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戴耳机会不会对人的听力产生影响?如何减少对耳朵的伤害!

 泓樾大苏 2021-10-26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长期戴耳机如何减少对耳朵的伤害?

如果要问现在忘带什么东西出门会心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说耳机,大家都是耳疾依赖重度患者,出门没带耳机就像是直接裸奔一样,出门毫无安全感。

但是耳机带多了也会带来伤害,大家多多少少都清楚,只是觉得这是低概率的小事就忽略了。但你想不到的是,如果我们长期戴耳机的话,耳朵还会变聋。

首先得给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角色,内耳毛细胞,他负责在耳蜗给听觉神经传接外地的声音,这货是整个。听力系统的骨干员工非常珍贵,死一个就少一个,不会再生。

所以重点就来了,耳机是怎么损害内耳毛细胞的呢?

具体来说啊,耳机会对内耳毛细胞造成两种伤害来减少它们的数量。

一种是长时间的持续性伤害,耳朵连续八小时接触八十五分贝以上的噪音,毛细胞就会很累,长期让毛细胞处于这样的状态,就会引起不可逆的听觉损伤。

另一种是高音量的爆发性伤害,其实只带一个小时的耳机,但只要音量过高,还是会对毛细胞造成伤害。

当音量大于九十分贝,就会导致毛细胞暂时性损伤,当音量大于一百分贝时,毛细胞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当音量大于一百一十分贝,毛细胞就可能原地去世。

除了减少数量之外,耳机还会让毛细胞变得毛细胞反应迟钝,这样会导致毛细胞传递信息给大脑的时候,要么传错,要么就信息漏点啥。

除此之外,耳机还可能会导致耳道感染,戴耳机时间太长,耳道里面空气不畅通、相对潮湿,很容易长耳屎。

耳机还会引起外耳道炎症以及外耳道湿疹,导致耳鸣以及听力下降。

看到这里啊,很多小伙伴儿可能立马就把耳机给摘了,但是别冲动,很多情况下要戴还是要戴的,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戴耳机讲究一点儿还是能减少伤害。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耳机,在室内安静的环境中,耳机的优先选择即是头戴式或者半入耳式,其次才是入耳式,因为安静的环境中没什么噪音,入耳式的耳机虽然能听得更清楚,但是入耳式封闭性强,容易引起耳道感染,没必要带入耳式,头戴式和耳塞式耳机就足够用了。

在室外或者其他噪音的环境中,这时候是有降噪需求的。

那么建议大家优先选择降噪耳机,尤其是主动降噪款的耳机。

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主动式降噪耳机带有与外界噪声抗衡的降噪电路它们大部分采用体积较大的头戴式设计,可利用耳塞棉和耳机外壳等构造阻挡外界噪声,进行第一轮隔音,同时也为了有充足的空间安装主动降噪电路以及电源。

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由于噪声没有经过降噪电路芯片处理,一般只能阻隔高频噪声,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如果买不起降噪耳机,那么就尽量选择那些能够把耳朵捂严实的普通耳机,四舍五入也算是被动降噪了。

也就是说噪音环境下,普通耳机的选择顺序是入耳式大于头戴式大于半入耳式耳机。

另外在戴耳机时要遵循六十、六十原则,六十六十原则意思是耳机音量不超过百分之六十,但一次耳机不超过六十分钟。

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成年人最好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四个小时,未成年人不要超过两小时,每次带耳机超过三十分钟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的休息。

像地铁、菜市场这些地方环境噪音非常大,即使主动降噪耳机也不能完全的隔绝噪音,这时候想听清耳机里的声音,就会不自觉地调大声音。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耳机还是能不带就不带。

除此之外啊,耳机还要定期用酒精清理,防止耳道细菌,由内而外的保护耳朵。为了八十岁还可以听到心爱的演唱会,建议大家从现在就开始爱惜耳朵,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吧。

如果你觉得文章说的有道理,就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泓樾大苏:传递健康养生知识,让养生成为一种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