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40年 | 第八集:为孩子书写未来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1-10-25

图片

图片 

1978年5月,冰心先生的《三寄小读者》发表于文革后复刊不久的上海《儿童时代》杂志,是《寄小读者》55年、《再寄小读者》20年后,年届80高龄的冰心再次为孩子们写的10篇通讯。仿佛是一种暗合的语境,她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记取,春天来了!”

图片

《三寄小读者》封面

一场声势浩大的拨乱反正,在儿童文学界拉开了序幕,短篇小说率先扮演了攻城拔寨的角色。王安忆的《谁是未来的中队长》,曹文轩的《弓》,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一时之间百花齐放,一批又一批热诚而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儿童文学新人逐渐成长。他们中还有张之路、郑渊洁、周锐、曹文轩、梅子涵、高洪波、沈石溪等,这些名字陆续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热火朝天的儿童文学报刊中。

图片

《少年文艺》封面

《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选刊》《东方少年》等期刊的出现,不仅让今天已属一线的儿童文学作家凭借短篇作品崭露头角,更让当时一批先锋派年轻作家找到文学实验的舞台。而郑渊洁,这位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作家,他写的《童话大王》至今卖了3亿册,创造了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图片

“童话大王”郑渊洁


郑渊洁说:“我从1978年开始写童话,今年已经40年了。早晨4点半起来写作,写到6点半,这样写了32年。”经历过文革的郑渊洁,特别感谢父母给予的民主家庭环境。“爸爸妈妈都是解放军,因为他们的出身不好,所以在教育他们的孩子的时候,就通过身教告诉孩子:所有人都应该受到尊重,不应该受歧视。”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大众传媒和新兴文化消费的增长,受众关注点的转移,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对孩子们的束缚,使刚刚绽放的儿童文学受到了严酷的挤压。


图片

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说:“九十年代,纯粹严肃的儿童文学创作受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挑战和挤压,作品的发行量开始下跌。1996年,我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奖工作,19部获奖作品,印数在8000册以下的占了11种,2000册的为4种,这样的发行数字,对中国这个具有庞大儿童读者群的国度,意味着什么?儿童文学的影响力、传播力都受到了新环境的影响。90年代发生的一切,是有令人沉重的一面的。”

上世纪90年代,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生态来说,是中长篇的时代。儿童文学也悄然发生了一场变革。孙幼军的《怪老头儿》、张之路的《第三军团》、沈石溪的《狼王梦》、秦文君的《男生贾里》、曹文轩的《草房子》等中长篇作品纷纷问世。

图片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从1997年出版至今,《草房子》各个版本累计印刷近300次,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现象级的出版个案,不仅代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种走向,更是市场经济下一次纯粹艺术坚守的成功。

21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开始进入一个风光期。儿童图书消费量逆势上扬、急剧增长,市场上也迅速成长起来一批专业的儿童文学出版发行公司,儿童文学作家更是跻身作家富豪榜前列,家长们也不会再认为儿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闲书”。这样的机遇既是作家们的福气,也是儿童文学发展的水到渠成。

图片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为小读者签名

今天的中国,拥有3亿儿童,童书消费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如何塑造高尚的情趣和纯真的品格,这需要一种书写未来的文化自觉,这也将是一次美的历程。

图片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娱乐广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