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眼里就这13种病,多简单!

 图书 馆员 2021-10-25

中医眼里就这13种病,多简单!

1.风:轻者伤于表,症见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咳嗽;稍重则身热头痛,自汗或无汗。重者中于里,在经络为口眼歪斜,手臂麻木,肌肉不仁,身体中着;在脏腑为口流痰涎,舌强语謇,昏不知人。

风邪从外来,必须驱之外出,治法不离辛散。在表宜宣肺疏风,在里宜追风达邪。至于治中风症而用滋阴熄风、涤痰或降火诸法的,乃属类中风的疗法,当于因虚、因痰、因火各因中求之。

2.寒:伤于表,症见恶寒身热、头项强痛、体疼、无汗;中于里为呕吐、泄泻、腹痛、四肢厥冷。

寒邪亦为外邪,但性寒易伤阳气,故在表用辛温疏解,在里当温中,倘表里同病,则温中散表并用。

3.暑:轻者,症见身热汗多,烦渴,倦怠少气;重则为昏倒,壮热,身软,汗出、气粗。

暑虽外邪,性热耗气,不当发汗。轻症宜宣热却暑,重症宜清心涤暑。暑与热的差别在于暑挟湿气,故常佐芳香之品。倘由于贪凉、饮冷而招致的阴暑病,根本上是一种寒症,可参照寒邪治疗。

4.湿:表湿,症见寒热、头胀如裹、胸闷、体重;内湿,在中焦为胸闷、舌腻、脾胃不和;在下焦为泄泻、足肿,小便不利。积湿成水,则腹部肿胀,或流溢皮肤为上下浮肿。

湿系重浊有形之邪,用芳香可以化湿,苦温可以燥湿,风药可以胜湿,利尿可以导湿,通便可以逐湿。故在表宜发汗祛湿;在中焦轻者宜芳香化湿,重者宜温燥湿浊;在下焦宜渗利膀胱或攻逐积水。湿与热合,成为湿热证,治法不离清热化湿,就须衡量湿重热清或热重湿轻而随症使用。

5.燥:秋燥伤表,症见微热,干咳、鼻燥、口干。津液枯燥,伤于内,则为口干、消渴、唇燥皲裂、大便闭结。

在表宜辛甘微凉,清宣上焦;在内宜甘凉清润,滋养肺胃。倘阴血枯躁而现动风症状,则应列入虚证范围论治。

6.火:邪热燔灼,证见壮热,口臭,腹满便结;邪火郁结不发,则症见烦闷、头胀、喉肿、牙痛;君火上亢,则症见烦躁不寐,舌尖红绛;相火不静,则症见头胀耳鸣,梦遗;虚火内燔,则症见潮热盗汗,面部泛红等。

火性炎上,其用为热,治法以清降为主。实火宜承制,郁火益宣发,君火宜宁静,相火宜苦泄,虚火宜潜养。因火而热,因热而燥,明了火和燥,热已包括在内。

7.疫:寒疫,证见背寒头胀,胸闷、手麻;瘟疫,症见壮热神昏,咽痛、发斑。

疫症不循经络传变,虽有表时之分,大多邪伏中焦,治宜辟秽温化,或清瘟败毒。

8.痰:风痰,多见咳嗽恶风;痰热,多见咳嗽口干;湿痰,多见咳嗽呕吐;痰饮,多见咳嗽气短;痰水停积,多见咳嗽胸胁作痛;痰气凝结,多发瘰疬等。

痰的生成,不外湿聚、热炼而成。湿宜健脾化痰,热宜清肺化痰。然后再依具体情况,加以分别治疗:外感用宣散,痰饮用温化,痰水停积用泻下,痰核瘰疬用消磨软坚。痰的症状在外感和内伤症中经常出现,或作主症治,或作兼症治,随症斟酌。

