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应 | 为什么是“入门”书而不是“劝退”书?

 社会学研思 2021-10-25


前几天推了一篇《十五本社会学“入门”著作》荐书小文,没想到阅读量挺高,留言吐槽“这些书并非入门书”的也挺多。我在留言区进行了回应,又写了一篇小文章《入门还是劝退:十五本社会学“入门”著作》进行了简单的回应。不过,这些回应还是没有说清楚我为什么推荐这些书,并把它们视作真正的“入门”书。大S老师的点评“总的来说,这个书单不像是个为新手准备的入门书单,而是学了几年的社会学后,回顾自己在概论、理论、方法各个方面最能奠定基础知识的'反思性'入门书单。”非常到位,在这里,我就再进一步具体讲解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些著作最能够在概论、理论、方法各个方面奠定社会学基础知识。

 
为较为清晰的讲解,我列了一个表格。对各著作的类型的划分是我自己划分的,类型也是我自己分的,并不严谨,但大体上应该能够显示这些著作的主要特点。表格中对这些著作类型的分类又可大致划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社会学理论述评类,包括古典与现当代理论述评类著作,作者包含国内外社会学研究者。这些著作或依人物、或依理论流派、或结合社会学基本概念/研究领域进行述评。这些著作对于理解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是很好的“入门书”。第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类著作,由于我目前没有进入学术研究阶段,因此读的不多,只推荐了两本关于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的著作,这两本著作对我的启发很大。

第三,专著型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之思》《与社会学同游》《在野之学》这四本都具有很强的时代与个人特色,阐发了著者本人关于社会学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关于学科定位的思考。这些思考与作者个人的研究取向、学术思考及其所处时代社会科学发展情况乃至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都存在着紧密关联。这是这几本书显得不那么“入门”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因此,我在之前的推送中重点介绍了这几本书。在我看来,这几本书可作为”进阶入门”阶段阅读书目,读不懂也不要紧,之后可以反复阅读,不同时间段阅读会有不同体悟。其他还推荐了两本:《社会研究入门:如何理解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社会科学哲学——迈向实用主义》,不再过多介绍。

表格第三列“推荐理由”类似于“豆瓣短评”,是我自己对阅读这些著作的感受的小结,以及简要评点了一下这些著作的优缺点与我阅读/推荐阅读的重点章节。限于篇幅,这些推荐理由很简短,也并不全面。更全面的“推荐理由”可查看那篇荐书推送以及我往期关于关于这些著作的读书笔记与读书报告。(另外,推荐大家参看豆瓣上这些书目下的短评与述评,特别是
Sarcophagus的短评,很具参考价值)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推荐理由都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仅供参考。此外,这十五本书是入门书也是理论阅读的参考书,要系统学习社会学理论,真正的入社会学的门,还需要进一步阅读众多社会学理论大家的专著,这是最为重要的。
 
之前的推送中,有位读者留言评论道:“我能说我没看过《社会学的想象力》吗?(印象中唯一一次是在图书馆沙发上匆匆翻过),我也不觉得丢人,因为我从来不认为有哪『一本』书是必读书,你哪『一本』书都可以没读过,只要你不是『哪一本』书都没读过。”我非常赞同这位读者朋友的观点,我也认为确实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学科“必读书”,所以每次推荐书我都是说“可参考阅读”,有一些我觉得很不错的会说“很值得读”。我认为,知识性的内容都是相通的。不读《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了解米尔斯对宏大理论与抽象经验主义等种种理论潮流的批判,你仍然可以在其他许多著作中读到核心观点十分相似的批判。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读书的时候要认真读,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荐书推送按语里说:任何社会学著作如果认真阅读,将其读透,它们都会变成“入门书”。若读任何书都不能扎扎实实的读通读透,那都入不了社会学的门。我想表达的正是此意。因此,与其望而却步,想找一些理想中的“入门书”,不如扎扎实实地从这些书读起。不要先入为主,把这些书视为“劝退”书。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自己阅读时的心态。
 
书目
类型
推荐理由
《经典理论与现代性》
古典社会学理论述评类
国内社会学者王小章所著,对托克维尔、马克思、涂尔干、韦伯、齐美尔五位古典社会理论大家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系统述评。没有译作可能存在的翻译问题,读起来很通畅。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
古典社会学家理论述评类著作
吉登斯的成名作。系统评述了社会学古典三大家的社会理论思想。郭忠华的译者序亦值得深入阅读。
《发现社会》
社会学家理论评述著作
述评了从圣西门、孔德到现代诸多社会理论家的社会理论思想。微观、宏观视角兼具,对思想家生平与其所处时代背景亦略有介绍。导言“社会与幻象”值得深入阅读体会。
《核心社会学思想家》
社会学家理论述评类著作
虽然每章都依“研究动因、核心论题、独特视角、遗产与未竟事业”四个部分进行介绍,但各学者分写每章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优点在于涵盖了一些其他入门书不常专章介绍的社会学家。并且篇章安排较为合适作为思想家“辞典”与进一步阅读“索引”。
《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
社会学理论述评类著作
社会理论流派述评,主张对理论进行内部批判而非外部批判(参见导言)。本书与著作另一部著作《社会科学哲学——迈向实用主义》内容有部分相似之处,可结合起来阅读。
《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
社会学理论流派、理论发展述评类著作
成伯清在其博论基础上修改而来,我主要读了上篇,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反思转向、叙事转向、修辞转向这三种理论趋势进行了述评。下篇则对信息社会、消费社会、世界社会、风险社会四个时代主题下社会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述评。本书出版距今已十几年,再看当今世界与社会理论发展。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
社会理论述评类著作
各学者分写每章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以基本研究领域与理论流派进行分类介绍。我重点阅读了第一编“社会理论的基础:起源于流变”、“社会科学的哲学”两章与第四编关于历史社会学与时空社会学理论的梳理。
《社会学家的窍门》
社会学研究(特别是定性研究)方法类著作
参见荐书推送。值得在做研究过程中反复阅读体悟。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第二版)
社会学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方法类著作
参见荐书推送。
《社会学的想象力》
学科反思性批判著作
参见荐书推送。值得不同时间段反复阅读体会。附录“论治学之道”值得深入阅读体悟。
《社会学之思》
社会学研究议题类著作
参见荐书推送。
《与社会学同游》
学科反思性批判著作
参见荐书推送。
《在野之学》
国内社会学华中乡土派研究立场、方法、观点以及学生培养方法系统介绍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