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再次聚焦这所“宝藏”大学!

 成平 2021-10-25
大家还记得今年大年初六,中飞院亮相央视一套揭晓《国家宝藏》节目吗?
图片

《国家宝藏》节目是由央视通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探讨中华文明的形成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上一季的节目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副院长、国家一级飞行员孔亮登上《国家宝藏》,在荧幕面前向观众介绍了中飞院与三星堆从古至今的神秘关联。

图片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随着《国家宝藏》文物特展即将亮相故宫文华殿,全新季综艺《国家宝藏·展演季》因展而生。为特展做不一样的国宝身份证,将会选择《国家宝藏》节目中最受当地欢迎的一件国宝,结合当地特色非遗、民俗等元素制作一样“宝证”,碰撞出不一样的国宝身份证。

图片

10月24日,央视频播出《国家宝藏·展演季》之《宝证不一样》第六期广汉宝证行,共同见证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制作的三星堆宝证 。

点击观看视频

完整视频复制 https://m./video?type=0&vid=f0000338xuq&cid=wg8pdiuf869zji4 在央视频观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证制作和拍摄过程吧!

图片

9月21日中秋节,《宝证不一样》节目组以及三星堆博物馆负责人来到中飞院这所“宝藏”大学,继续探寻三星堆与中飞院的前缘与今朝……

图片
图片

这一期的“宝证”以飞机特色的航空铝材——蒙皮为主体,用机翼上的航标灯、发动机齿轮、传动杆、输油管等零件做装饰,共同组成青铜纵目面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面具整体塑性

使用钳子加螺丝刀固定蒙皮,再用电钻钻眼,铆钉枪铆接。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堆的一部分青铜器上也有铆接的痕迹,这表明四千多年前古蜀人就已经掌握了铜器铆接工艺。

到这一步,面具的基本轮廓已经完成。

图片
图片

二、安装耳朵和鼻子

使用传动杆作为青铜纵目面具的耳朵和鼻子,青铜纵目面具已经初见雏形。

图片
图片

三、填充面具轮廓

为了更加美观、用飞机发动机输油管为装饰填充面具轮廓。

图片
图片

四、安装眼睛

飞机夜航时,机翼两端航标灯亮起,左红右绿,便于分清飞机来时的方向。用航标灯作为面具的眼睛,科技感十足。

图片
图片

四、面具成型

经过大家的努力,面具成型。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中飞院学子、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和主持人苗霖共同完成了这件创意十足具有现代感、未来感的作品,用飞机零部件给千年前的青铜纵目面具插上翅膀,一起飞向远方,共同探寻飞行的奥妙。像古蜀人一样,用工匠精神追逐梦想。

图片

朱亚蓉亲切地告诉我们:在这期节目中,三星堆博物馆选择了馆内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宝物——青铜纵目面具,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三星堆的标志性文物之一,更是因为它的神秘性,深切地表达了人类想与神明沟通的美好愿望。

图片

凸出的眼睛以及向两面伸展开来的耳朵,都展现出当时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心;耳朵更像是一双翅膀,充满着对辽阔的天空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希冀。

图片

朱馆长还进一步提到,三星堆在去年启动了新一轮的文物挖掘工作,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截止目前,新发现的文物达九千件,能够成型的文物大约有几百件,包括以前从未见过的一些器型。

图片
图片

来到中飞院,导演张震便被这所世界最大的飞行学院震撼:学生们穿着整齐的着装、踏着整齐的队列大步走在校园中,折射处当代民航精神的践行。“天上飞机飞,地上三星堆”,一句简短的俗语,将现代航空飞行与我们祖先浪漫的飞天梦想联系在一起。而中飞院,便是制造蓝天梦的摇篮,我们在这里以飞机的特色元素来复刻我们的宝证,这既是对青铜器古文化的浓缩,也是对祖先飞上蓝天梦想的延续继承。

图片
图片

主持人苗霖在聊天中提到:在我们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里面,有很多与飞行相关的元素,比如说青铜神树和鸟身人面像,这些都映衬出古人对于翱翔蓝天的向往;“我刚下飞机时便在墙画上看到了很多青铜具面像,旁边都写着一句话:世界三星堆,中国航空城。”对于几千年前的人们来说,遨游蓝天确实是一个梦想,但现在,在中飞院,这已不再是梦想,而是一位位飞行学子心中可近距离雕饰的理想。

图片

来看看有趣的拍摄花絮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世界三星堆,中国蓝天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现已成为全球民航职业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水平最高,享誉国内、在世界民航有着较高影响力的高等学府。目前,中飞院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图片

中飞院本部位于成都平原腹地的四川省广汉市,校区地跨川、豫两省五市七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万亩,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遂宁和河南洛阳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年飞行训练量近40万小时,占全国民航飞行训练总量75%,拥有21种型号400余架初、中、高级教练机。

图片

桃李满天上

中飞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万余人,是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人才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被中央媒体誉为“一所大学支持一个行业”。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累计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民航专业人才。他们中有反劫机英雄王仪轩、张远生、阎文华,英雄机长倪介祥、刘晋平,国产大飞机ARJ21、C919、AG600首席试飞机组,川航“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等。

图片

中飞院厚植“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宗旨意识,传承“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育人“九字经”教风,形成了具有中飞院特色的大学文化。远举高飞,博学笃行,中飞院为飞行梦想插上一层更加轻盈而有力的翅膀。

图片

监制:杨德贵

责编:王腾

文字:王腾 大学生记者团 李嘉阳 李梦婷 刘爽

图片:大学生记者团 周大可 徐岸新 黄博洋 王诗然 资料图

美编:王腾 大学生记者团 陈祉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