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作为一名八零后,印象中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幼时,约摸七八岁的年龄。 当时,14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天都在播放着《红楼梦》的剧集。 每当眼睛扫过电视屏幕,看到的都是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在嬉笑玩闹,觉得没什么好看的。 然而,父亲和母亲却看得入迷,吃饭时间就干脆端着饭碗,一边吃一边看,看到精彩的部分甚至饭都顾不上吃。 这就是《红楼梦》给我的第一次印象,没有任何特殊的感觉,仅仅是不好看、不想看。 后来,当我读到初中,当时的语文课本收录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经典篇目。 为了加深我们的理解,语文老师特地调动各方资源,搬来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和DVD放映机,给我们播放了黛玉进贾府的过程。 关于黛玉当时的衣着和言语一概记不清了,只隐隐记得好像这个《红楼梦》还挺有意思。 再后来,当我再次接触《红楼梦》已是大学时光。 在偌大的图书馆里,我找来厚厚的一大本《红楼梦》,在一个隐蔽的角落看起来。 许是年少无知,许是阅历尚浅,那时候读到的《红楼梦》依旧没留下多少印记。 ![]() 02 直到最近,因参加社区举办的“红楼大讲堂”项目,有幸收到授课老师发下的纸质书籍。 怀着好奇心走进讲堂,看着举止优雅的老师向在座的我们娓娓道来这本石头记的离奇故事,觉得是时候翻开这部鸿篇巨制了。 于是,我利用三天的时间,啃下这两大本书。读到最后一个字时,整个人的心情特别复杂,为金陵十二钗的悲惨拮据叹息,更为贾府的轰然倒塌惋惜不已。 自古以来,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贾府的兴衰荣辱,更是印证了这一道理。 在贾府最鼎盛时期,贾府上下均享受到了绝世的荣华富贵,吃香喝辣,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随着贾贵妃和王子腾的暴毙,贾府这座大厦便岌岌可危,到了轰然倒塌的境地。 当官兵骤至,宁国府被抄家,贾府便像决堤的大坝,树倒猢狲散,呜呼哀哉。 其实,贾府的衰败有其必然性。多年前,贾府便早已入不敷出,财务亏空。 尽管如此,贾府仍然没有危机意识,依然我行我素,大兴土木营建省亲别墅,其他方面依然大手大脚,丝毫没有勒紧裤腰带之意。 此外,贾府中以贾赦、贾珍等人为首的无良之人,为非作歹,丧尽天良,无恶不作,成为被抄家的直接导火索。 ![]() 03 或许当人到了荣华富贵的顶峰时,内心里也抛却了最起码的敬畏之心和廉耻之心,以至于大祸临头时瞬间崩溃。 王熙凤便是这样的人,大权在握时,只一味地奉承讨好贾母,其他坏事做尽做绝,自私自利克扣月钱,拿去放高利贷,从中赚取巨额佣金。 有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辛苦操持那么多年,所有私利在被抄家时便没了踪影。 此情此景,王熙凤一病不起,彻底暗淡退场。 这一幕幕看得人心情特别沉痛。 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这些个故事给我们哪些启迪或者警示呢? 凡事盛极必衰,你我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兴盛之时当时常检省自己;善恶到头终有报,做人要厚道,为自己积德积福。 |
|
来自: bulaolindtsg > 《红楼梦等/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