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外的桃花

 文艺众家 2021-10-26

有文有艺聚

众家

另外的桃花



 张廷珍 






购书加作家张廷珍微信yeshi1224

作家档案

张廷珍,灵性写作者,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图书策划制作人。曾出版发行诗集《倾听》,散文随笔集《野史的味道》,《倒挂的玫瑰》,《隔岸风尘》、《世无相》、《旁观者》。 

中国有两个人不需要地址就可以收到邮件,一个是孔子,所以孔老先生一辈子住在孔府的墙上,全世界读书人都去朝圣他的画像。

还有一个是李白,正在送别的路上喝酒。

从唐朝的春天开始,古人一直写着诗歌送别,送来送去送到了大宋的夏天,路边的柳枝折了又长,可惜直到今天,古人别了留下的是散落的诗歌。

李白送别不是送人,而是在找机会让自己肆意横流的才华找一个借口喷出去。谁的身上有幸被溅到一滴文学狂人的水珠子, 谁就是当今文学大鳄。

原本老李也是体制外的一员,没办法他的才华把盛唐的天给笼罩了,唐玄宗只好把他请来夸自己老婆美,留在身边随时歌颂自己的盛世,于是李白有了一顶官帽,也算是挤进体制内了。李白凭借天赋才华混到朝堂,混到皇帝身边。他想凭借文坛霸主地位混到权利中心参政谋政,他一点也不满足自己文人陪衬的位置。

老李真是没弄明白自己的定位。太诗人了。

高手寂寞,需要高手对决才是人间美事。李白欣赏这个比自己大十二岁的孟浩然,无论写诗还是拼酒这两个人都是王者对决。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几天后,孟浩然来了,又要乘船东下了,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心情大好,春天二好,诗歌三好,一切都好,于是一首春天送别的好诗恰好出笼。李白送人送的不是友情,是诗情画意。这一年李白刚 27 岁,他的诗歌已经写出自己的江山了,他狂放的性情已经奠定他不会拘泥于儿女情长,他把风花雪月的领地留给了其他人去写。李白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人。

那个春天他心里寄存了很多诗歌,酿造的山河足以撑裂唐朝的诗坛,他在等一个适当机会、场合、人物,然后爆发喷出自己一首首得意的作品,那些空前绝后的作品在他心里排队等候时间。

这就是文豪与写作者之间的差别。这就是天才与地才的区别。

送别没有伤感、没有忧伤,没有忧伤与伤感的原因是他们把酒喝好了、喝够了,没留下一丝丝遗憾。从黄鹤楼起笔,友人在烟花三月去扬州,一个小孤船渐渐走远了,走到湛蓝的天上了, 看见的是从天上流淌而来的长江水。不服不行啊!这就是天才。

天才是才华伺候诗人,等待诗人给一个机会让其显露。

写字的人,用尽一生的努力巴结灵感,寻找灵气,高攀才华。这个骄傲的家伙。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李白这个人就是大自然,随手一甩,就是丈二的景色,随便哈一口酒气就经典了几个春夏。

喝一顿小酒,随便拿笔一划拉,好诗来了。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个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土豪啊!他写了不知道这有多好吗?随便就这样写了,给了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

汪伦是哪根葱啊,有才华也不能这样浪费吧,留半分给后人我 , 就足够我在后世鲤鱼打挺了。

大唐的香火延续到晚唐,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道场也不够大了,他们妄图把刘禹锡这只长满刺猬的金凤凰塞到鹌鹑壳里去, 挨骂的悲剧是必然的,这也是刘禹锡的人生悲剧。好在刘禹锡知道自己,除了写字他没有太多的政治野心,不然政治会割了他的舌头,这就是人的聪明之处。人要了解自己,因为精力太有限了, 只够做好一件事。

刘禹锡在中唐绝对是一个个性刻薄的人,骨头比石头还硬的人,才华不开花专门长刺的人,他的才华就是匕首、子弹、高射炮,一首首诗歌长枪短炮射向他看不上眼的人。可最终被无聊的舌头碾碎,他也用诗歌把朝堂上的人气了个半死不活。朝堂之上,诗人的存活都不容易。

刘禹锡是通过科举考上状元,担任过唐德宗时代的财政部长, 是朝堂之上有话语权的人。当年他和柳宗元两个文坛大咖与官僚斗争失败,被贬到距权力中心长安特别边缘的地方。在荒凉的地方待了十四年又回到长安,看到他不想看到的人,看到那些阿谀奉承之辈的丑态,老刘生气了,写了一首诗予以讽刺。

