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寺志(序)

 zqbxi 2021-10-26

  

嵩山名蓝(有名的伽蓝。即名寺)以百数,惟少林最著。自北魏太和(公元476年始)间经始,虽历载成毁迭更,而不失故址尺寸。周大象(大象元年(579))中曾更名陟岵,至隋仍复其旧,以迄于今,亦惟少林为最久。(即位于河南嵩山之少林寺。于隋文帝时一度改名为陟岵寺,至唐时又恢复旧称。说法不一。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 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嵩既居四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的总称。)之中,而寺又居一山之胜,其见于名贤歌咏者炳炳矣。有明登令(登封令)傅元鼎,探讨故实,著《嵩书》十三篇。(《嵩书》·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傅梅撰。梅字元鼎,邢台人。万历辛卯举人,由登封县知县擢刑部主事。与员外郎陆梦龙力争梃击一案,郑氏之党中以察典,罢官。后起为台州府知府。崇祯中,解职家居。大兵下顺德,抗节死,赠太常寺少卿。事迹附见《明史·张问达传》。乾隆乙未,赐谥忠节。是编乃其官登封知县时所作。分《星政》、《峙胜》、《卜营》、《宸望》、《岳生》、《官履》、《岩栖》、《黄裔》、《竺业》、《物华》、《灵绪》、《颜始》、《章成》为十三篇,立名颇嫌涂饰。全书意在广搜,亦殊多驳杂。)国朝康熙间,乡先生汝将焦公,取前书裁润之,为《嵩高志》,(北魏盧元明撰有《嵩高志》。盧元明,字幼章,北魏望族,《魏書》有傳。)于是少林之胜浮见于篇。然未有专志也,有之则自焦君远倩始。远倩为汝将先生之后,谓寺之久而且著,固灼然在人耳目,而其间名迹,不有纪述,何以垂后?乃援笔作志。其目有八,其卷有四云。

盖尝念自有此寺以来,元魏、李唐间,翠华游豫(指帝王出巡。春巡为“游”,秋巡为“豫”。),尤为极盛一时。离宫别馆之稀,金渥玉检之文,与夫高僧隐士之窟、骚人墨客之遗,丰碑大刻千章十围之森列,照耀林谷,几与二室群峰并峙不朽,而沧桑递变,不幸为风霜之所剥,兵火之所燔,樵童牧竖之所摧折,欲求当年之仿佛,已邈不可得,徒存其名于残篇零楮chǔ断简零楮、零楮蟫栖、碎墨零楮、断片零楮、零楮碎札。纸的代称)之间,以供登临者之想像凭吊而已。是可慨也!然向非探奇嗜古之士,远寄冥搜,掇拾而抉剔之,则并此区区之名将归于澌尽,不又重可惜哉?

    远倩之为此志也,距其先世著书之日七十余年矣。寺中胜概,往往守土者不加爱惜,而寺僧辈更缘以为利;其间划削者又不知凡几。远倩抚名迹之就芜,(对床味可永,今又征行西。此别固不惜,岂无深长思。庭萱日就芜,门户一线微。子若不努力,谁与相扶持。文章但平易,毋以骄出之。)念先泽之犹新,不惮蹑险仄,穷幽深,屡更寒暑,于嵁岩(凸凹不平的山岩)断壑、颓垣藓壁间,得其片碣支字,摩挲珍惜,如获拱璧(大璧,泛指珍宝),而登之庶几寺之久而且著者益有以永其传于来兹云尔。

    余承乏观察登邑,在所辖内当按部其地,今年戊辰(1748)春,恭逢车驾东幸祀岱(祭山),礼成,复推广德意于四狱四渎(江(长江).河(黄诃).淮.济。祭水。),皆遣官致祭。余又奉檄,肃将祀事往来于少林,殆将十载。而公程卒无暇穷极林壑之胜,三十六峰笑人久矣。祀事既毕,邑令施君以寺志来谒余,序君素培护此寺,而志又其校仇(校勘)者,余亟携舆中读之。峰峦苍翠,扑人眉宇,不啻chì卧游其际。既以释余登临不尽之憾,而贤令之留心艺文,远倩之克绍(能够继承)前绪,所愿与读斯编者共珍重而爱惜之也。是为序。乾隆十有三年岁次戊辰(1748)秋闰七月既望,中宪大夫河南分巡河陕汝道按察使司副使京江张学林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