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对自己生病的第一印象就是咳嗽,那种咳到胸痛、嗓子也痛,还有淡淡的血腥味,伴着痰从嗓子里出来,真是难受急了。 尤其是在半夜咳醒时,听到母亲责备的话说,“你怎么又咳了,喊你不听话,老是踢被子……” 其实,很多妈妈都是因为焦虑才这样说的。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羊爸爸特意整理关于各种咳嗽的食疗方,希望能帮到妈妈和孩子们。 01 受寒咳嗽(寒重) 每当天气转冷或贪凉,身体受到寒邪侵袭而咳嗽。 症状: 1.怕冷无汗,发热发烧头痛,全身酸痛。寒性具有向内收的特点,皮肤遇到寒气后,像打了个冷颤一样,特别怕冷。毛孔收缩关闭,不能正常出汗。体内正邪交战,所以会发热发烧,寒邪在体表到处逃窜,正气到处驱赶,所以全身体表都是战场,产生了酸痛感。 2.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 3.舌淡苔薄白。寒邪将体内水液变冷了,所以呈现清冷的白淡之色。 处理方向: 驱寒发汗。当毛孔自然张开,寒邪随汗液排出,咳嗽咯痰就好了。
02 寒热夹杂(热比寒多) 外感风寒后,寒邪没有被及时排出,时间长了,寒邪被身体焐着,变成了内热。生活中这种单纯热性的咳嗽比较少见(积食内热先放一边),更常见的是有寒又有热的情况。 症状: 1.发热怕冷,汗微出。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咽干。热邪会让身体体温变高,会怕冷;热促进毛孔打开,可出汗;热邪喜欢往上跑,所以容易走窜到头部、咽喉和口腔,引起各种热性的反应和不适。 2.痰比较稠,发黄不易咯出;鼻涕黄浓浊;大便偏干,或干结如粒;小便偏黄。热邪煎熬体内的水分,所以可能会比较缺津液。 3.舌红或舌尖红容易长溃疡,苔薄黄。热邪炙烤舌苔导致的。 4.部分寒邪没有完全化热,会有寒热同时出现的症状;例如舌苔红,但痰是白的;或者痰黄,但手脚是凉的。 处理方向: 疏风散热,宣肺止咳,驱寒。
03 积食咳嗽(积食痰多) 积食后胃肠道的垃圾堵塞,身体为了代谢这些垃圾产生了热,热熏蒸到了肺部产生气逆咳嗽。积食导致脾胃的水湿代谢速度变慢,咳出的痰较多。 症状: 1.尿少色黄,大便干,便秘,或大便黑臭变硬,口臭;食欲下降,睡觉忽然趴着睡或跪着睡,或者乱翻。此时邪气为脾胃垃圾堆积产生的内热,热邪煎熬肠胃的水液,所以脾胃不适的症状明显。 2.发热口渴,烦躁爱闹,手脚心发烫,喜欢喝凉水,有出汗。 3.痰多,色黄黏稠,咯吐不爽,咳剧气促,喉间痰鸣;鼻涕偏黄,黏腻。 4.舌红,苔白厚或黄厚腻。均是内热熏蒸肺部的表现。 处理方向: 消食化积解决身体的堵塞,内热消退后气逆咳嗽会自动停止。
(图片来源于网络) 04 痰湿咳嗽(湿气重) 长期脾虚孩子,脾不运湿,身体内部的痰湿不断产生,痰湿阻碍到肺部了,产生了痰咳。这类咳嗽可能会常常与积食或受寒同时存在。 症状: 1.咳嗽声重,喉间痰声明显,有点类似于拉风箱一样,一咳就有痰,且色白而稀。最明显的就是痰特别多,因为没有明显的热,所以痰白清稀。 2.胸闷,不爱动,没力气,虚胖。痰湿阻肺了,所以胸闷。脾虚无力运化水谷,身体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所以显得笨重和懒洋洋的。 3.舌淡红,苔白腻。舌苔是最直接表现体内痰湿的多少的,苔越厚,痰湿越重。 处理方向: 重点化湿和中,后健脾补正气。排出痰饮的同时增强脾胃的能力,痰的产生与排出得到终结,咳嗽停止。
05 肺脾气虚咳嗽(气虚为主) 风寒感冒病后,正气和邪气激烈战斗后虽然胜利了,但自身也损兵折将,脾气和肺气都变得虚弱了。还未完全被清理的鼻涕倒流刺激容易引发咳嗽。常有白天阳气较盛时不咳,睡前阳气收敛时咳的现象。 症状: 1.咳嗽无力,痰白清稀。 2.面无血色,没力气爱发呆,不爱说话或说话小声,怕冷,自汗盗汗。脾无力消化水谷,无力滋养全身,导致气血虚,无力,消化不好,抵抗力差,阳气不足而怕冷。 3.舌淡嫩,边有齿痕。气不足导致舌头无力充盈,容易被牙齿压出齿痕。 处理方向: 健脾补肺。
06 阴虚肺热的燥咳(干燥为主) 排除积食,受寒,痰湿。分为凉燥和温燥咳嗽。 凉燥 秋冬多见,秋冬主收敛闭藏,人体的津液会自觉地向内回收,受寒后,津液会闭藏得更厉害,所以燥得相对明显。 症状: 1.干咳无痰,或咳少量清白痰。清白色痰,说明没有热,所以区别于温燥。 2.咽干咽痒,老想清嗓子,皮肤干燥。 3.舌淡红而干燥,苔少。都是一派干燥的症状。 处理方向: 宣散寒邪,加以润燥。
温燥 与凉燥相比,就是寒邪入里化热了。 症状: 1.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或少量黄痰,不易咯出。此时身体本来就缺少水液,又有热性熏蒸,所以干痰现象较重,痰又少又浓。 2.口渴,甚至想喝凉水;咽干,咽喉红肿;大便干燥,鼻腔干燥,甚至有血丝。 3.午后燥热难耐或手足心热,容易烦躁,脉搏可能会比平时快。 4.舌偏红偏干,苔少而黄。阴虚(津液少)火旺(虚火)的表现。这里和实热区分开,切记不可用寒凉制品清火,要先补津液。 处理的思路: 养阴清肺。
以上辨证清晰,用对食疗,才能事半功倍哦。 愿你和孩子的秋冬,都不再惧怕咳嗽,都过上一个健健康康的生活。 文 | 郑洪洋 编辑 | 柱子 插画 | 茉莉红&石林 校对 | 叶子 作者简介:郑洪洋,金牛座中医学毕业生,热爱中医文化与易经、喜欢学习中医儿科、妇科知识,对心理学、法医学、文学感兴趣,羊爸爸运营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