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家生活不都是一地鸡毛?

 白凌雁 2021-10-25

今天,公公婆婆就着急要走。

我们小区旁边有一个很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他们一早起来,去市场买了牛肉、鸡肉,说是这里肉比他们那里好,带回去给小侄子吃。还说小侄子高三了,时间很紧,不能耽误,回去准备下明天的饭菜。

昨天给他们做了白萝卜、土豆烧排骨。记得有一年,我做了白萝卜烧肉,公公回去跟婆婆念叨几回,说很好吃。其实我做菜很不稳定,估计那回碰巧做好吃了。

公公牙齿有些都掉了,不能吃硬的东西。可是昨天白萝卜有点硬,是再煮都有点硬的那种,虽然入味,但一咬脆脆的,不软。等到冬天,萝卜在低温下生长,肉质变软,再烧来就会很软。好在土豆不错,又面又软,入味。排骨也还好,先在高压锅里压十分钟,再拿出来烧,入味软糯。

他们急着要走,我也没有拦着,尊重老人家的意见。

一个家庭,每个成员的性格各异,互相理解、沟通特别重要。

前天那篇婆婆,生日快乐!(可点击阅读)的小文发了后,除了评论,没想到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

她们都跟我讲和婆婆的故事。有的亲如母女,有的相敬如宾,有的势同水火,有的留有阴影。在这里不妄加评论,只能说这都是正常的,是人生常态。

婆媳关系,自古都是一道难解的题,不是人常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最难念的就是婆媳经,各说各有理。

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农村,农村一家有事,全村人都知道,那时就对婆媳关系有直观的了解。

今天小兰的妈妈和奶奶吵架了,她妈妈回了娘家,她早上上学没有人给扎头发。明天小红的奶奶和妈妈吵架了,她爸把她妈妈打了一顿,她妈妈一天都不吃饭。在印象中,好像很多家庭纠纷一开始都是从婆媳争吵开始。

更有甚者,听到三四里外一个村里,有个媳妇竟然用洗衣服的棒槌把婆婆打死,被警察抓走了。当时听了很害怕,以为这个媳妇就是青面獠牙的恶魔,结果有个同学把这个媳妇叫舅妈,听她的描述,她舅妈和外婆都是很好的人,不知道有多大的仇竟然如此下狠手。

写了多年的博客,认识了天南地北的朋友,当时孩子都才上小学,现在有的都已经结婚、上班,上大学。朋友们的家常里短都在文里述说,很多朋友特别会处理婆媳关系,值得学习。

前几天也看公众号朋友花儿姐姐(花儿688),有两个婆婆,对两个像小孩子一样争宠的婆婆,她也是尽心尽力的服侍。新晋为婆婆的林蕾姐姐(时光如棉)对儿媳那个贴心,让人感到很温暖。

再好的关系也会有矛盾,就如舌头和牙齿也会打架一样。小时候经常听到母亲当调解员,劝慰那些小姐妹。即使我家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有时为了有些事情母亲和奶奶也会辩解一番。

还有我,朋友们都说我很有福气,这是真的,我遇到的双方父母都是特别好的父母,让我感到很幸福。

但我也做的很不够,年轻时也会气盛,急躁,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婆婆争辩。婆婆也会站在儿子、孙子的角度,在我工作调动时有微辞,心中有不快。有一段时间我也很苦恼,烦心,但大家的愿望都是好的,通过磨合,最终能及时解决问题,取得一致。

前几天微言短语老师就写道,谁都愿意把生活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对于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我们也并没有忽略不计,刻意回避,而是有所侧重,有所控制,有限表达。有些愁肠百结的事情,大多被我们隐忍、承受、消解了。

是呀,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并不是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是风和日丽,岁月静好。

无论生活如何苛刻,对于往事,学会选择性遗忘,记住那些让人感动的瞬间,忘记那些不快,我相信,生活一定会充满阳光。

重阳节那天,老爸到市里来了。

这两天一直住在妹妹家。一会过去看他。

兄弟姊妹多了真好,爸来,她忙了有我,我忙了有她,配合默契,完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