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独特的语言叙述方式,暴露了此书作为外来者的视角

 炫叶楓雪 2021-10-26

《山海经》之所以被很多人看作是荒诞不经的奇书,很大的一点在于其中关于很多动植物的描述,充满了“基因突变”或者“改装组合”的魔幻风格,比如三只脚的鳖、人面蛇身的烛龙。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如何描述陌生

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重返恐龙尚未灭绝的侏罗纪,你见到了一头体型巨大的霸王龙,先别急着逃命,思考下你回去之后如何像现代人描述这个史前巨兽?(假设现代人从未获得与此相关信息)

你打眼一看好家伙,这头巨兽身长足有12.8米,体重接近8吨,一双血盆大口中有58颗长12.8厘米的牙齿,两只后腿粗壮有力,前肢短小,且仅有两个指头,拖着一条长尾巴。

为了让你的记录更加生动准确,你可能会这样描述:它的身长超过公共汽车,体重和大象差不多,嘴里有长度如匕首般锋利的牙齿,走路的样子和鸡很像,两只前爪是一双剪刀手,尾巴和大蟒蛇一样。

细心地你可能发现,这个描述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性摹状词,就是用像某某来描述其特征,而且这些作为喻体的事物则是我们现代人非常熟悉的,比如公共汽车、大象、匕首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是人类惯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即对于陌生事物的描述,一般会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做“分解式”的方法去进行。

不得不承认,这种观念可能古今如一。

(二)山海经里的兽

明白了这点之后,我们随便翻开《山海经》中就能发现,这种叙述模式就是典型的“山海体”。

比如英招就是一个四物结合体:马的身体、人的面容、虎的纹路、鸟的翅膀,甚至对声音也做了比喻。

《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逊于四海,其音如榴。”

再看旋龟,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其喻体也是本体,即旋龟的“龟”大家是熟悉的,本体是龟的样子,又是鸟的头和蛇的尾,声音则像判木。

《山海经·南山经》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虫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磐木,佩之不聋,可以为敌。

作者之所以要进行如此这般繁琐细致的比拟,主要是因为这些动物并不是主流社会司空见惯之物,而作者本人也对此极为陌生,而在没有摄影术的古代,要让主流社会了解这些动物的形态,就只能用大家最为熟悉的动物的形貌去比喻。

然而,仅有分解式的描述语言,读者通过文字得到的关于动物的信息,肯定会和该动物的实际形象有所差异,甚至严重不符,这种分解式的描述割裂了整体形象,给人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这也是《山海图》和《山海经》未能同时流传的内因所导致。

而通过这样的一个小的视角,我们不难看出《山海经》的作者记述《山经》的时候,这里的世界并非他所熟悉的本土世界,而是一个陌生的异域空间,要将他所耳闻目睹的陌生生灵记载,舍此之外别无他法,他的确是外来的地理考察者。

读书是一种感悟,也是一种脑洞大开,读书的乐趣大致就在于此,尤其是读《山海经》这一类的神话故事书,更加是对我们脑洞的绝对挑战,每个人都在此悟到应属自己的东西。

毫无疑问,对《山海经》,后代越研究越肯定,它肯定不是一部所谓的奇幻小说。

书里记述的一切当初确实存在过吗?到底是谁写下了这本书?

司马迁和刘向指出它是一部记述上古山川、生灵妖类的地理书。

近现代的学者们指出它更多是一部神话集部,如鲁迅先生

但也有很多人相信,它的文本里记述着破译洪荒时代的密码。

《山海经》里有古老中国最值得的自豪的神话,每一个人都需要读读,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更需要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山海经》文图不可离分,一部《山海经》若是没有好的插画图片,那肯定是一个不适宜阅读、收藏的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