《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老刘太毒了,读到这里我忍不住会哈哈大笑。

看看你们这些废物,自从我老刘离开之后,账目混乱,官场腐朽不堪,这样干工作简直都是白痴一个,就是有一点成色、一点起色,还不是我当年留下的一点成果。再看那现如今一个个做官的当权派,都是吃干饭的废物,都是凭借拍马屁上去的,真正是乌烟瘴气。老刘骂痛快了,那些得势的人看出这首诗歌的讥讽之意,于是告状到皇帝老子那里去,于是老刘又被贬到更远更荒凉的地方去了,玩去吧。

英明领袖唐德宗走了,大唐渐渐走下坡路,领袖一场接着一场换,老李家没人把江山当回事了。

老刘不是只会骂人,如果只会骂人也就是个刺头而已,不招人待见。他有才,有经国伟略大才。可惜大唐江山已经日落西山了,凡人才都要受到挤压,凡小人都会笑傲江湖。刘禹锡离开朝堂不在京城,一样会玩得山水围着自己转。你让我住茅屋、喝凉水,不吃大鱼大肉,我一样还是一个人物。看看吧,就在边远山区,老刘横空出世,写了一首万世流传的名作《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我的人生励志篇就是陋室铭,如果没有这样豁达的心境鼓励自己,估计早就呜呼了。没有大道理,就是自我安慰,自我陶醉, 自我喧哗,自我嘲笑,自我击掌鼓劲。

我就住在一个小山头,水也不多、不深,官不大,位不显, 可是架不住我的名气很大、才华很厉害,就这样一个地方,因为有我在,就相当于有神仙在此,我就是神仙,我就是那个腾空而起的蛟龙好吧,地方很穷,看谁待在这里。

就这样一个茅草房很简陋,可是很养我的精神世界,我的灵魂很干净啊。茅草屋不咋样,门口台阶上长着青苔,小草很绿, 风景清幽,给我写作的灵感。我想说话就有朋友来,我老刘的朋友都很有学问,都是灵魂有趣的人,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没有大老粗,更没有脖子上挂金链子的土豪。我们谈吐清雅,君子坦荡荡。话说到高兴的时候,你弹弹没有伴奏的琴弦,我高声低语读一段金刚经,你唱我和,特别轻松愉悦。

这样的日子我都没有过够,还想一辈子过这样的日子,多么美妙、奢华。这样的日子既没有朝堂假话连篇、你吵我闹烦心的事,又不用半夜趴在办公桌上熬夜给领导写讲话稿,没完没了处理那些请示报告、批件,只能是累死人还没什么意思。当年诸葛孔明就是在小茅草房里思谋安天下大计,西汉大辞赋家扬雄就是在那里写出不朽篇章名扬天下的,“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这两句就是说大辞赋家杨雄的。今天我老刘住茅草窝有什么委屈,我不委屈,我特别快乐,特别感谢那些把我贬到这里的家伙,他们没资格、没福气享受这样美好的生活。

孔老先生说,这里简陋吗,从何说起?这叫名士风范。刘禹锡骂人的资质,就是陋室铭。

之后十年的一个春天,老刘离开陋室又一次回到朝廷,又开骂,天下的桃花都租借给他,让他一次骂个够。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一次老刘不自谦了,自喻桃花,颇有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猛将风范,有一种挺胸抬头横穿凯旋门归来的姿态。

看看吧,朝廷这一百亩花院子里有一大半地方都长了苔癣, 怎么搞的嘛,人都吃饭去了吗?怎么没人收拾一下变得好看些。人才都被你们赶走了,留下的都是蠢货,就像是花园子里面好看的桃花都被剪枝连根刨走了,就留下一些黄花烂菜叶子,成什么样子,堂堂皇家花园没有桃花,你让皇帝老子怎么交桃花运,这不是翻天了吗。

那谁,种桃树的那个道士去哪里了,快去八抬大轿请来。你们不是把我赶走了吗?我老刘是打不死的小强。

唐朝熬到了中晚,如同一所简陋的房间里盛放着太多宝贝儿拿出一件就是宝贝,废物废到还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就是真货。这就是刘禹锡。

搞笑是老刘,他在不搞笑的时候,就是刘禹锡。看看他在春天写的《竹枝词》,那是可以和李白媲美的佳作:

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却有晴。

前两句和李白的《赠汪伦》一个调调,平淡无奇的河面上微风凛凛,自是一片人间豪奢之境。突然从第三句开始“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却有晴”。旁逸斜出,一把银色之剑从天上穿越到人间,挥舞收起,雨停日出,无晴还是有晴,晴天霹雳,一气呵成连眼睛都不眨。

这样的诗人就是职业杀手,生死路上不留痕迹。刘禹锡把柔情蜜意都给了天上人间,粗鲁戾气全部赏赐给他看不惯的人。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是明明白白伤害了文人的自尊,那么刘禹锡就是文人内心上的一道暗伤。

人们怀念原来的景象、寻找的原物都是旧的。而那些仿制的、看着肤浅,却都是崭新的。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校对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