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18岁考清华,33岁年薪百万,37岁替世界首富花钱,还4年生3娃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一诺身上,有太多标签。

18岁,考入清华大学,后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麦肯锡公司,仅用6年时间,就做到了全球合伙人的位置。
 
然而,她果断放弃百万年薪,甘愿降薪三分之二,到盖茨基金会工作,专门“替世界首富花钱”。
 
 
如今,43岁的她,已经转战教育行业,成为一个教育集团的创始人。
 

1978年,李一诺出生在山东济南,家境贫寒,每天吃大白菜,配白粥。
 
冬天,买不起大棉袄,只能用旧报纸和烂树枝生火取暖。
 
贫贱夫妻百事哀,久而久之,父母俩经常吵架。
 
父亲没有工作,整天喝得烂醉,半夜回家趁着酒劲摔东西,全家只靠母亲那份微薄工资。
 
母亲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一家子,还要想尽办法筹足孩子的学费。
 
                             
碍于孩子还小,母亲不敢提出离婚,父亲变本加厉,竟偷走母亲存的一年学费,买酒花光了。
 
李一诺虽然年纪小,但天生敏感的她,早就明白了母亲的委屈。
 
12岁那年,李一诺一边收拾地上的玻璃渣子,一边认真跟母亲说:“妈妈,我知道你不幸福,你还是跟爸爸离婚吧,我陪着你”。
 
就这样,两人离了婚,李一诺跟母亲生活,一起搬出了家。
 
原先,母女两人只能四处寄宿,直到母亲单位分了宿舍,这种流浪的生活才结束。
 
没有了男人,凡事都要靠自己,母亲既当爹,又当娘,拉扯李一诺长大。
 
当时,她们住在五楼,需要从一楼把煤气罐拖上五楼,母亲扶着一头,李一诺撑着另一头,两人慢慢把煤气罐扛上去了。
 
虽然离异,但母亲李莲娜非常乐观,遇到困难,她的口头禅就是“都这样了,想办法解决呗”。
 
李一诺16岁时,李莲娜响应号召,成了一名知青,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化工厂的总工程师,领导着三千多员工。
 
教育李一诺,李莲娜可有自己一套方法。
 
 
李一诺三年级那会,期末测试数学考了80分,凡是90分以下的,都需要让家长签名。
 
李一诺拿着试卷回家,让母亲签名,李莲娜一看,坚决拒绝签名。
 
她看出女儿丢的20分,全是粗心造成的,觉得该让女儿长长记性。
 
李一诺哪懂得母亲的深意,当下她只觉得李莲娜太狠心,故意跟自己作对。
 
结果那次,全班只有李一诺的试卷没有签名,老师以为李一诺考砸,没敢把试卷拿给家长看,于是狠狠地骂了她一顿。
 
后来,李一诺憋着一口气,心里暗暗发誓,决不会再给母亲签名的机会。
 
从那之后,李一诺学习非常刻苦,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班级第一,每门课程接近满分。
 
李一诺成了大家眼里的学霸,老师夸她,同学追捧她,慢慢地,李一诺心生优越感。回到家,只想学习,不想做家务,自理能力几乎为零。
 
有段时间,忙于备考,李一诺正好有了借口,让母亲“服务”自己。
 
每天洗完澡,不想洗袜子,她就喊李莲娜,“妈妈,能不能帮我洗洗袜子?”李莲娜答应了。
 
早上起床去上学,不想叠被子,李一诺就托母亲帮忙,“妈妈,我的被子没有叠,可不可以帮我一下?”李莲娜闷声进去帮她收拾了。
 
 
考试后,李一诺还是这样,指使母亲干活,李莲娜跟她说,“我看,还是给我改个称呼吧,不要叫我妈妈,改称李妈吧,大小姐,您说呢?”
 
