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雨王倩 读常恩满的文章,读得我泪眼朦胧。岁月流逝,他仍然是行进在413团战斗序列中,跟着首长和战友们奔赴南疆战场,坚守在八里河东山侧翼阵地上那个十九岁追风少年。 赤子之心,从未改变;真挚情怀,从未消失。 他说团长“为霞尚满天”,就是告诉团长“莫道桑榆晚”。他的机灵聪明和调皮捣蛋,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团长遇见他,想来也是没有脾气了! 团长的《金戈铁马南疆行》具备的历史意义,自有历史评判。 团长的《金戈铁马南疆行》带来的历史影响,自有历史反馈。 作为见证者,我要说一说为什么读着常恩满的文章,会泪眼朦胧。因为,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情深深感动着我。 第一感动,是因为团长。如果不出所料,《金戈铁马南疆行》是团长今生写就的最后一本书籍,是团长自己对自己的一个交代。然而,团长在得知书籍太厚,无法高质量完成装订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把我的个人照片拿下来,弟兄们的留言都要放上去。” 第二感动,是因为朗夫战友。朗夫战友初步估算《金戈铁马南疆行》印刷2000册,所需费用合计五万三千元左右的时候,立刻筹划为出书联系赞助。朗夫战友很有信心:“团长的《金戈铁马南疆行》,是一部正确反映南疆防御作战的高质量作品,受到广大读者一致好评。这样的作品成书,一定会打动人心。” 在朗夫战友热心联络下,团长的《金戈铁马南疆行》果然遇见一位欣赏者。这条硬汉拿出两万元赞助费,保障《金戈铁马南疆行》顺利面世。 《金戈铁马南疆行》如期开印,朗夫战友突然发现非413团战友们,纷纷打来电话求要团长的《金戈铁马南疆行》。朗夫战友当机立断,通知印刷厂加印三百册。由此产生的七千元费用,他个人愿意承担。 朗夫战友参军走入军营的时候,张团长已经声名鹊起。而且,张团长根本没有看过这位跨团队、跨业务范围的“小新兵”一眼。也就是说,朗夫战友一直作为张团长的“小迷弟”形象,真实地存在着。 张团长回到413团当副团长的时候,朗夫战友早就调到师干部科工作。两个人在413团没有产生任何交集,张团长根本不知道413团曾经有朗夫战友在深深崇拜着他。 张团长正式认识朗夫战友,是《金戈铁马南疆行》在《军旅原创文学》公众号平台推送以后。窃以为朗夫战友,此时此刻有心愿达成的欣喜吧? 第三感动,是因为常恩满。他想了一些什么,做了一些什么,我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懂了。他呀,君子如玉!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