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到这7点,玉米秸秆还田不仅没有副作用,相反还变成高产的手段

 昵称trhe5tFI 2021-10-25

秸秆还田作为一项在农村长期推广的科学措施,却一直备受农村人的争议,其中的原因固然有秸秆还田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农村人对于秸秆不规范的还田方式、导致出现了负面效应所引起的。

其实只要科学规范地按照秸秆还田的要求去做,我认为实行秸秆还田后,其所带来的好处还是会大过它所产生的弊端的。比如玉米的秸秆还田,我们只要注意下面这7个方面的注意事项,按照这7点要求去做,就能发挥出玉米秸秆还田后所带来的效应!

做到这7点,玉米秸秆还田不仅没有副作用,相反还变成高产的手段

按照这7点去做,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的还田方式,它的好处就是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质、改良土壤的结构、还能增强土壤的保肥和保水的能力,最终成为我们在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高产或稳产的有效手段!下面我就把玉米秸秆还田的这7点注意事项一一道来。

1、不要用整根玉米秸秆进行还田。一定不能直接把一根玉米秸秆直接进行还田,而应把玉米棒子收获以后,将玉米秸秆粉碎成3~6厘米左右的小节。因为过长的秸秆容易使土壤变得太松散了,无法压实,就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出苗,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做到这7点,玉米秸秆还田不仅没有副作用,相反还变成高产的手段

2、保持还田后的土壤具有足够的墒情。秸秆还田后,在分解、腐烂的过程中,也会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微生物,从而会使土壤中的肥水量减少,如果不采取弥补措施,就会给接下来的农作物生长带来隐患。所以我们就要人工帮助土壤保持好墒情,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玉米秸秆还田后,及时向土壤浇一次水,既让秸秆碎末在水分的作用下、与土壤保持紧密的接触,又让土壤的墒情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补充适量的碳酸氢铵。因为玉米秸秆在分解腐烂时,还会消耗一定数量的氮元素,造成土壤里的氮元素含量不足;同时到了农作物的播种季节,玉米秸秆可能还没有完全腐烂,所以它会跟农作物争抢土壤里的氮元素用以完成自己的分解,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农作物在苗期发黄、枯萎。所以在玉米秸秆还田时,一定要注意按每100斤秸秆加10斤碳酸氢铵的标准,与玉米秸秆一同还田。

做到这7点,玉米秸秆还田不仅没有副作用,相反还变成高产的手段

4、每亩地秸秆还田的数量要恰当。其实做任何事都应合理、适中,少了肯定达不到效果;多了反而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根据专家的测算数据,一般每亩地按照600~800斤的秸秆数量来还田,是相对最佳的标准。

5、秸秆还田的深度要合理。太深了没有必要,也起不到秸秆还田的作用;太浅了不利于秸秆的分解腐烂,对农作物的播种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合理把握好秸秆还田的深度,通常把深度控制在土壤的10厘米以下是最恰当的。

做到这7点,玉米秸秆还田不仅没有副作用,相反还变成高产的手段

6、坚持“秸秆回归本田”的原则。不同地块的有害病菌有所不同,为了防止土壤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原则上是哪块地的秸秆、就还到哪块地里,尽可能避免异地秸秆还田的现象发生。

7、重视对病虫害的预防和处治。秸秆还田处理得不好,是会增加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机率的,所以我们在还田时,要选择生长状况较好、比较健康的秸秆来还田,那些明显具有病虫害的秸秆,就不能用来还田了,这样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尽可能避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做到这7点,玉米秸秆还田不仅没有副作用,相反还变成高产的手段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玉米秸秆还田需要注意的7个方面,我知道不少农民朋友对于秸秆还田有异议,他们所说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也认可,不过我认为只要按照这7个方面去做,就能最大化地减少秸秆还田后各种副作用的出现机会。更多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大家可以参考下面链接的书籍去学习提高哟!

您觉得我说的这些有用吗?如果您还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在下方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