妇,是讨婆婆喜的。

首先贾府的最高领导者——贾母,就对她的两个儿媳都不满意。话说贾母为人富有智慧,有收有放,心地善良,对于她的一帮孙女,孙儿是无限地宠爱,给了他们最好的待遇和成长环境,不得不说,贾母是个慈祥又幽默,懂得享受生活的老太太。可是对于儿媳们,她并没有那样包容,善于发现她们的优点,反而是种种嫌弃。

贾母嫌弃邢夫人,倒不难理解,毕竟嘛,邢夫人没有家庭背景,还是续弦,又没有生一儿半女,自己为人处事也不行,一股小家子气,除了顺从贾赦,就只会敛财,整个一守财奴。这样气质和眼界的邢夫人,不要说见识经历丰富的贾母,就是连下人,也未必看得起呀。再加上,她的老公贾赦也不得贾母欢心,对于大房,贾母一向是不重视的,连儿子尚且不看重,更何况一个拿不出手的儿媳妇?

邢夫人对贾母,当然也没多少情分,但是该有的礼数和规矩少不得。可是眼光毒辣,深谙人性的贾母,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指出,她在公婆面前只是应个景儿。一下子就将邢夫人的面具揭了下来,不得不说,邢夫人处处是尴尬的。她不得贾母心,除了应应景,她还能做些什么呢?当一个人看不起另一个人时,只怕无论她怎样做,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吧!

贾母对邢夫人的可有可无的态度,到了二媳妇王夫人这里,并没有多少改观。也许,婆媳真是天敌。王夫人身世显赫,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行事端方,与贾政相敬如宾,生的儿女也很有出息。可以说,王夫人对贾家的贡献很大。但到了贾母这里,居然说她是个木头人,不大讨好。也很明白地流露出对王夫人的不满意,她喜欢王夫人生的儿女,可就是不认可王夫人,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的个性不讨喜吗?

刘姥姥曾经形容过未出阁前的王夫人,最是爽快,不拿大,乍一听,还以为说的是凤姐呢!那么如凤姐一样风风火火的王二小姐,嫁到贾府后十几二十年,是如何变成“木头人”的呢?这能怪王夫人自己吗?

有没有人想过,她有多不容易。其他不说,光是爱子早亡,就够一个人心灰意冷的了。可是贾母看不到这些,只是表明了她的态度,不喜欢。她甚至更喜欢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妈,两人客气间又有打趣,比跟王夫人的相处更融洽。

当然,王夫人和贾母之间,也有利益相争。只不过,都未摆在明面上。贾母抢去元春,宝玉抚养,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并不是那么舒服的。而且,对于宝玉的婚事,甚至宝玉房里丫环的去留,两人也是意见不一。王夫人更是背着贾母,提拔了袭人,赶走了贾母青睐的晴雯。贾母心中如何不有气?所以在鸳鸯拒婚那一回,她脱口而出,责骂王夫人算计自己,并不是骂错了,而是这话已在心里积压不少时候了。

互相不欣赏,又阵线不统一的贾母与王夫人,自然也是隔着肚皮打官司的。

而贾母最欣赏的王熙凤,在婆媳关系中,依然是弱者。

会讨贾母欢喜的凤姐儿,却讨不了自家婆婆的好,贾母对邢夫人只会应景的评价,放在凤姐儿身上,也是合适得很,她在邢夫人面前,也不过是应个景儿。

为何如此?第一嘛,大房冷清,邢夫人更是没什么份量,惯会趋炎附势的凤姐儿怎么肯烧这个冷灶?也就是邢夫人所形容的,雀儿拣旺处飞,他们夫妻不把大房看在眼里。第二,当然也是看不上邢夫人这个人,不会处事,也没有德性,不值得自己尊重。

但无论如何,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凤姐儿虽充作男儿养大,但也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绝对做不出夏金桂那样的行为。于是,她不得不与邢夫人虚与委蛇,哪怕邢夫人要替贾赦求聚鸳鸯,她明知不妥,在试着劝说碰了钉子后,凤姐儿马上附和邢夫人,说了一箩筐好话,让邢夫人更加得意地作死。但实际上,凤姐儿是刀切豆腐,两边都不得罪,只在邢夫人跟前点头哈腰,背地里却一点忙也没帮。等这件事暴露时,貌似谁也没有开罪。

但是邢夫人对凤姐儿的不满,是越积越多了。凤姐儿越是在贾母前得脸,邢夫人越是煎熬,也越是要打击凤姐儿。等到凤姐儿渐渐失势,不得人心时,邢夫人更是毫不留情面,就在贾母的寿宴上,还因为凤姐捆了两个婆子,将一向强势的凤姐训斥得哭了。没办法,这个人是婆婆呀,她不能反抗,只有忍气吞声。

邢夫人不是好媳妇,也不是好婆婆,王夫人也不是好媳妇,那么她是好婆婆吗?

好婆婆都是别人家的,但在贾府看一圈,都没有。王夫人是大家闺秀,她的儿媳李纨更是出自书香世家,一样的背景出来的女子,应该三观相似,也更容易相处吧?而且,王夫人和李纨的性格也颇为相似,都是不多言多语,为人低调。

更何况,贾珠早逝,王夫人和李纨失去了共同的亲人,有着共同的痛,更应该亲近,贾珠留下的唯一血脉也更该得到重视才对。

恰恰相反,全文下来,王夫人和李纨几乎没有沟通。连贾母都说李纨寡妇失业的,对李纨多加照顾,有了好吃的,也会想到给兰小子送一碗去,就算是不苟言笑的贾政,看到元宵灯会上少了贾兰的身影,也会询问,并派人去请。

而王夫人,不仅不关心李纨,连孙子都懒得理会了。好像李纨母子根本不存在于她的生活里。她最大的挂念就是宝玉,为了宝玉的前途和婚事殚精竭虑,因为她后半辈子的指望,便是宝玉。当宝玉被贾政打得快昏死过去时,王夫人不顾形象大哭,念着贾珠的名字,而赶来的李纨听后,也失态地落泪。

这一刻,她们的痛苦是相通的,但她们的利益并不相通。

没有了夫君,婆媳之间的纽带就断了,利益也没有了。不再彼此需要的婆媳,渐渐地连外人都不如,真是可悲。王夫人对李纨没有过一句评价,而李纨对王夫人也是如此。一个寡妇在夫家日子的艰难,由此可窥一二。

古代的婆媳关系里,错的永远是儿媳,而不是儿子,贾府里的媳妇们,没有一个能讨好,这并不是她们能力不足,面目可憎,世上又怎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只是千错万错,媳妇就是原罪。而一代代的媳妇熬成了婆,又成了另一个轮回,并不会得到多少改善。

这既是因为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观念所酿成,也是因为女人只能在内宅里,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束缚了眼界和心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自己的利益而明争暗斗。在婆媳战争中,婆婆最大的胜利,也仅仅是因为她是婆婆。女人的悲哀,也在这些地方啊。

作者:阿五,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