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丑八怪,前后侍奉十五位帝王,却以书法家之名流传千古|杨凝式|皇帝|朱全忠|杨涉|六朝|后唐|史书...

 aaaaa11111 2021-10-25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神经病是怎样炼成的
“父亲大人,您这样做不对。”
说这话之人,已过而立之年,他长相丑陋,身材矮小,一双小眼却烁烁放光。
父亲突然上前,紧紧捂住他的嘴巴,惊恐地说道:“傻儿子,你这是要害死我们全家啊。”见他不再说话,父亲用手指向外边,在儿子耳边轻声说:“姓朱的放心不下我,说不定此刻,门外就有人在偷听。”
儿子好像明白了什么。两年之前,父亲被任命为宰相,他不但不高兴,还在家人面前痛哭,父亲对儿子说:“这是我们家族的不幸,恐怕你会受我所累。”
那一年,儿子33岁,刚刚获得进士及第第三名,正准备大展宏图。他听不懂父亲在说什么,对父亲的言行,竟还有些许的鄙夷。
两年后的今天,15岁的皇帝被迫退位,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终于画上一个句号。
满打满算,皇帝继承大统的时间,还没有超过三载。想当初,年仅十三岁的少年,稀里糊涂地,被人扶上皇帝的宝座。
少年就在父皇的灵柩前继位,懵懂的少年,斯文地坐在那里,底下的群臣,出奇的安静,只有一个臣子在放声痛哭。
那个臣子叫朱全忠,就是他将少年扶上帝位,少年其实比谁都清楚,也是朱全忠,杀害了自己的父皇。
朱全忠却在灵柩之前,恸哭流涕:
“微臣发誓必将诛杀逆贼!”
少年天子共有九个兄弟。公元905年二月,朱全忠命人,在洛阳九曲池大摆筵席,招待皇帝的九个兄弟。
宴会进行之时,武士突然现身,他们把九个少年尽数勒死,之后把尸体扔进九曲池内。
朝廷中还有一批人,以“清流”自居,他们誓死效忠于唐朝。朱全忠把他们三十余人全部杀死,将尸体扔进浑浊的黄河,让所谓的“清流”,永世与浊流相伴。
朱全忠的名字,还是前朝皇帝僖宗取的,但他显然不是忠实的臣子。“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其派头与曹操相比,亦不遑多让。
毛主席对朱全忠评价曰:“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公元907年,朱全忠逼迫小皇帝退位,他还命令丞相杨涉,担任押传国宝使。
这便意味着,杨涉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传国八宝,拱手献给朱全忠。
《新唐书》记载,“天子有传国玺及八玺,皆玉为之”。皇帝的印章,原本被称作“玺”,从武则天时代起,被改称为“宝”。
杨涉的儿子,不忍看到这一幕,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后世的读书人,会同情亡国的皇帝,而对篡位的权臣,则会有很复杂的情愫,怒其不忠,赞其决断。
他的父亲,什么也没做,却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后世人的拷问。就好像强盛的大唐,是从他父亲的手里断送掉似的。
儿子望着父亲伛偻的背影,父亲小心翼翼地捧着传国八宝,颤巍巍地献给新的帝王。
《五代史》中,用六个字描述杨涉:“俯首无所施为。”终杨涉一生,俯首低眉,无所作为。他不是一个好臣子,却是一个好父亲。
朱全忠好猜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要在他的身边全身而退,并不容易。
儿子很难过,他辜负了父亲,因为自己一时的热血言语,他们的家庭——父亲忍辱负重一辈子守护的东西,将要迎来灭顶之灾。
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谁也没有想到,这个35岁的中年人,最后竟然疯了。
“这个疯子还是个丑八怪”
儿子的名字叫杨凝式,此公长相丑陋。丑到什么程度呢?按《五代史》中的记载是,“凝式体虽蕞眇。”
古人写文章惜字如金,用“蕞眇”两字,描述别人的外貌,多少有点恶毒的意思。
“蕞”,特指古代朝会礼仪时,把捆扎好的茅草竖立放置,作成类似标志的东西。可以理解为今天的路障,“蕞”字用在这里,形容杨凝式身材矮小。
“眇”,本来指瞎了一只眼,后来亦指双眼俱瞎。
从字面的意思直译,“蕞眇”就是指瞎眼的路障。
诸位可以想象杨凝式是怎样一副模样了吧。
外表长得不如人意,人聪明精神点也行。因为冒杀身之祸直言“谏父”的行为,杨凝式不得已变成一个疯子。
要知道朱全忠是怎样的人物,用说书先生的话就是,“伸手五支令,拳手就要命”,对于可能会威胁自己统治之人,他不问缘由,一并杀之。
在那样的时代,装疯是杨凝式唯一的选择。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段乱世,尊贵如君王者,也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杨凝式看淡了政权的更迭,当权者却没有看淡他。
杨凝式前后历仕六个朝代,经历过15位皇帝,从唐末开始,他一路经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如果能活得再长久一些,杨凝式有望给赵匡胤做官。
杨凝式的神经病史,与他的仕途并行不悖,共同组成中国当官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
他能疯到什么程度呢?诸位从其诗文中,或许能窥得一二。
杨凝式本也是学富五车之人,但是唯独好写粗鄙易懂的“打油诗”。
张全义乃是唐末一个官吏,长期镇守洛阳,此人做官时鼓励耕桑,招抚流亡之徒,颇有政绩。
杨凝式于是写诗赞道:
洛阳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
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是一堆灰。
