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童说新闻︱冬奥会火种来了!“乞力马扎罗的雪”或将消失?(2021.10.17-10.23)

 文话童心 2021-10-25

小童/播讲

冬奥会火种来了!

10月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顺利抵达北京。这意味着,冬奥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如同夏季奥运会的传统一样,此次冬奥会的火种也是采集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然后传递到希腊首都雅典的帕纳辛奈科体育场,被保存在火种灯里,再由希腊奥委会交接给北京冬奥组委,用飞机运抵北京。运输途中,珍贵的火种全程享受VIP待遇,由四名火种护卫两人一组轮流值守。机上还有两名工程师,为保证火种持续燃烧提供技术支持。

火种抵达欢迎仪式现场(图片来源:冬奥会官网)

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火炬传递方式也随之做出改变和创新。此次北京冬奥组委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宗旨,将传统火炬接力与火种展示活动结合起来,“火种灯”的设计也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

北京冬奥会的火种灯创意来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出土于本届冬奥会赛区之一的河北,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馆。相信不少朋友都曾在展览中一睹其真容。这盏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造型优雅华美,设计巧妙绝伦,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环保理念高度契合。据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者李剑叶介绍,火种灯设计的寓意,是希望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火种灯创意来源

与之配套的火种台设计灵感同样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其造型来自青铜礼器尊,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基座沉稳,顶部舒展开阔。祥云纹路由下而上渐化为雪花,象征了“双奥之城”的精神传承。红色丝带飘逸飞舞、环绕向上,与冬奥会的火炬设计和谐统一。红银交映的色彩,则象征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激情的融合。

火种台设计

根据安排,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后,首先将结合奥林匹克火炬接力主题展览,在奥林匹克塔进行展示。2022年2月2日至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还将开展传统的火炬传递活动,共有约1200名火炬手将参与传递。北京赛区 “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延庆赛区 “最美冬奥城”的全新形象,张家口赛区“亚洲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的风采,都会随着火炬的传递一一展现。更重要的是,火炬传递的不仅是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之火,还有蕴含其中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人类团结合作、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希望。

此外,几乎与奥运火种启程抵京同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一些比赛场地也开始了造雪工程。因为冬季气候变化难料,自然降雪能否满足比赛需要尚难预测,所以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人工造雪必不可少。借助全自动智能造雪系统,盛大的冰雪世界已经静悄悄地向世界张开了怀抱。从夏到冬,从2008到2022,不变的是:北京欢迎你!

“乞力马扎罗的雪”或将二十年后消失?

小朋友,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前几天小童和你们分享的一则新闻:“非洲国家喀麦隆下雪了吗?”其实在非洲的赤道地区,还真有能看到雪的地方,比如海拔5892米的乞力马扎罗山顶就终年白雪皑皑。可是,这“赤道雪峰”的壮观景象恐怕二十年以后就看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世界气象组织与非洲联盟10月19日发布了《2020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非洲东部的高山冰川将在20年内消失,1.18亿极端贫困人口面临干旱、洪水或极端高温的风险,气候变化可能使非洲大陆的经济在21世纪中叶萎缩3%。

这就是说,目前非洲的冰川正在迅速消退。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非洲仅有的拥有冰川的高山:肯尼亚的肯尼亚山、乌干达的鲁文佐里山和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其冰川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是非洲最高的山脉,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2米,是非洲最高点。因此,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非洲屋脊”。

小朋友们都知道,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所以当达到一定高度的山顶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就会形成积雪,即便在赤道附近的非洲也不例外。因此,前面提到的几座非洲高山都有积雪覆盖,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是全球唯一一座常人不借助专业工具就能登顶的雪山,每年吸引近10万世界游客。它的出名还得益于美国一位非常有名的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的双料得主海明威。他曾经写过一部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风靡世界。主人公在即将死亡之际,在幻觉中看到了他乘飞机飞过乞力马扎罗顶峰的场景:

“像整个世界那样宽广无垠,在阳光中显得那么高耸、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乞力马扎罗方形的山巅。他明白了,这就是他正去往的地方。”

然而现在,这样壮观的景象即将要消失了,罪魁祸首就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新华社曾经在2005年报道,由于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自1912年以来已消失了82%,其中的三分之一是在过去12年里消融的。当时媒体预计,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或许可以挽救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因为这个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全球法规的方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但是没想到,过了16年,乞力马扎罗的雪仍然不能幸存。

还有观点认为,山脚下的森林遭到滥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导致乞力马扎罗山顶的潮湿度降低,降雨减少,因此冰雪不断融化。

不论什么原因,乞力马扎罗的雪正在消融已成定局。那么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不少人认为,现在应该抓紧时间,在完全消失前去亲眼目睹这神圣洁白的奇观。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现在应该抓紧时间找到更好的办法保护乞力马扎罗山顶的洁白。小朋友,你们认为是抓紧时间去见证奇迹重要,还是努力想办法保护奇迹重要?欢迎你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童说新闻写作课堂

第32期 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之一

上周咱们开始了关于新闻背景的学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同时也学习它的写作方式。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新闻背景在说明、解释方面的作用,看它如何让新闻更加通俗易懂。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新闻的受众是不确定的人群,他们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各不相同,面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他们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因此需要新闻通俗易懂。新闻背景就可以对新闻中的名词术语、具体事实进行说明、解释。

2000年8月15日,《中国商报》报道我国在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在当时的报道中,记者专门在正文中介绍说明了什么是“可燃冰”,以及可燃冰在能量方面的优势。这样一来,读者才会越过专业词汇这道障碍,顺利阅读这篇报道,并明白南海发现可燃冰的重大价值。

1999年8月1日,新华社报道美国“月球勘探者”探测器成功撞击到月球表面。在报道中,记者穿插了4个部分的相关新闻背景,说明了这次“自杀式”撞击是为了确认月球上是否存在水;选择一个陨石坑作为撞击地点是推测那里可能存在少量的水;而以撞击的方式进行是希望可以带出一些月球上的岩石和冰,让太空中和地球上的探测器能够观测到;最后还说明了此次“月球勘探者”的使命以及撞击前的工作情况等。有了这些丰富的新闻背景,读者的很多疑问大致都可以消除了。

所以,小朋友们以后也请记着多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新闻通俗易懂哟。

参考文献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费伟伟.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或在“文话童心”群内说您的看法和孩子的反馈,也欢迎多给我们提改进意见。愿我们一起努力,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让孩子不急不缓地健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