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鸯在三国演义尾声时才出场,有多厉害?

 炫叶楓雪 2021-10-25

文鸯直到《三国演义》第110回“文鸯单骑退雄兵”这一故事情节中才姗姗来迟,但一出场就是王炸级别。

文鸯出场时,整部演义已经到了尾声。在整部演义前中期,有多位耀眼的一流武将,上演了多场热血沸腾的单挑,如孙策太史慈的神亭岭大战,典韦许褚的葛陂大战,马超许褚的潼关大战,张飞马超的葭萌关大战,等等。但随着关羽兵败身亡、张飞醉酒遇刺、黄忠猇亭战死、马超郁郁而终,而赵云、许褚寿终正寝,太史慈、甘宁、张辽、徐晃、张郃、魏延也纷纷谢幕,至此,演义中的超级猛将们基本全部作古。此后,演义中的武戏,不再有任何亮点。至于姜维、徐质、邓艾等人,虽然是后期高手,但缺乏生猛辉煌的单挑,相比于中前期那些虎将,这几位就相形见绌太多了,根本没有可圈可点的武力表现。而文鸯的闪亮登场和辉煌战绩,一扫演义后期的沉闷基调,把武力表现又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鉴于文鸯的勇猛,很多读者都把他列入整部书中超一流武将的行列。文鸯到底有多厉害?我们以正史和演义两个角度分别来看。

正史上,文鸯勇不可当,可媲美关羽、张飞,堪称“万人敌”。在《资治通鉴》中,对文鸯的描述为“年十八,勇力绝人”。在《魏氏春秋》中,对文鸯的描述为“年尚幼,勇力绝人”。《晋书》中,称赞文鸯为“年十八,勇冠三军”;《晋纪》中,称赞文鸯为“姿器膂力,万人之雄”。

最能体现文鸯勇猛的,当然是夜袭司马师,将其惊吓到眼珠爆出。

公元255年,司马师废黜了魏帝曹芳。淮南毋丘俭、文钦(文鸯之父)等人讨伐司马师,在寿春城联合起兵。乐嘉城一战,文钦看到司马师、邓艾远道而来的大军,竟然不知所措。文鸯建议说,趁敌人立足未稳,应当发动奇袭,必能一鼓作气大败敌军。文钦觉得有理,于是和文鸯兵分两路,准备连夜夹击司马师的部队。

当天晚上,文鸯率十余位骑兵冲入司马师寨中,击鼓喧闹,大叫着“诛杀司马氏”,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司马师有旧眼疾,刚刚割了眼中的肉瘤,还没痊愈,惊惧之下,眼珠竟然从肉瘤疮口内迸出。司马师恐怕军心哗变,只好蒙着被子强忍着剧痛,直到把被褥咬烂,整个过程,士兵们根本不知道。不得不说,司马师实在是个狠人!但此事后,司马师很快就死了。

文鸯在司马师营寨内外冲突、鼓噪了大半夜,他的父亲文鸯竟然没来接应(迷失路径),于是文鸯只好抽身退出。司马师派出数千骑兵追击,被文鸯反身杀入骑兵队伍,迅速杀伤几十人,魏兵退却,文鸯为自己的士兵断后,缓缓骑行,魏兵再赶,文鸯又反身杀回去,如此反复数次,追赶的骑兵终于丧失了勇气,只好掉头回去了。

在《资治通鉴》中,对文鸯夜袭、司马师眼珠爆出、文鸯打退追兵等事均有详细记载。

鸯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资治通鉴》

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资治通鉴》

在《晋书》中,没有记载文鸯痛殴追兵的事迹,但这种渲染了司马师咬被的情节,如下:

初,帝(司马师)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晋书》

文鸯反复痛殴魏之骑兵,“如此者六七”,大有演义中赵云七进长坂破的风采。在明朝史书《西园闻见录》中,对于赵云、文鸯有一段形象的评语:“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

毌丘俭兵败寿春后,文鸯随父亲文钦投降吴国。诸葛诞再次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昭(司马师已死),文鸯父子被东吴派到寿春支援。文钦与诸葛诞产生嫌隙,受到猜疑,被杀害。文鸯与弟弟文虎,盛怒之下,再次转投司马昭。

西晋建立后,文鸯曾经一度升任为大都督,总领凉州、雍州、秦州三州军力,将河西反叛的大军(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一举击溃,并迫使胡人部落二十万人归降,一时间名闻天下。

督凉、秦、雍诸军各进屯以威之。机能乃遣所领二十部遣入质子。安定、北地、金城诸胡等二十万口又来降。---《晋书》

从文鸯上述事迹中可以看出,文鸯不仅武力突出,胆气过人,还有绝大部分武将难以企及的帅才。因此,文鸯绝对可以与“万人敌”的关羽、张飞相提并论。

有相当数量的文鸯粉丝,甚至会把文鸯看做三国时期的“第一战神”。

文鸯最终被贾南风处死,并夷灭三族。这是另一个话题,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者自行查证相关资料。

演义中,文鸯的武力值高于邓艾、姜维,但根本达不到超一流的水准。文鸯在演义中的描述,也是“年方十八岁”,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观之装束非凡,实则人才出众!文鸯的兵器组成,与水浒传中孙立类同:“腰悬钢鞭,手绰钢枪”,

文鸯在演义中的武力表现:

1.夜袭司马师营寨,“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

2.杀到天明后,遭遇邓艾,“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

3.痛殴追兵,“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如此反复,与正史中描述基本相符。

4.赞诗描写:“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邓艾单挑姜维,五十合战平,因此二人基本相当。文鸯折腾了大半夜,体力肯定有一定程度的受损,然后单挑邓艾,五十合战平。由此可以看出,文鸯的武力绝对在邓艾、姜维之上,估计比魏延、甘宁、乐进等还要稍强,可能与张辽、太史慈十分接近。

不吹不黑,文鸯还是达不到许褚、张飞、马超、吕布这些超一流武将的水准。

赞诗将文鸯与赵云相提并论,愚认为,文鸯也达不到赵云的水平。

在夜袭司马师营寨时,遭遇邓艾之前,文鸯根本没有遇到猛将,甚至连有姓名的将领都没遇到,只是在纵横驰骋、鼓噪、斩杀小卒,总之,文鸯的体力下降根本不明显。在痛殴追兵时,文鸯鞭打的骑兵,也都是无名无姓者,缺乏领头羊或者独当一面的大将。

赵云在长坂坡,是从四更起开杀,与曹操的大队多次正面遭遇,“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先后救出了简雍、糜竺、甘夫人,怀抱着阿斗,刺死了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遭遇张郃部队的拦截,摔入陷马坑,又在土坑血战,“衣甲平过,血如涌泉”,然后带走了钟氏兄弟的人头,最终撇开追赶的文聘部队,突围而去。此期间,赵云还“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至于书中所说的“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是夸张的虚数,不作为硬性数据。

总之,文鸯的表现,相比于赵云,还是有明显差距的。文鸯在司马师营寨属于“捞一把就走”,而赵云在长坂坡绝对属于“血虐曹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