李一诺这下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之后,什么事都学着自己做。
 
“没有我妈,我估计就是棵没用的草。”
 

1996年,李一诺18岁,而老天给她最好的一份成年礼物,就是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李莲娜跟着李一诺,从济南来到了北京。
 
在清华大学读书,李一诺时刻践行母亲的金钱观,“该花的钱不能省,能省的钱别花”。
 
 
当时,清华食堂熟鸡蛋五毛钱一个,李一诺心里的算盘敲起来了,生鸡蛋一斤3.5块,如果买那种小鸡蛋,一斤就有11个。
 
也就是说,11个生鸡蛋才3.5块,一个熟鸡蛋就要5毛钱,“谁要花那冤枉钱?”
 
这么一算,李一诺买了个电热杯,搁在寝室,自己煮鸡蛋吃。
 
对李一诺来说,物价高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李一诺发现,她根本融不进班级。
 
虽然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但其他同学几乎都是北京本地的,从小受的教育是李一诺比不上的。
 
他们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李一诺的山东口音的普通话显得那么不合群。
 
上课节奏特别快,李一诺根本跟不上,大一微积分考试,李一诺只考了76分,大受打击。
 
李莲娜看出她的不高兴,提出一起骑自行车出去逛逛,途中路过水果摊,在卖猕猴桃。
 
那时,猕猴桃还是稀贵玩意,一斤10块钱,李一诺常看到同学在吃,但自己从没吃过。
 
 
李一诺瞟了一眼,继续往前骑,结果母亲停了下来,掏出钱买了5个,李一诺瞪大眼睛看着她,就像看着一个土豪在付钱。
 
后来,母女俩坐在路边的花坛,大口大口吃起猕猴桃,那也是李一诺第一次,知道猕猴桃是什么味道的。
 
李莲娜跟她说:“什么人都吃得起猕猴桃,只要你肯花钱,什么人都能在清华读出名堂,只要肯用心。”
 
在母亲的鼓励下,李一诺开始用功学习,2000年,李一诺顺利从清华毕业,并决定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
 
李一诺爱情学业遍地开花,读博的第一年,在某次聚会上认识了申华章,两人一见钟情。
 
第二年,两人便领证结婚了。
 
5年后,李一诺博士毕业,并拿到了知名企业麦肯锡公司的offer。
 
 
拿到offer那会,李一诺马上打了个电话给母亲,说:“轮到我赚钱来养你了。”
 
但麦肯锡也不是好混的,李一诺是麦肯锡那年招收的员工里,唯一的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人。
 
跟她一起入职的,要么是MBA优秀毕业生,要么是有商科背景的大少爷,而李一诺无背景、无资质,跟他们比起来,也无能力。
 
堂堂的生物学博士,在麦肯锡瞬间变成“啥都不会”的边缘人。
 
开会时,李一诺总喜欢选坐在角落边,一边假装淡定听着大家发言,一边心底默默祈祷,“别叫我发言”。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在麦肯锡混了一年多后,李一诺被点名负责一项重大的任务。
 
李一诺把它称作自己的“死期”。
 
当时老板跟她说,“做得好,就能留下来,做不好,你给我走人!”

 
那时,老板让李一诺负责一个数据模型,做完之后,需要在各大合伙人面前发言介绍。
 
李一诺拿出十二分精神,加班加点做出了这个数据模型,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开会,整个会议,李一诺一直绷得很紧,生怕出错。
 
结果会议结束,有个副董事当场夸奖了李一诺,李一诺高兴了大半天。
 
从那之后,李一诺逐渐放开自己,办事雷厉风行,很快就晋升到项目经理。
 
2009年,李一诺正忙着竞争全球副董事的位置,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
 
李一诺只能顶着孕吐,没日没夜地工作,有时候忙到忘记吃饭。
 
2011年,李一诺晋升为为麦肯锡全球合伙人,那年她才33岁,就已经年薪百万了。
 
 
之后,李一诺一家人搬回洛杉矶,并在那里生下了二儿子和小女儿。
 
小女儿准备出生前两天,李一诺到医院待产,申华章去陪夜,两人激动到睡不着,聊了一宿。
 
就这样,她4年生了3个娃。
 
这下,李一诺事业有成,儿女双全,还有个疼爱自己的丈夫,这就是别人所说的“做梦都会笑醒”的标配生活。
 
可没过多久,在2015年,37岁的李一诺,辞去了麦肯锡的工作,甘愿降薪三分之二,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把李一诺收入麾下的,是大名鼎鼎的盖茨基金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亲自找她谈话,谈话长达两个小时。
 
