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部分内容,敬请您浏览阅读,谢谢! 《安全生产法》首次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正式写进了法律,进一步强调了管理生产必须同时管好安全,否则将作为失职处理。但如何实现这一理念,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必须靠企业自身想办法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在企业内部真正落到实处呢? 01 细化并督促落实生产部门各岗位 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权责 ➤现状: 查看很多企业生产部门及部门内各岗位的职责说明书,除了在部门的职责说明书中有提及安全方面的职责,对于部门内各岗位的职责方面则没有提及安全方面的职责说明; 即使在部门的职责说明书中规定了安全方面的职责,但也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比如“负责部门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产生的后果: 这样的做法,一是不利于生产部门的理解与执行落实,二是体现了公司对安全生产根本不够重视,三是反应了公司对安全生产的态度不正确;自然也就无法在生产部门运作过程中实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 ➤改进的建议: 结合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企业的实际情况、生产部门的组织架构图细化生产部门及部门各岗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权责,形成文件,组织讨论会审,确保规定的生产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权责清楚明了、详细周全,以便生产部门在日常的运作过程能将安全方面的责任要求真正融入到部门的各项工作中。 可以在生产部门原有的部门及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 02 确定并督促落实 生产部门安全绩效考核责任制 ➤现状: ➤产生的后果: ➤改进的建议: 03 将安全方面的要求 与生产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融合 ➤现状: 有的企业在生产方面规定的规章制度几乎没有谈到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定,所以生产团队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安全,更不会将安全的要求放在心上。 ➤产生的后果: 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状态造成的,行为来源于思想上的重视,思想决定行为,所以若没有一套约束不良行为与状态的制度,必然不会引起生产团队在思想上对安全的重视,也就很难消除生产运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与状态。 ➤改进的建议: 结合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融入到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并组织培训学习,真正实现将安全的要求融入到生产管控各环节中。 04 将各级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与意识 纳入到安全检查范围 ➤现状: 很多企业对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仍只是停留在对作业人员行为与状态的安全检查、现场设备设施的状态检查、现场物料状态的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的安全检查、现场工作环境的安全检查,而忽视了对生产管理方面的安全检查,自然不能引起生产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足够重视。 ➤产生的后果: 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由谁决定?现场作业人员听从谁的命令?自然是直属的领导,若每次安全检查都只是盯着作业人员的行为与状态,而忽视了管理人员的行为与状态,自然不能引起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支持,你检查你的,我指挥我的,自然就出现了安全检查与现场指挥两层皮的情况。 ➤改进的建议: 将生产部门在安全方面的管理行为纳入到安全检查的内容范畴,比如: —部门的例会必须有涉及到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 —部门的培训必须有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 —部门内部的自查必须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 —现场的管理看板必须有安全生产方面的版块内容; —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各级管理人员在现场的工作行为与状态; —各级管理人员对部门的安全隐患、风险方面的知识了解程度; —各级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应急设施的操作掌握程度; —各级管理人员对自己岗位在安全方面的职责熟悉情况; —与自己职责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熟知情况; —……。 05 建立并落实生产过程 安全方面的改善管理机制 ➤现状: 很多企业都建立《改善提案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改善成果发表分享暨表彰大会,并建立了改善成果荣誉墙,创造了“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人人都是改善的标兵”管理改善氛围,促进了全员参与管理改善的企业文化,但改善成果却几乎不涉及安全方面的内容。 ➤产生的后果: ➤改进的建议: 06 领导要改变对安全生产的思想认知 ➤现状: 之所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在企业内部很难落地生效,最大的原因在于决策层对安全生产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上面不重视,下面自然不会重视,毕竟下面的工作一切听从上面的指挥。 ➤产生的后果: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层对安全生产不重视,生活中层管理、基层管理、作业人员又怎么会重视安全生产呢? ➤改进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