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蔡妈碎碎念之古镇记

 花剌子模于先生 2021-10-26

二十多年前,路过沈从文心心念念的故乡,拍《芙蓉镇》的外景地,那是对导演扁扁的服啊:这么好的地方,是咋找到的呢?古老的板房磨光的石板路,好吃的米豆腐----别人家都两毛钱一碗,刘晓庆那一家五毛!还有腊猪腊兔腊狗,样子不好看让人根本不敢直视,于先生念念不忘的是辣酱黄豆。

然后就迷上了各种古镇,四处寻觅----然而,一次比一次失望。

整齐划一的青砖瓦房,墙新树小,张灯结彩,店铺里堆满义乌小商品,透着一种宜春院式的巴结喜气,更滑稽的是全国各地的古镇都必有的现场打制花生糖姜糖牛皮糖,让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云南还是商南。

福州的三坊七巷本来是零星方便在旧城区的几条故居大宅门密布的古街道,想要慢慢品鉴最起码要一整天,管理当局大手笔,在一块空地上拔地而起一个集中区域,全部新崭崭的搞成半日游,好一道文化快餐!旧的真的呢?-----拆!我们刚好躬逢其盛,欲哭无泪。

 穿过秦岭隧道,导游热推这种憎眉火眼的古镇,实在心烦,走到稍远处的河边,看到拆毁的旧房残迹,有岁月斑驳的旧木门窗,有布满苔痕的旧砖瓦,垃圾一样散堆河滩,简直想找人打一架啊!

 这个国庆节,所谓的古镇给了我最后一击:朋友说笑间推荐了一个假古镇,因为本来就是凭空新建的---老板是著名的某家村创办者,感觉这样的路子来钱容易,就原版复制----长假期间人满为患熙熙攘攘,大家一起看水泥做的城墙县衙,身披道具铠甲的士兵歪歪斜斜的在街道上假装训练配合客人拍照,招租的餐馆,店小二恨不得硬拉你进去吃饭……我们匆忙中吃了碗面条赶快离开,实在太闹心啦,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累觉不爱”。

 有道是:民居改建宜春院,古镇自此成绝唱。

 再不看古镇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