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见的能力”,这两个城市超强!

 金之桥 2021-10-25
近日,国家住建部公布了“2020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其中的很多数据,颇值得分析。

比如城市安装路灯道路的长度,城市的供水能力、排水能力,城市桥梁数量等等。这些指标非常重要,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巨大差异。

但这些指标又不太被人关注,我们姑且称之为“看不见的能力”。

第一组数据:安装路灯道路长度。

图片

上图是全国所有城市“安装路灯道路的长度”的前30名。

广州名列第一,达到了接近1.3万公里,是全国唯一一个突破1万公里的城市。

其次是重庆、北京、深圳、天津、青岛,都突破了8000公里。出人意料的是,“大上海”有路灯的道路长度只有5536公里,不到广州的一半。

考虑到城市面积的大小,深圳“安装路灯道路”是最密集的。

整体而言,在四大一线城市里,广深超过了京沪。晚上在广深开车,比在京沪开车更安全、更舒适。天津和青岛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杭州的总面积相当于10个珠海,但安装了路灯的道路长度比珠海多不了多少。

苏州总面积相当于3个半东莞,但安装了路灯的道路长度还没有东莞长。

整体而言,大湾区在这个指标上完胜。其次是京津冀,长三角在这方面显然有欠缺。

第二组数据:桥梁数

中国哪个城市的桥梁最多?

前两天在苏州的时候,我随机采访了身边的记者朋友。他们大多回答:是苏州,或者是杭州。

在大家印象里,苏杭是水乡,桥梁多是必然的。

然而并不是。住建部的统计是:全国桥梁最多的是深圳。这里的桥梁包括了立交桥、铁路桥等。

图片

中国城市桥梁拥有量前三名分别是:深圳、苏州、无锡。

然后是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名列第九,广州名列第十三。

几个城市群相比,长三角第一,大湾区第二,京津冀、成渝并列第三。

第三组数据:售水总量

供水能力,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能力的重要指标。我采用了“售水量”,它相当于总供水量减去跑冒滴漏的量,所以更有用。

图片

上海、广州和深圳,是中国城市“售水量三强”,都超过每年16亿立方米。其中上海广州还都超过了20亿立方米。

在这方面,干旱缺水的北京自然不占优势。北京的水靠外来支持,所以比较节约,每年售水量为11.25亿立方米,甚至低于东莞。

“居民家庭用水”的分项指标,可以估算人口规模。

在这个指标下,广州获得了全国第一,说明人口的确非常庞大。当然,这跟南方天气热,洗洗涮涮、冲凉比较频繁也有密切关系。

上海第二,说明人口基数也非常庞大。

深圳只能名列第四,比重庆略少。这说明深圳人口远远少于广州吗?深圳实际生活人口是比广州略少(城区超过广州),但深圳有1000多万人生活在城中村、工业区宿舍、小产权房、违法建筑里,这些房子用水往往没有计入“居民家庭用水”,而是计入了工业区用水。

东莞的情况跟深圳类似,所以这两个城市生产用水是全国第一和第二,其实包含了很多居民用水。

在城市用水上,大湾区城市也比较突出。此外成渝也表现不错,长三角、京津冀平平。

第四组数据:污水排放量

污水排放量,也是城市基础设施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这方面,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名列前四。年污水排放量,基本上都在20万亿立方米的水平上。

图片

其次是重庆、武汉、东莞、天津、成都、南京。

整体而言,长三角表现又比较一般,大湾区表现不错。

排水管的长度,广州再次获得第一,比京沪加起来还长。如果看密度,东莞和深圳表现最好,因为这两个城市面积都非常小,而排水管都比较长。东莞甚至超过了京沪深。

所以在排水能力上,大湾区也是第一。京津、成渝也不错,长三角的城市仍然平平。

第五组数据:优质能源,优先供应了哪里?

目前中国使用的能源里,天然气堪称优质能源。虽然天然气也算化石能源,但比煤炭、石油清洁了很多。

中国缺少天然气,将近一半的天然气需要进口。

从“2020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上,可以看出国家优先保证了哪些城市的天然气供应:

图片

先看总量。北京高居全国第一,遥遥领先。

在2020年,北京一共消耗了17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5%)。除了居民家庭、集中供热、燃气汽车之外,主要用于工业、发电等。

其次是上海、天津、重庆。不过后面这三个城市的用气总量,基本跟北京相当。

可以看出:优质能源优先供应了四大直辖市,尤其是首都。

从城市群来看,京津冀是最受益的地方,其次是成渝。

成渝使用天然气多,跟本身是产地有关。京津冀用气量大,是因为这个片区空气污染严重。为了改变首都空气质量,所以优先、全面使用了天然气。天津也跟着沾了光。

跟着沾光的,还有淄博、济南、石家庄、郑州。

长三角主要保上海,前十名用气城市里长三角只有上海上榜。

深圳、广州用气量也都进入了前十,华南的天然气以从海运进口为主。

居民用气量最大的城市依次是:重庆、成都、上海、北京、西安。奇怪的是,深圳和广州居民用气量都不算高,怀疑部分计入了工业用气。

综合上述五大指标来看,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优势比较明显,在很多方面都遥遥领先。尤其是广州和深圳的表现不错,很多方面都超过北京和上海。

另外,东莞的表现也非常优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