9.食:伤食在胃,症见胸满吞酸,噫出腐气;在肠则为腹痛泄泻。

食滞内阻,以消导为主,在胃宜消运,在肠宜导滞。因伤食而引起的其它病症,如痢疾等治法均不例外。

10.虫:虫症多见心嘈,腹痛阵作,面色萎黄,甚则腹部膨胀如鼓。

有虫当予杀虫,一般多用杀虫剂治疗,亦有用辛酸苦降合剂,使虫萎靡致死。

11.气:气滞,症见忧郁、恼怒、胸胁不畅、脘腹胀满;气逆,则症见胸闷堵塞、呼吸短促;气浮,则症见心悸、惊惕、神思不安;气陷,则症见萎顿困倦、四肢无力、腹内常有下坠感。

中医对于气分病是极为重视的,《内经》说:“百病皆生于气。”气滞宜疏利,气逆宜肃降,气浮宜镇静,气陷宜升提。一切血病往往由气分引起,或虽不因气分引起而须从气分治疗的,均宜密切注意。

12.血:血热,见妄行溢出之症;血寒,多见凝滞之症;血瘀多见癥积、月经闭阻。血不固摄,多见吐衄、崩漏不止。

血宜循行通畅,血病则不是流溢妄行,即是凝滞不行。行者当止,宜清凉,宜固涩;不行者当通,宜温和,宜散瘀。其有气虚不摄或气滞瘀阻者,宜参用益气摄血或理气去瘀法。

13.虚:精虚,症见脑鸣,脊背痛,腰酸,脚软,阳痿早泄;神虚,为心悸,失眠,恍惚,健忘,不能思考;气虚,为音低,呼吸短促,常感胸闷、疲劳,自汗,消化迟钝;血虚,为头晕,脱发,爪甲不华,面色[白光]白,形瘦,肤燥,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不潮。

虚证当补,精虚补肾,神虚补心,血虚补肝,气虚补肺与脾。也可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则怕冷,少气,自汗,食减,大便溏;阴虚为骨蒸,怔忡,盗汗,遗精,经闭等。补阳宜甘温益火,补阴宜以甘凉滋水为主。

学中医把脉及脉歌

浮 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 脉
【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 脉
【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 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 脉
【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 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中医八法的运用: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在临床运用中皆需掌握分寸,太过或不及,用之不当,皆能伤正。蒲辅周先生的名言是:“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勿滞、和而勿泛、吐而勿缓。”

