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忆当年衣着发式之美

 鼓楼静语 2021-10-26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1975年作者与中学同学合影   人人一件花罩衣

青年才俊

最近,跟瑛姐交换关于一篇文章插图的意见,因而引发了一段当年衣着发式的回忆,现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姥姥给我做了一双方口的灯芯绒布鞋,紫色的鞋面上还有着雪花一样的点点,特别的喜欢,我在床上试着穿了一下就不肯脱下来。眼看春节就要到了,新鞋只有这一双,天多冷啊,为了美,就盼着初一早上穿上这双新鞋跟着母亲去各家儿拜年呢,第二天,穿上这双鞋无论走到谁家都不忘把脚伸出去有意无意地让人看。大冬天的穿着这样的鞋确实很冷,感觉脚掌像直接踩在寒冷的地上,美丽冻人记忆犹新。

当年特别时兴的格子外衣

上学那会儿,有一阵特别时兴白色的帆布凉鞋,鞋的前脸就两道儿,样子挺简单的,可是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买了白球鞋就买不了帆布凉鞋,我在家里是老大,要体谅父母生活的不容易,不敢跟母亲说买鞋的事,可一天介想着有这样的一双凉鞋穿在脚上该多好,甚至想着等自己的白球鞋坏了,就用剪子剪成这样的凉鞋。这件事一直没有跟母亲说起过,家里钱紧,三个孩子挨班儿上学,别添乱。

当年特别时兴的紫红色条绒上衣

60年代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女孩子特别流行穿红条绒衣服,母亲就在服装厂工作,做衣服是不成问题的,买来条绒,找来纸样,比量着裁了便缝制起来。姐妹俩儿一人一件不偏不向。连上襟上上袖有了个大概模样,母亲就拽过我们来试一试,弄得身上痒痒的,心里也痒痒的。我上身一瞧衣服略长,还好迁个边也还能穿,妹妹穿上就像袍子了,虽然人小也看得出来,觉得不像个样子,坐在缝纫机的踏板上就哭起来了,这个情节我印象极深。

老妈给我做的人造棉裙子

我家住辛寺胡同,出胡同往南一点就是个布店,跟着母亲逛布店,看着那一匹一匹的花布特别的赏心悦目,母亲叫售货员拿下一匹布展开来看,我也上去摸一摸,人造棉摸上去的感觉真好,厚敦敦的还柔软。那些人造棉基本上是白底带着各种颜色的小碎花,显得特别干净好看,女孩子嘛,喜欢穿着打扮的,也特喜欢看些各色的花布。没事一个人也去布店去看看,喜欢看着售货员把大匹的布上到布轴上,来回掀动那布的动作,漂亮的布面流动着展示着美,特别利于观赏。有时候顾客来买布看上了那小轴上的面料,售货员一量两米三,就按两米卖了,顾客就赚了,您想那时候大家钱紧,再者布票也是有数的啊。那阵特别兴这人造棉,母亲就为我们姐妹俩买了布,一人做了一条裙子,有照片为证,妈妈给我做的那条裙子正是那白底小碎花的人造棉。

当年特别时兴的小花布罩衣

七几年我上中学那会儿,冬天里特别时兴穿棉布的小花棉袄罩衣,女孩儿们几乎人人一件,一尺布几毛钱,做一件罩衣也就几块钱。穿好了罩衣还要把里边的假领子翻出来,人显得特别精神利索。我有一张与中学同学的合影,三个女生都穿着同样风格的小花罩衣,其中一个同学回忆说:你穿的那件粉色罩衣是我的,那天你穿的罩衣不是花的,为了整齐划一,我把罩衣给你穿上了,我穿的是自己里边的蓝地小花棉袄。嗨!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自己全不记得了。看看其他照片想起来了自己有一件罩衣是蓝绿色浅格子的,大概当时穿得是这件,假领子应该是自己的。

那年月假领子是装饰,商场里甚至有卖的,有钱的可以卖一打换着戴,没钱的就找块布头自己做,“领袖领袖”,领子和袖子都是衣服最难做,也是最提气的地方。吭哧吭哧地裁剪好了,吭哧吭哧地上机器扎好了,还要索扣眼,钉扣子,袖拢处还要缝一段松紧带起固定作用,不然穿上这半截的假领子是呆不住呀。

照片来自网络        御寒又装饰的大口罩

口罩也是装饰物,冬天御寒,还能起到装饰作用。我二姨那时在喷洒厂工作,家里口罩不断货。有那种特拔份儿的口罩,看我说的对不对啊,是捏褶儿的固定带子的那种,一般的口罩是那种口罩两边串着可以活动的白绳儿。戴口罩也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一头套在脖子上,一头直接系在脑袋后边;一种是一头套在脖子上,另外下面的带子分头沿耳朵下来系在下巴底下。哎呀我的妈呀,有时候语言必须配图才能说清楚,但同时代的人估计我一说大家就想起怎么戴这口罩了。冬天口罩不离身儿,出门戴上口罩是为了御寒,进了室内,口罩从脸上摘了还戴在脖子上然后塞进前胸的衣襟里边,整齐地露出口罩的白绳来,那叫一个派!

