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交河镇历史上的两位文忠公

 王欣荣rhdvlfqi 2021-10-26

泉交河镇历史上的两位文忠公

原创陈泽伟如是见如是闻前天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清朝时属益阳县十九里,1995年10月撤区(农村)并乡,原泉交河镇与烂泥湖乡、泞湖乡合并为泉交河镇。截至2020年6月,泉交河镇下辖1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截至2019年末,泉交河镇户籍人口49671人,区域面积101.7平方千米。该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过两位文忠公。

其中之一是晚清时期的胡林翼。

有人说:胡林翼生前任湖北巡抚,顶多是个从二品,巡抚在清一朝多如牛毛,算不得一个人物。但从胡林翼死后获得谥号“文忠”公而言,胡林翼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清代大臣的谥号規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用“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曾国藩的谥号为“文正”。

中国历代文忠公名录

“文忠”的谥号也只有十来人获得,胡林翼的谥号就为“文忠”,再之下者有“文襄”、“文恭”、“文成”等,陶澍的谥号为“文毅”,左宗棠的谥号为“文襄”。

陶澍、左宗棠的官位却比胡林翼高,但谥号都在胡林翼之下。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省益阳县泉交河人(今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人),晚清中兴名臣,湘军重要首领。1861年死于武昌,湖北巡抚任上,谥号文忠。

胡林翼的故居位于今胡林翼村,在离胡林翼村约5公里的蔡家村,晚唐时期这里也出了一位文忠公。

据蔡氏家谱记载,其先祖蔡郢,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同光二年(923)任检校尚书出使潭州,此后定居益阳泉交河蔡家村,卒于应顺元年(934),谥“文忠公”,另一说卒于宋大宗建隆二年(961)。

蔡郢的事迹,正史记载很少,主要来自于家谱。为了弄清楚相关史实,我与益阳文史作家老汉等人一行于2021年10月19日上午来到泉交河镇蔡家村进行探访。

蔡氏家庙赫然在列,门前还挂着前蔡兴村的牌子。看得出家庙年久失修,有些破败不堪,蔡郢的墓在家庙后面,有乾隆时期的墓碑。

请来了前支书蔡家南,蔡支书详细介绍了先祖蔡郢及家庙保护与维护的有关情况。家庙建于民国时期,将近百年历史,文革时期差点破壞,他和上任支书力保才免于厄难。从该家庙分出的后代不少于7万人,主要分布在益阳、长沙、常德等地,也出过一些名人,如晚清时期的蔡用锡,现代的蔡杞材等。但现在人心不齐,家庙维护困难重重。近几年有个蔡姓老人在为此艰难奔走,但不幸于去年去逝了,现在后继无人,家庙堪忧。

我问为家庙奔走而去世老人的姓名,蔡支书告诉我他叫蔡家杰,我问是不是沧水铺镇的蔡家杰,他说正是。我心里一惊,我与蔡家杰有过一段交道,我在原益阳县科委工作时,蔡家杰在科委下属企业工作,担任过厂长,我与他很熟悉,真可惜来晚了,要不还可以见上一面。

蔡支书送了我们一本蔡氏家谱,他说这本家谱修得也很艰难,第一位主修者半途而废,最后蔡家杰迎难而上,终于在他手里完成。

离开蔡家村时,毛毛细雨越下越大,空气湿润而沉重,但金桂盛开,桂香浓郁。

开了大约十几分钟的车,我们到了小河桥胡林翼的故居,故居正在重建,工程浩大,基本完工,倘佯其中,深感震撼,一座现代化的古建拔地而起。

我冒雨在外面月塘塘埂上散了会步,望着全新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故居,我感慨良多。

十多年前,我因参与区志修编工作,接触到胡林翼的事迹,我为之感动,成为了胡林翼的粉丝,当时很孤独,了解胡林翼的人很少,甚至还有人称他是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

我之所以被胡林翼所打动,主要是他的文治武功,他的勤政廉政,他上任时在父亲坟前发誓,不取公家一文钱肥自己,他死后把所有的财产用于箴言书院的建设。我当时想一位封建大臣能做得那样出色,我们共产党人怎么做不到呢?幸运的是后来胡林翼的廉政事迹受到了肯定,胡林翼才迅速被人们崇敬。

我想胡林翼被授予“文忠”的谥号,除了政绩,更重要的是对他那种无私无畏、勤政为民,忠君爱国的思想的肯定,这种精神古代需要,当代也应该很好地继承与发扬。

关于泉交河的另一位文忠公蔡郢,我认为其精神也是一样的,在政局动乱的晚唐,蔡郢一定有感人事迹,尽管缺少正史的记载,但家谱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沉淀,也有可靠的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清道光十年,19岁的胡林翼曾到龙潭口随蔡用锡先生读过两年书,蔡用锡先生教人务为有用之学,不专重文艺,而于兵略、吏治尤所究心,胡林翼师事两年,涵濡渐漬,服膺终身,而蔡用锡先生就是蔡郢的后裔,咸丰十年,胡林翼还为蔡氏家谱撰过序言。

蔡用锡(1784—1861年),字康侯,号云藩,清湖南益阳人。少时就以岳麓书院与胡达源、魏源军为友。罗典深器重之,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员,以科场不利,归教学于乡里,后主讲广西道乡书院及辰州虎溪书院,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授石门县教谕。咸丰六年(1856),以胡林翼荐,擢内阁中书,旋至仕归里,卒。

泉交河发源于宁乡境内,流经益阳市赫山区的岳家桥镇,衡龙桥镇,泉交河镇,欧江岔镇注义烂泥湖最后流向洞庭湖,是古代益阳县的一条重要文脉。沿河流域内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雅士,在泉交河镇境内犹甚。泉交河镇历史上出了两个文忠公,是泉交河的骄傲,也是益阳文化渊源流长,水到渠成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