 
为了说服李一诺,愿意降薪加入盖茨基金会,带领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盖茨列举了许多患病数据,来引起李一诺的同情心。
 
盖茨这招用对了,李一诺想都没想,应下了这份邀约,辞去了百万年薪的工作,拉着一家人回到中国。
 
入职北京代表处,李一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启动了中国扶贫、儿童营养等项目,还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创办了“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
 
在盖茨基金会,李一诺充分发挥了新媒体运营的能力,会抓热点,也擅抓社会痛点。
 
2015年10月,“大挑战”项目启动12周年,李一诺在个人网上宣传,呼吁中国科学家或科研团队参与申请。
 
 
李一诺四个字概括了其中一个子项目的特点:“人傻钱多”。
 
人傻:申请简单;钱多:一申请就有10万到账,如果项目可行,后续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支持都不是梦。
 
结果,当晚就接收到了27份申请,这成果是李一诺本人也想不到的。
 
在李一诺的推动下,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的核心预算涨了四倍,盖茨基金会启动了8000多个创新项目,资助费用超10亿美元。
 
2016年,李一诺获得“全球青年领袖”的荣誉。
 
然而,做事难,做好事更难,这一年,李一诺的一个举动,把她推到风口浪尖。
 

2016年,李一诺正为大儿子入学发愁,找不到好的学校。
 
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动手建一个吧,李一诺与丈夫申华章商量,决定建一所学校,名叫“一土学校”。
 
说干就干,愚人节那天,李一诺在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你也为孩子上学发愁吗?》,将自己办校的想法写下来,也是为了收集大家的建议。
 
 
当晚,文章阅读量突破10万,李一诺收到了800多封反馈信。
 
就这样,李一诺一边给盖茨基金会打工,一边加班加点筹备建校。
 
期间,连续熬夜通宵两个星期,有一天起床,李一诺一照镜子,发现眉心多了道血印,身体完全吃不消。
 
经过170天的准备,李一诺在故宫文渊阁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布一土学校成立。
 
“就好像今天咱俩决定去做登月火箭了一样,就觉得这事儿挺不靠谱的。结果,还真成了。”
 
在李一诺的运作下,一土学校的规模越办越大,还将教师培训包装成产品,卖给北京公立学校。
 
对于一土学校的期愿,李一诺有时候信心满满,夸下海口:“将一土做成教育界的麦肯锡!”
 
有时却特别焦虑,她甚至自嘲:“一土倒地的那一天,大家不妨预测下会是什么时候。”
 
李一诺的辛苦,大概只有她清楚,外人只能看到她的光鲜亮丽。
 
 
李一诺顶着盖茨基金会的头衔,还办校创业赚钱,这种行为立马引来无数骂声。
 
有人抨击她包装自己,打着做慈善的旗号,赚黑心钱。
 
即使在2020年,李一诺从盖茨基金会辞职,专心办学,骂声依然没有消停。
 
李一诺也没有去搭理,她说:“把时间浪费在什么上面的人,就会成为那种人,我的精力不在这,也不在乎了。”
 
一句话,让键盘侠的“努力”都徒劳了。
 
如今的李一诺,忙着写新书,陪孩子学习,时间非常紧。
 
由于经历过原生家庭的伤害,大家都很难相信,李一诺能经营好一个家庭、一段婚姻。
 
                            
但这种担忧,显然是多余的,在李一诺的身上,几乎看不出过去的伤害。
 
她反倒承认,正是有了那样的经历,让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过,才让她们两人各自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书时期,分数对李一诺来说,特别重要,只有看到自己100分,她才开心。
 
现在,满分对她来说,依旧重要,但现在能给她打分的,只有自己。
 
“无论如何,我都会给自己打满分,因为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干嘛要听别人的?”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