中学同学大狮子院有个女生,父母都是话剧演员,家里经济条件比我们要好,每天上学一身蓝、一身绿、一身灰的换着穿,真是羡慕极了。还有那时候特别兴穿磨砂翻毛鹿皮鞋,大概10元一双,一直跟母亲磨着要一双这样的鞋,母亲很长时间才买回了鞋,记得颜色是深棕色的而且是两对鞋眼,完全不是正宗的,正宗的是浅驼色的应该是四对鞋眼吧,不管怎么说这双鞋也是新的而且是鹿皮的,但穿上它总不如班上有人穿着的那种正宗的鹿皮鞋的同学神气,人前不好意思伸脚显摆。

照片来自网络,示意一下当年的三角围巾

那时候,男的兴戴栽绒帽子,女的兴戴大拉毛围巾。我记得我刚上班那会儿买了一条粉色的拉毛围巾,不是针织的像一块毯子,有点硬,粉色上面有一层白色的毛,戴在脖子上,没有真正的大拉毛围巾软和随和,倔倔的,出不来那种潇洒的劲儿。还是钱不到位,又想美,又舍不得钱买。说起这条围巾又让我想起了上学那会儿,有一阵特兴三角形钩针钩的围巾,没钱买,生生地把二姨给我的一条机织的围巾给拆了,特别不好拆,线拆出来了,钩就快了,终于钩成理想花型的三角巾,挝个边戴在头上从前边围到后边一系,感觉特别美。

当年特时兴的高子衫

八几我结婚那会儿女孩子们都兴穿高子衫,日本电影《姿三四郎》里高子所穿的那种荷叶边立领的衬衫,结婚前满街转,忘了是从哪儿买的了,那件浅粉色的高子衫,照相时穿着,婚礼那天穿在西服里边。结婚时穿的衣服大都送了人,毛料的衣服,一套毛花呢灰西服,一套毛哔叽蓝西服,开始的时候在柜子的盒子里放着,后来挪来挪去的就束之高阁了,再后来就送了人,谁穿呢,又沉又不好打理,穿上也不舒服。结婚的衣服只有夏装还留着呢,最抢眼的就是这件高子衫了。


后来时兴化纤西服,有型好打理。

上中学时谁要是有一身绿军装,那可是了不起的人了,但咱可没处淘换呀,八几年结婚时我跟爱人一人弄了一身军装,现在想不起来从哪儿弄来的了,我的那一身军装还在,是裙装,曾经穿着上班美过。

结婚时妈给做了两件棉袄,那是嫁妆的一部分,一件薄的,一件厚的,薄的是棕色打底带着各色小花的丝织面料,厚的是蓝色的织锦缎面料,上面都是古代风景图案。薄的一直穿着,厚的一直撂着,几十年后,妈来我这住着给拆了,棉花可是好棉花,可以干点别的用。

当年特别时兴的大棒针毛衣


说起各个时期各个年代穿的衣服及发式说也说不完,九几年,日子刚刚好过,生活还是不太富裕,人们爱美想美变着法的美。有一阵满大街的女人都穿着大棒针织的各种花型花色的毛衣外套,以此为美。我也曾赶时髦织过一件这样的毛衣,红毛线配上白色珍珠线,都是粗线穿上足有三斤重了,觉得很美,那时还在三产营业部上班,下雪了出来在门前拍张照片以此留念。

爱美是人之常情,90年代前后美的意念已经复苏,衣服的式样也多了起来。

老妈亲手做的格呢大衣

我有一件格呢外套,是老妈亲手缝制的,掐腰大翻领子,款式新颖,颇受青睐。这件外套最开始那两年都是仔细着穿,上班、出门才会穿着,后来旧了才随便穿,出门买个菜,遛个公园都穿上它,因为可身,因为好打理可以下水洗,因为穿着轻便,所以一直穿了十几年,衣服就是这样,越穿越随和,越穿越爱穿。倒是那些觉得金贵的衣服不常上身儿,越是舍不得穿,越是收着,结果收来收去过时了就送了人。记得刚上班那会儿特兴呢子外套,我有一件黑色的短外套,方领直摆,大方口袋直接贴在前襟下摆的地方,是老妈给我买的,现在想起来那样子真够老土的跟美简直不沾边,可在当时却是好衣服了。那一年我23岁二姨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见面前,二姨直劲嘱咐我:穿上那件呢子外套啊,戴上那条粉色的围巾。可见这呢子外套的分量有多重,但这件衣服并没有在我身边留住,因其款式老旧又肥又大没个样子,最后还是给老妈穿了。记得呢子外套的领子还要用毛线织个领子缝在上边,好看、禁脏,竖起领子还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当年最款式的呢子大衣

