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的孩子,更懂得珍爱自己。 他从不自弃,也终会赢得想要的人生。 作者 | 葡萄妈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咨询帖。 事情的起因是女儿带了朋友回家玩。 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妈妈调侃女儿,说: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就连女儿自己也跟着地笑了。 但是妈妈没想到,女儿把朋友送走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冲她发火:
这些控诉在妈妈看来,就是玻璃心,因为她觉得:
甚至还为自己叫屈,认为别人的家长不说,那是因为他们没她那么开明,家庭氛围没这么活泼。 看完这个帖子,我却想为女孩抱不平。 父母有没有想过,有时候这份“充满活力、充满笑声的家庭氛围”,其实全都建立在伤害孩子自尊之上的。 这种看似幽默,却贬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言辞,都是孩子的“自尊杀手”。 多少父母,都在无意识地伤害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小男孩,因为没有写完作业,被妈妈当着大家的面揍了一顿,还罚他站在一边反省。 小男孩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是眼泪一直啪嗒啪嗒地流。 弟弟调皮,拿个大盆出来,放在哥哥的下巴下,哈哈大笑。 爸爸也在一边,不仅没有阻止弟弟,反而跟着笑了起来。 其他的人,一边笑话小男孩,一边拿手机拍视频发网上。 一群人闹哄哄的,只有小男孩默不作声,听着他们的嘲笑声,安安静静地哭了半个小时。 还有陕西的一个小女孩,放完假准备上学的时候,发现自己胖了不少,连校服都穿不上了。 看着女儿费尽力气都扣不上扣子,妈妈觉得很是滑稽,就拍下了这一幕。 不管女儿怎么闪躲着妈妈的镜头,妈妈还是跟在她身后,肆意地笑着。 把视频发网上的第二天,还跟女儿炫耀:
但是这句话在女儿听来,没有引起一丝一毫的欢喜,只有千万倍的羞辱。 她生气地问妈妈:
后来,女孩班上的同学都刷到了这条视频,大家都笑话她。 女孩哭着,追着妈妈,苦苦哀求她把视频删掉。 妈妈觉得好玩,不仅没有删,还把视频又给老师发过去。 在孩子眼里,这些都是自己的糗事,是不光彩的。 然而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就像教育家陈孜虹在《有爱好好说》这本书里提到:
正是这一份误解,直接导致父母总是忽略孩子对尊重和认可的期望。 不妨试着换位思考一下: 当你和你的好姐妹围在一起聊天吃饭时,你的孩子当着大家的面说:
当你留客人在家吃饭的时候,孩子又说:
当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时候,孩子说:
你听到这些话,心里好受吗? 你肯定不好受。 因为没有谁喜欢被嘲笑,也没有谁能在被嘲笑后还发自内心喜悦。 孩子不尊重父母,父母可以打骂孩子。 但是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只能跟自己过不去。 孩子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孩子的自尊心远比你想得更强 豆瓣上有网友分享过一个故事。 她是一个都市白领,面容姣好,工作能力强,薪水是同龄人的几倍。 按照这样的经济能力,生活应该过得有滋有味才对。 然而,她隔三差五就会陷入经济问题,因为她是一个“整容狂魔”,薪水大部分都砸进了整容机构里。 对自己的容貌,她永远不满意。 这种执念,恰恰就来自小时候。 小时候的她皮肤白净,眼睛大大,到哪里都会有人夸一句漂亮。 但是妈妈总是回答:
这句话,就像魔咒一样,时刻提醒着她有多丑。 她变得自卑敏感,面对别人的目光,下意识就会把鼻子挡住,恨不得立刻躲起来。 尽管多年后,她明白妈妈的话不过是随口一说,可自卑感却早就根植在她心里。 只是很多父母都没意识到,孩子的自尊和人格,会在父母的打击之下变得扭曲,然后自我摧毁。 轻则失去积极向上的养分。 重则失去宝贵的生命。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武汉14岁男孩被母亲掌掴后跳楼的事。 那天下午,男孩在教室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于是班主任就请了三名学生家长到校配合管教。 而男孩的妈妈,气不过,看到儿子在走廊上,就气势汹汹走过来。 先是用力打了孩子一个耳光,还用力推他的头,手掐着他的脖子,嘴里一直说些什么。 这期间,同学们来来往往。 可妈妈一点也不顾及孩子的面子,没有停止对他的打骂。 整个过程,男孩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直到母亲的身影离开了视线,男孩才松了一口气,又像是铁了心一般,毫不犹豫地转身爬上栏杆。 从五楼跳下,坠亡。 这个新闻,让我至今难忘。 毕淑敏说:
毁掉一个孩子,有很多种方式。 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孩子毫无顾忌地辱骂、贬低,将孩子的颜面狠狠地践踏,无疑是最诛心的方式。 父母眼里没有孩子的尊严,孩子心里就没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守住孩子自尊底线, 就是守住孩子的心理防线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都有一道防线。 这道防线,也是孩子自我保护的最后底线,父母不要轻易越线。 底线一:不要以谦虚之名,否定孩子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十分常见。 就像周末的时候,我一个人拿着很多东西在等电梯,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主动提出帮我拿一点。 我夸赞他贴心乖巧,男孩笑得很开心。 但是男孩的妈妈生怕孩子骄傲,忙不迭地说:
此话一出,男孩的笑脸就蔫了。 有时候父母脱口而出的话,并没有恶意。 但在孩子看来,就是对他整个人的批评否定。 须知父母的否定与打击,正是导致孩子自卑、不自信的利器,会深深地挫伤孩子。 底线二:不要公开场合批评孩子,让孩子丢脸 很多父母教训孩子的时候,总是不分场合。 甚至还有的父母,就是故意当着大家的面教训孩子,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长记性,以后不会再犯错。 但是,他们忽略了,每一次的公开批评,对孩子而言,无异于凌迟。 网上看过很多孩子的留言:
没有人愿意被当面羞辱,也没有人会忘记这份耻辱感。 当一个孩子的自尊受到的攻击时,无论是当时,还是以后,他们内心都会留下一个疙瘩,甚至是一个永不痊愈的伤口。 底线三:不要“偷窥”孩子的秘密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一段经历。 上初一的时候,妈妈偷看了她的日记,还在吃饭的时候,就当着大家的面读出来。 她对哪个男生有好感,做了什么糗事,对父母有什么意见……统统像笑话一样,被朗读了出来。 那一刻她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让自己立刻死掉或者原地消失。 自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写过日记,无论对谁,都极度防备。 她再也不敢相信谁了,总是战战兢兢,活得非常疲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或难以启齿,或不愿分享。 开明的父母,不需要通过窥探隐私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睿智的父母,更不会把孩子的秘密当成笑话。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说过:
没有一座高楼大厦是一天能建好的,但是破坏一座大厦却只要一瞬间。 孩子的自尊,比我们想象中强,又远比我们想象中脆弱。 只有当父母护着孩子的面子,孩子才能真正学会自尊和自爱。 一个有自尊的孩子,才能汲取成长的正能量,无后顾之忧地努力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