    汗法:汗而勿伤
    汗法是外感病初期有表证必用之法,邪在皮毛,汗儿发之。“体若燔碳,汗出而散。”伤寒喜用辛温、温病亦喜汗解,但最忌辛温,温病亦用辛凉透表之法,。温病虽禁汗,但也要通阳利湿,不得微汗,病必难除。热病虽有寒温之分,但外邪的侵袭,由表入里,治疗均已表散,透邪外出,就是汗法的目的。当汗而汗,病邪随周身微汗而解,当汗不汗,则为失表,病邪有表入里。;不当汗而汗为误汗,大汗伤阳,过汗伤阴耗液。
    汗法用药,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季节不同、症候不同、用药不同。见一经之证,只用一经之表药,两经三经合病,则用两经三经的表药;表里合病,则表里合之;营卫合病,则营卫合治。用药师古人之意,不可拘泥古人之方。伤食、痈疮、痰饮、瘀凝、积聚、具有寒热须四诊和合参,以免勿汗误人。
    汗法辨证选方要适宜,方剂讲究配伍,煎服之法也应注意,当中病皆止,不必尽剂。用量宜轻,宁可再剂,切勿重剂。
     下法 下而勿损
    下法就是攻法,病邪在里则攻之。下法也是急性热病的常用方法。无论伤寒、温病、内伤杂病,有里实则均需攻下。攻下的目的多是攻逐肠胃邪热结实,亦有泻水、逐痰。攻逐淤血之用。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和攻补兼施,毒火宜急,风火宜疏、燥火宜润、食积宜消下,瘀血宜通下,水火互结宜导下。近来有一种用药倾向,闻补则喜,闻下则忧,须知攻逐邪热,有故无损。我曾用控涎丹治疗老年癌性胸水的患者,效果就很好。对于渗出性胸膜炎的患者用下法,既让患者免去了抽水之痛,恢复也较好,而且没有反弹。“急下存阴,下不嫌早”确为经验之谈。
    所谓勿下伤阴,苦寒太过损伤胃阳,与现在我们有些医生的用药观念有关系,一见炎症就是清热解毒,大剂芩连,此类不良后果最为多见,当引以为戒。
    温法:温而勿燥
    温法就是“寒则温之”,有温散、温补、温热等。既有参、芪术、草平和之温,亦有附、姜、桂、燥热之温。温法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温化寒湿、温化寒痰、温补肾阳等功效。;
    “阴盛则寒,阳虚亦寒”,形寒饮冷为伤寒,寒邪入脏,名曰中寒,而阳虚生寒,则为虚寒。临床要具体分析寒在何脏,虚在何脏,要辨证求本,有真热假寒之证,切不可温。也有真寒假热、阴盛格阳更需精确辨证,须用白通汤加童便、猪胆汁反佐温之,寒痰壅闭,神魂不醒者急需温而开之,如苏合香丸。
    温法要掌握尺度,药既要对症,用药亦须适中,药过病所,难免有伤阴之弊。伤寒痹症,药量不足,怎能温通经络?临床见到有的处方砂、蔻、木香、丁香用十数克,其味何能入口,病家如何下咽?辛香温燥之药,少用化湿健脾,舒气开胃,用之太过则耗阴伤气。大汗亡阳,当急需温补,些许几克参、附有怎能回天?
    温药要掌握配伍,不能单纯用纯温热之药拼凑起来去治病,《伤寒论》中附子汤中配用白芍就是温而不燥的作用,急救回阳的四逆汤用甘草也是取甘以缓之之意,而肾气丸是在水中补火取温而不燥之意。温而勿燥,免伤其津,乃温法之要诀。
    清法:寒而勿凝
    阳盛则热,热之极为火,有表热、里热、实热、实火、郁热、郁火等。而“阴虚则热,烦劳则张”则为虚热。清法就是“热则清之”,清之泻之指的是实热,而虚火当用温补。清法有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祛暑、清心里水、清肝逐湿、清肺化痰等。
    清法是外感热病常用的方法,表证发热者,宜散而清之,既“火郁发之,”“体若燔碳,汗出而散”。清里热要根据病情,到气才能清气,清气不可寒滞,如生地、玄参之类,用之反使邪不外达而内闭。辛凉之中勿加苦寒,如在白虎汤中加入三黄反不能清透其热。里热结实,泻下以清之,以承气撤热,亦是清法,有釜底抽薪之妙。热入营分宜清营泻热,透热转气,热在血分,宜凉血散血。若阳盛拒阴则需加入姜汁反佐。
    七情气结,郁火内发,当辨脏用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不可概用清法。凡用清法,当需顾及脾胃,必须凉而勿伤,寒而勿凝,避免热症未已,寒症既起。
    消法:消而勿伐
    消法即消散之意,指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等方法使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者散之”“坚者削之”即指消法而言。