当然自己上班了挣钱了,一定要为自己买件可心的呢子外套,到西单商场走了个遍,寻了一件掐腰中长的西式呢子小外套,那件衣服挂的老高,让人家用杆子给挑了下来,穿在身上试试特显腰身儿,那叫刀背式裁了许多片缝在一起的好显条儿顺,当即买了下来,好像花了100元,当时来说应该是价格不菲了。到家穿上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老妈说这么薄,冬天穿不保暖,春秋天又穿不了几天。年青爱美嘛,那还顾得上能穿几天保不保暖呢。结婚后我为自己在前门又买了一件相当不错的呢子大衣,特厚实,长到膝盖,呢料挺实,颜色也好,说蓝吧它里边又透着些许的绿,穿在身上上档次美丽又大方而且还保暖,这件大衣应该是老妈满意的那种——实用。这件大衣在当时应该是比较贵的了,光看那考究的装衣服的大盒子就知道它的不一般了。那几年经常穿着它上下班出入各种场合,这件大衣至今还放在那个原装大盒子里留着呢。说起大衣后来又兴羊绒大衣了,那个更贵上千元,我也置办了一件,至今还挂在衣柜里,东西虽好但不实用,还是运动服之类的便装穿得最多,方便好打理。

头发也是随着年代在变,那个年代不容许女孩子们打扮的,文革时连大辫子都叫红卫兵给剪了的,我老姨比我小一轮,也属猴,到北京我家看胃病,刚好赶上文革,来时是两根大辫子,走时就成了齐耳短发。后来可以留长发了人们就在头发上做文章,爱美嘛!

那时我已经上高中了,17·8岁的姑娘哪个不爱美,没事就鼓捣自己的头发,用8分钱一袋的蛋黄洗发膏,把头发洗了,梳来梳去的,学着从电影上看到的年青女子的打扮,一会儿梳一对小抓阄,扎个蝴蝶结,一会儿系个手绢,把头发拢到胸前,照照镜子,偷偷地美一美,如此打扮也就是给自己看,上学的时可不敢。那时候有钱买洗头膏,没钱就用碱面洗,洗出来的头发虽然光亮,但头发非常倔,后来有人说用面汤洗头发柔顺好梳理,就试着用面汤洗,洗了头发用卡子把头发帘卷起来卡住,冬天的时候还在火炉子上低头烤一烤,弄得小脸通红,本人先天贫血,脸上总无血色,烤热了的小脸有了些许红晕,自己把头发帘放下来自我欣赏。

照片来自网络    80年代初一水儿的“大妈”卷花头

这也是当年时兴的发式

当年的时髦发型蛇妆

说起来挺逗的,八几年结婚那会儿烫头还没有什么发型,一水的标准“大妈头”,从我那张结婚照片看,烫了头,穿了时髦的高子衫,显然也是精心打扮了一番的,孙女看了照片却说:奶奶,这是谁呀,呢呢呢!。确实是这样,有点老气横秋的,这照片拿不出手一般不敢示人。后来有一阵兴爆炸头,我有一个同事会烫头,有人就买了冷烫水让她帮着烫,为了省钱不是,结果烫出的发型全跟她一个样,我可不喜欢,我喜欢蛇妆。那时已是90年代了,跑到王府井美白理发馆花60元烫了个蛇妆,虽说贵了点,但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不用烫头,其实也就是省了。记得,理发馆里满屋子的女人头上都顶着做好的头发卷,坐成一排在大罩子里边烤着头发定型。那时候逛大街、逛商场,胡同里、院子里都能碰到头上戴着发卷的女人,洗了头发一定要趁湿卷上发卷,不然干了就出不了花,乱蓬蓬的。

此时正是:全民皆兵,英勇抗疫,全球同此凉热,在打一场硬仗的时候。我们普通市民在家好好宅着,支持政府工作,闲着没事,写了一篇又一篇,今天借此话题又刹不住闸了,估计每个人在这个话题上也是相当的有的说,暮年之际,没事在自己的时光后花园里溜溜,童年、少年、青年一一再现,看看自己年轻时模样。

写于2020年4月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