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用户7212ZyE3 2021-10-26
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个层次,这段话强调了爱好和兴趣在人们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艺,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不如学习时乐在其中的人。后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真心喜爱学习,才能够将要学的东西扎实掌握,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有所成、有所获的快乐。

【名家解读】

(朱熹)在他著的《语类》中也这样说,明白原文的字面是一件事,体会其意义又是一件事。一般读者最大的弱点就是只了解字表面,而未能把握住书中真正的好处。他又说,读书的正当办法是要费苦心思索。最初,你会觉得如此了解,是要大费思索与精力,但是等你一般的理解力够强大之后,再看完一本书,就轻而易举了。最初,一本书需要一百分精力去读,后来,只需八十、九十分精力就够了,再后只需六十或七十分就够了,最后,以四十、五十分的精力也就够了。把阅读与思索,在求知识的进程上看作相辅相成的两件事,这是儒家基本的教育方法。关于这两种方法,孔子本人也提到过,在《论语》上也有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