    病气壅滞不通,必用消导疏散之法,对于病势急迫,形症俱实的必须急下,当用下法,而对于失治或误治迁延日久,病邪聚而不散,日益牢坚,需用消法。消法一般常用于食积、痰核、积聚、症瘕,现常用于肿瘤的治疗。消法用药多俱有克伐之性,在消散病邪的时候当顾及正气,即消而勿伐。消而勿伐,消得是病,不是要消伤正气,使用消法要辨明病之所在,或在经络,或在脏腑,分经论治,有的放矢。并当兼顾患者的体质强弱,或先消后补、或先补后消、或消补兼施,现在临床上还须辨病,应诊断出是何种疾病,应当辨病和辩证相结合治疗。对于一些癌肿前期的病人应先手术再行中医治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外感热病,临床上多有兼症,或夹食、或夹痰、或夹瘀、或夹水,必佐以消法,乃得其平。冷食所伤,温而消之。食积化热,消而清之,攻伐之法,必须有的放矢,才能有故无损,消而勿伐。
    补法:补而勿滞
    虚为正气虚,虚则补之,补其不足也。有因虚而病有因病而虚的,并有渐虚和顿虚之分。渐虚是因病逐渐损伤,病势缓慢。顿虚指突然大病,上吐下泻、或突然大失血等。虚的范围很宽,有阴、阳、气、血、津液虚之分,五脏各有虚证。
    形不足则,温之以气,精不足则补之以味。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虚以四君为主,血虚以四物为主。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不补则血日耗。补则助也、扶持也。损其肺则,益其气:损其心则,和其营卫:损其脾胃,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则,缓其中:损其肾则,益其精,此正补也。阴阳互根互生,相互克制。脏腑各有生克,虚则补其母,临床有肺虚补脾、脾虚补命门火,肝虚补肾,血脱益气,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顾,此间接补也。
    虚有新久,补有缓急。垂危之病,非峻补不足以挽救。病邪未净,元气虽伤,不可急补,以免留邪。宜缓补,即补而勿骤。温热伏火之证,本不当用补法,但每有屡经汗、下、清而不退者,必待补益而愈。此因本体素虚或因内伤或药物所伐,自当清其气血阴阳,以施补益之法,或攻补兼施,温热之病虽伤阴居多,而补气补阳亦不可废。
    大虚内实之证,内实不足,此至虚有盛候,急宜收摄元神,法当养营益气兼摄纳。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补并非开几味补气补血的药就行了,必须注意使气机流通,血行流畅,即补而勿滞。还有用泻法来得到补的目的即以通为补,如大黄蟅虫丸。病去则食养之,以冀康复。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此贮补法,古人云:药能治病,未可能补人也。
    从方药来说,补药的堆积很难达到补的效果,中医的滋补方大都补种有通,更有消补兼施的,中医的补药大都经口服用,因此必须兼顾脾胃。
    和法:和而勿泛
    和解之法,具有缓和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伤寒邪在半表半里,汗、吐、下三法,俱不能用,则用和法,即小柴胡汤之类。若有表者,和而兼汗,有里和而兼下。和法尚有和而兼温,和而兼消,和而兼补:瘟疫邪伏膜原,吴又可立达原饮以和之。伤寒温病,杂病,使用和法皆甚广,知其意者,灵通变化,不和者使之和,不平者使之平,不难应手而效。但和法范围虽广亦当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避免当攻邪而用和解之法,贻误病机。
    吐法:吐而勿缓
    吐法是治病邪在上焦胸膈之间,或咽喉之处,或痰、食、痈、脓。“其高者引而越之”,古人治危急之证,常用吐法,如瓜蒂散,吐膈上之痰。朱丹溪治妊娠转孚尿闭用补中益气汤探吐。张子和用双解散探吐。外邪郁闭在表,先服一点对症药引吐,吐法似有汗法的作用,其效甚捷。缠喉诸症,属风痰郁火壅塞,不急吐之,则喘闭难忍。食停胸膈,不能转输消化,胀满而痛,必须吐之。中风不语,痰饮壅盛,阻隔清道,亦必用吐法。燥狂癫痫,痰闭清窍,更须用吐法。
    中医的八法适应了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症候。但病邪致病极为复杂,有时需数法并用。数法合用又有主次轻重之分,所以虽为八法,但配合之后灵活多变,“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临床上用八法治病需灵活掌握,谨守病机,但求勿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