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凯养生说:糖尿病并发症,手足麻木,要注重活血化瘀

 昵称70144246 2021-10-25

Image

糖尿病在中医当中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糖尿病前期阶段,或者我们叫做气虚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调节是可以逆转或者延缓这个疾病发展的。

第二个阶段就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了,指标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指的是二型的糖尿病。在这个阶段往往是脾虚生湿,因湿生痰,痰又化瘀的过程,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其实理论来说,在这个阶段还可以分成几个小阶段或不同的亚型,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治疗思路是健脾益气 同时化湿化痰。

但是到了第三个阶段,或者叫做糖尿病的并发症阶段,这个时候往往是以血瘀为主,因痰生瘀,阻滞气血运行造成了血瘀的状况,所以这时候往往肢体当中往往出现了一些微小血管的并发症堵塞的情况,比如说像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这是眼部供血的异常,比如说像肢端的手足麻木,还有像肾功能的一些变化,如糖尿病肾病等等,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都跟血瘀相关。在不同的阶段,中医的认识不同,用药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自然不同,但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通过中医的认识以及用经络穴位的方式如何去进行自我的保健呢?

有一位67岁的男性患者,糖尿病病史20年,出现并发症已经有七年的时间,有典型的手足麻木,特别是手足的末梢的部位,手足的下1/2的位置,非常的胀,非常的麻木不仁;同时他的血糖指标控制的不太好,空腹血糖大概在8.0左右,血肌酐达到了130以上,尿酸也达到了500多。当肾小球滤过率达到正常人的1/3水平的时候,血肌酐才出现明显的上升,一旦血肌酐上升,就意味着肾脏的损伤已经非常严重了,而当肾功能减退的时候,尿酸的值也会明显的升高,所以通过这些症状和这些血液检查指标的变化可以明确的推测出来,这个患者已经进入到并发症阶段,而且是周围末梢神经损伤,身体的一些末梢的血管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堵塞不畅的情况。这在中医的糖尿病辨证类型当中属于血瘀的阶段,或者由痰生瘀,因瘀而阻塞气血运行的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 活血化瘀就成为非常重要的思想。所以在这三个阶段,用药的思路、治疗方法都有明显的不同。

具体是有什么不同呢?

在第一个阶段,属于糖前期,脾气虚。所以这个时候健脾益气为主,而且这时候健脾益气完全可以通过以运动为主,饮食调节为主的方式来进行,可以辅以适当的针灸,或者是中药来进行健脾益气。

第二个阶段,糖尿病确诊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由气虚转为湿,由湿转为痰,由痰向瘀这样一个逐渐发展过渡的阶段,所以你控制的好,阻断的好,那么这个病的延续、发展就会比较缓慢,这就是对这个病的控制了。

所以用药和治疗思路是取决于你身体是处于哪种状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和不同的身体状态下,我们的治疗思路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这是一个中医的智慧,中医的调节思路。

在这个过程当中,运动饮食控制同样有效,再加上物理性治疗、中药治疗,当然在这个阶段还要配合或者说我们还要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治疗手段,比如说药物对血糖的控制,但是用药物把血糖控制在一个良性的范围之内,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不再继续发展了,因为他还是在脾虚生湿,因湿化痰,因痰生瘀这么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当中,所以中医治疗在这个过程当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三个就是并发症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利湿、化痰、健脾、益气,这些方法要用,但是总的治疗思路要转化为活血化瘀。

并发症阶段应该如何活血化瘀呢?

比如说以我们的针灸治疗为例,刚开始我们可能更关注于机体代谢机能,更关注于以腹部为主的代谢区域的穴位刺激。那么并发症阶段,更关注于下肢能够促进回血的这些穴位刺激,比如说胰腺点这个穴位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促进下肢的回血,回血到腹部之后增加人体基础代谢水平,对血糖的调节是很有帮助的。

Image

除了这样的穴位之外,我们特别要增加或者为主的一个治疗,就是去刺激在我们小腿下三分之一以下,靠近足部这个位置主要的一些神经的地方,是以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等这样的一些神经来分布的位置,如三阴交绝骨,通过刺激这些穴位产生麻电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刺激下肢部一些神经比较明显浅出的部位,通过对这些神经的刺激,让下肢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血液从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改善末梢循环的状况,对我们下肢末梢神经损伤、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肿胀、麻木是有快速的缓解作用。

Image
Image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正因为我们把下肢的血液循环通路打通了,我们的回血才能够正常,我们的代谢才能保持一个基本的状态,这种神经刺激方法在我们的手部也同样相应的穴位和神经可以刺激,但是这种方法是专业的医疗技术的侵入性方法,不能满足大家居家自我保健的需求。

具体自我保健的方法有什么呢?

这个方法就是穴位肢端刺血的方法,我们手指或足趾末端是12条经脉的井穴,对于手足肿胀麻木的情况,我们可以在手指或足趾肢端的井穴,就是静脉最末端,大多数是在指甲根角处的那个井穴位置,每次选择2-3个穴位点刺出血,然后隔日交替一次。比如今天选了这两个穴位,下一次就换另外两个穴位,或者是今天选的都是足大指的大敦,下一次就选历兑或者足窍阴等等这样的一些方法。

Image
Image
Image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每一次选择的穴位不一样, 但是起到的作用都是类似的,通过这种穴位的刺激,通畅经脉,改善末梢的神经损伤和血液循环的状态。这种方法是一个比较轻的方法,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症阶段自我保健的方法来进行使用,当然在整个治疗的过程当中要动作规范,注意消毒。那么刺激的工具,就可以用你测血糖的一次性采血针结合采血笔在穴位上来进行刺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