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炫叶楓雪 2021-10-25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这场战争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这场惨败是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次非常关键的战争。明朝此后开始陷入被动,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关外领土大部分丢失,只剩下少部分据点。

同时由于巨大的军费开支,导致明朝不断加重赋税,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明朝遭遇了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

萨尔浒之战爆发于1619年,万历47年。在1618年的时候,努尔哈赤趁着明朝朝廷党争激烈、防务松弛的时机,决意对明用兵。在经过精心准备后,以“七大恨”誓师反明。由于明朝毫无准备,导致很多地方接连被占,让明神宗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存在。

于是明神宗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东北缺兵缺钱,所以经过半年多的准备,集结全国20万精锐,加上叶赫部、朝鲜军队,号称47万向辽东发起进攻。

由于朝廷缺钱,不可能让这么多军队一直耗着,所以朝廷一再催促杨镐发起进攻。于是杨镐坐镇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

不过在明军出发前,就被努尔哈赤侦知。所以后金做了充分的准备,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

在发现左路杜松孤军深入的时候,努尔哈赤率先盯上了他,集中八旗兵力,迎击杜松军。结果没有想到一战下去,西路军全军覆没了。西路军主将总兵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都在战斗中阵亡了。

努尔哈赤打败杜松军后,又马不停蹄地迎击马林军。两军混战,明军败退,总兵马林仅自己率数人逃走。

刘綎所率的东路军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在前进过程中还没有听说战事不利的消息,盲目的继续前进,结果中了埋伏。

而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对三路明军没有作任何策应,而通知李如柏部也不及时,结果本就慢悠悠的李如柏部被八旗兵追上了,惊恐溃逃,自相践踏。

萨尔浒之战,四路大军浩浩荡荡出击,结果一个比一个狼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