古书《游宦纪闻》中,还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话说某日杨凝式早上起床,准备出去游玩,仆人就问他去哪里。
杨凝式想了想说道:“我们去广爱寺玩吧。”
仆人却说:“我要去西边的石壁寺。”
杨凝式拿起皮鞭,威胁道:“不行,我喜欢去广爱寺。”仆人拿石壁引诱他,杨凝式想了想说道:“那还是去石壁寺吧。”
在古代,主仆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但他的仆人,却能和杨凝式胡搅蛮缠,杨某人疯癫的举动,由此可见一斑。
杨凝式的滑稽,却为他带来好的人缘。据史料记载,后晋开元年间,杨凝式又开始了装疯的生涯,因为不当官,他的俸禄停发,连基本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
宰相桑维翰得知此事,上奏朝廷任命其为太子少保,而且特许他在别都洛阳任职。
装疯的日子愈久,杨凝式官做的却越大。
杨凝式屹立六朝不倒,与他很会做人,有莫大的关系。君不见,唐初才子陈子昂为人“褊躁无威仪”,虽然又有钱又有才,却没有几个朋友,他最终死于家乡县令的报复,其结局不可谓不惨。
装疯是个技术活,杨凝式作为掌握这一核心技术之人,深谙装疯之道。有时候,他疯癫的举动,带着可爱的气质,而有时候又令人肃然起敬。
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反唐,为了得到契丹的支持,他竟然认比自己小十来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如果个人得失荣辱算不了什么,石敬瑭还将幽云十六州,拱手让于契丹。
石敬瑭后来建国号“后晋”,定年后为“天福”。作为一个疯子,杨凝式犹然懂得廉耻,他在晋天福初年,即辞官归洛阳,开始潦倒的隐居生活。
“非狷非狂自一家”
杨凝式能够为后人铭记,既不是因为他有多显赫的官位,更不是因为其神经质的举动,真正的原因是,杨凝式乃是一名书法大家。
毫不夸张地说,从唐末以至宋朝初期,杨凝式乃是中国书法家中的第一名。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杨凝式绝少有书法作品传世。按照史书中的说法,“公素不喜作尺牍,后人罕能见之”,他既然不喜欢在纸上挥毫,平素在哪里练字呢?
前文提及过,“仆又以石壁为请”,仆人用石壁引诱他去石壁寺游玩。杨凝式每日闲游,见到洁白的墙壁,便不觉技痒,然后直接在墙壁上挥洒笔墨。
史书描述他此时的举动时,用词相当精炼传神。史书上说,杨凝式“顾视引笔,且吟且书”。
何谓“顾视”?就是说杨凝式一边写字,一边左顾右盼,害怕别人看见他乱写乱画。
杨凝式不知道的是,他的书法名声,早已显现于外界,洛阳城内每一个寺庙,皆以拥有他的笔墨为荣耀。
他们悄悄地粉刷墙壁,还特意把墙脚打扫干净,万事俱备,只为了等待杨凝式上钩题壁。
也只有在寺庙里,杨凝式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他曾在寺院的墙壁,题写过一首“正常”的诗: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
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他写的字实在是太好了,后世的很多书法名家,诸如黄庭坚,专门到洛阳“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并且写诗留念: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黄庭坚诗中的“杨风子”,指代的即是杨凝式本人。
众所周知,唐人书法法度森严,宋人写字意取天成。一个“法”字,一个“意”字,彼此间的意境,却相去甚远,“法”与“意”的融会贯通之人,正是杨凝式。
杨凝式虽然好在石壁间写字,但他也留存下几张墨宝。说来有趣,那几笔流传后世的书法,皆是饱含生活情趣的作品。
杨凝式 韭花帖
《韭花帖》说的是,杨凝式肚子正饿,朋友送上一盘韭花做的食物,他大快朵颐之后,随手写给朋友一张感谢信札。
此帖虽是信笔之作,却深得王右军之笔意,被后世称作“天下第五行书”。
《韭花帖》亦得到后来学者的垂青,盖章狂魔乾隆,还亲自在上提拔。清代学者王文治,则专门写诗赞美:
韭花一帖重谬琳,千古华亭最赏音。
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
诗中的“华亭”,指的是董其昌,他乃是明朝后期的书画名家。杨凝式在书法上的影响,竟然跨越千年,直至于明清。
某年夏天,杨凝式感觉酷热难耐,他不由想起一个僧人朋友。杨凝式便手书一张信札,上面介绍了一种解暑去热的饮品名曰“酥蜜水”。
杨凝式 夏热帖
那张信札就是鼎鼎大名的《夏热帖》,书帖以草书写就,被米芾赞曰:“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夏热帖》曾被纳兰性德私藏,如今安静地躺在故宫博物院内。
除此之外,杨凝式还有《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等作品传世,他的笔墨,深深影响到后世的苏东坡等人。
上图:杨凝式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下图:杨凝式 神仙起居法
苏东坡在《论书》中,洋洋洒洒地写道:“仆书稍得意似杨风子。”他写得美的时候,下笔就有杨凝式的味道,这句简单的话语,点破了苏东坡和杨凝式,在“意”方面的共鸣。
五代十国区区53年,一共出现了14位皇帝,每一个帝王都梦想着千秋大业。但令人讽刺的是,一个疯子,一个丑八怪,竟然活到82岁,做了世间最美丽的梦。
这到底是医学上的奇迹,还是那个疯子的奇迹?
诗词中原
「受欢迎古诗词公众号,邂逅唐诗宋词」
邂逅一首唐诗,遇见一曲宋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