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 世界围棋冠军柯洁登台开讲。
柯洁说:我6岁接触围棋,最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报了很多兴趣班,但最吸引我的是围棋。 围棋,变幻无穷,是琴棋书画唯一有对手的游戏。 他分享了自己的围棋经历,也谈到了对阵AlphaGo的感悟,“无论谁赢了,都是我们围棋的胜利。” 学围棋的好处: 一:学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 二:学围棋可以增强孩子的注意力 三:学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四:学围棋可以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五:学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应变力 六:学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计算力 七:学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八:学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九:学围棋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 十:学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最近这几年,围棋确实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喜欢。 
但还有一些家长不够了解,我们把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在孩子有了数字概念,并且会数数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围棋启蒙了! 老师教孩子围棋知识,认识虎口、连接和分断,找准打吃反向,吃子方法总结等,孩子都能够理解了。少儿时期,孩子的大脑处于快速开发阶段。 聂卫平从9岁,柯洁从6岁可开始学习围棋,孩子越早学围棋,对思维的培养,后续的学习都会有所帮助。 孩子的兴趣学习不宜过短,在兴趣的基础上坚持最重要。如果孩子参加兴趣班,学一样扔一样的话,这对他的注意力、毅力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坚持一两样爱好并认真学好,对锻炼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会起到良好作用。 那里的农民每天精心培养,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4年只不过长3cm。但是,毛竹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只用6周就可以长到15m,瞬时间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没有人注意到,在这之前的4年间,毛竹将它的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它们不断地扎根土壤,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地积蓄着未来蓬勃发展的力量。 学习围棋也一样,需要坚持,在学围棋的过程中,你能看到孩子从思维、到性格、到成长的变化。√ 提升专注力,孩子能静下心学习看书; √ 锻炼思维力,孩子计算力提升,写作业也更快; √ 培养好习惯,孩子懂得谋定而后动,锻炼坚韧精神。 童年时代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锻炼和培养,将对其一生发展产生莫大的帮助。
比如数学,他们的解题思路更宽,而不是单一的解题思路,碰到难题就投子认输了。在做题时,他们的思路会更缜密,把每个步骤写清楚,计算的准确性非常高。
比如语文,写作文时,由于在围棋学习时逻辑思维的能力得到提升,一般都会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中心明确。
比如考试,他们由于在围棋学习时会有大量的对弈,成功与失败几乎是家常便饭,赢了不骄,输了不馁,善于在考试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战斗力。因为孩子在升级、升段比赛中已经算是久经沙场的人了,对考试这种形式并不会有过多的担心造成发挥失常,甚至会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拿到更好的成绩。而且学习围棋的孩子,在中考、高考的时候都是加分的项目。@柯洁:6岁学棋,17岁取得冠军成绩,在普通家庭里,因为围棋逆转,被保送清华;
 围棋上下共19条线路,汇集成361个交叉点,进而在棋盘上产生千变万化的布局。据统计,一局专业围棋比赛中,至少要包含3^361道数学计算题。这其中融入了认识数字、运算、平面几何图形面积比较等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相当于把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数一遍,数量也没有围棋棋盘上的变化总数大。围棋从初学入门就开始接触数气、大小判断、形式判断、黑白双方的强弱判断等。孩子在学习这些围棋知识时,逐渐学会走一步算三步,考虑下一步对手可能干什么,在计算力上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虽然可能只算出几步,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能力。下围棋要想战胜对手,就得不断地提高计算能力。常言道:多算者胜,少算者败。很多孩子活泼好动,坐不住,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总要写到深夜,一会上厕所,一会吃东西。 围棋却能很好的锻炼孩子专注力,每走一步,都需要观察周围几步棋是否会被对方“吃”掉,不专注就赢不了对方。注意力将在不知不觉中从10分钟、20分钟延长到1小时甚至2小时,专注力将影响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的好坏。下围棋是严谨的思维过程,观察、分析、归纳、判断、对比、思考、计算,每一步都有严密的逻辑,在一步一步推演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不知不觉就提升了。 即使输棋,也不会哭鼻子了,而是主动找老师复盘,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坚强的小男子汉。孩子怕输是天性,但这个天性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来逐渐克服的,这个过程中,家长绝对不能缺位。 首先是家长要给孩子讲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每天在网络上完成两盘对局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个是你的任务,不要想逃掉。如果不下的话,你最喜欢做的事情就不能做了(例如孩子不下棋不能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 当然,这样的话一定要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说,例如在他吃冰淇淋的时候,千万不要在你想让他下棋的时候说,那样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抗,那样就适得其反了。

家长要注意,这个规矩一旦宣布出去了,就要坚决执行,否则孩子会越来越藐视规则。
如果把上面的第一步比作“威逼”的话,那么第二步就是“利诱”了,家长和老师要一起要告诉孩子,只要你每天完成了这两盘棋的对局,即便是都输了,妈妈也会给你一点奖励。如果赢了,还可以给稍微多一点的奖励。当然,这也要在平时说,要多说,做好说十遍,五十遍,一百遍的准备。 奖励的部分,不要每天都给直接的物质奖励,这样会给孩子一种不太好的价值观的引导,好像是为了物质奖励来下棋了。在这个部分,延迟满足是必须的。 家长可以采取积分制,比如输一局积累2分,赢一局积累5分,对局态度端正可以额外加2分,等到50分的时候,就允许他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看一场想看的电影、买一本他最喜欢的书等等,这样是给孩子最好的引导。 
这样正向激励的引导,主要就是要传递给孩子一个理念,不要怕输,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爸爸妈妈一样会支持你。同时,即便是输,每天下两盘棋也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也一定要鼓励孩子,下棋都是从输到赢,先输后赢,没有哪个小朋友是一上来就可以赢棋的。让孩子在在这样长期的鼓励之中,慢慢建立对自己的信心。 家长们要注意,一旦孩子孩子开始下棋,不管赢输都要鼓励表扬,要给予说好的奖励,不能说话不算数。 在这个建立信心的过程中,孩子非常需要家长的引导。如果家长因为怕麻烦而不愿做这些事情,不仅孩子很快就会放弃围棋,最不好的是,他也是去了一个面对挫折,在逆境中成长的机会。 最后,只要我们能让孩子在坚持不懈中努力,相信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