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秀玲:身为比利时国家英雄的她,却纯粹是豪爽仗义的东方侠女

 佳易博览 2021-10-27
作者:山佳
  
N年前,曾去大连旅游,也去了旅顺监狱。当听到导游介绍日本军人的斑斑劣行,再看到那些囚犯所穿过的土黄色囚衣时,立马有一种心悸的感觉,战争太悲惨,也太残酷。生命的去与留,在不知明日为何物的形势下,存在着太多的变数。
 
而今天的女主钱秀玲,却凭一己之力,从盖世太保手下拯救了110名比利时人。战后,她被誉为“圣母玛丽亚”、“比利时的母亲”。

钱秀玲,一位华裔女子,究竟有何背景,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01
 
钱秀玲,1912年出生在江苏宜兴。手足五人,她排行老四。老爸钱熙勋,是当地的开明乡绅,遵照“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家训,让所有子女均接受教育。
 
秀玲,4岁读私塾,7岁上小学,曾在江苏女子中学读高中,后转入上海大学预科继续学业。
 
民国时期,讲究“实业救国“,正好秀玲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深厚兴趣,她希望自己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化学家。
 
1929年,秀玲的二哥钱正儒,准备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秀玲也嚷着要去。于是,老爸变卖田产满足了她的要求。
 
在秀玲三岁时,老爸曾为她定下一门娃娃亲。此时的未婚夫,正在比利时留学。家人心想,两人正好可以在异乡培养感情。
 
9月21日,秀玲与二哥一行,从上海乘法国邮轮前往马赛。出发前,堂哥钱卓伦把自己在欧洲所有的人脉,全都列给了这个可爱的小妹妹,并嘱咐:如果遇到了困难,可找他们帮忙。
 
初到比利时,秀玲与结下娃娃亲的男生见面。都说一眼万年,而在秀玲这里,是两人有缘却无“眼缘”。与自己瞧着不舒服的人相伴一生,这得是多大的噩梦啊。
 
我的婚姻我做主,秀玲决定退婚。但家中的老父亲,却受不了女儿的任性,干脆”先断了女儿的粮草“再说。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秀玲考上官费生,即比利时政府用庚子赔款,招揽中国留学生的方式。
 
在读了一年预科后,秀玲考入鲁汶大学化学系,这离她小时的理想又进了一层。1933年,秀玲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的同时攻读博士学位。

在上海大同大学读预科的钱秀玲(左三)


02
 
说起秀玲的婚姻,也很缘分。一天,在鲁汶大学附近的街道上,秀玲见到一位外国小伙,正在为一个老年流浪汉做人工呼吸。
 
次日,秀玲在学校布告栏里,看见了那个救人的小伙名字,格里高利。没错,是与美国帅气的影星同名。
 
格里高利,与秀玲一样,均为鲁汶大学学生,不过他可是学医的。两人相处起来,十分投缘。得,格里高利就是那个”Mr Right”。1935年10月,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秀玲本想带着她的洋夫君,一起回到祖国效力。但七七事变的爆发,使得原有的计划都要进行一番调整。
 
最后,在比利时的艾尔伯镇,秀玲夫妇开了一家私人诊所。这里紧靠法国边境,距离克辛市160公里。精湛的医术,外加良好的修养,秀玲夫妇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
 
1943年,一张绞刑布告,打破了秀玲平静的生活,这也是她传奇的开始。
 


03

罗杰,用炸药炸毁了德军军列所必经之路。被抓住后,即将被处以绞刑。
 
全镇居民在震惊之余,很为年轻的罗杰担忧。秀玲也看到了这则布告,她的脑中瞬时想到了一个人,冯.法尔肯豪森将军。
 
德国人的名字中,只要带有”冯“字,说明是名门之后,比如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法尔肯豪森将军,也不例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
 
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与德国关系甚笃。蒋公的次子蒋纬国,就曾在德国受训。德国也派出了高规格的军事顾问团,协助民国政府进行现代化军事改革。
 
1934年,法尔肯豪森来到中国,担任援华军事顾问团团长、有“二战德军之父”美誉的塞克特的副手。1935年,塞克特因身体原因被迫回国,临行前,他推荐法肯豪森作为他的接班人。就在朝夕相处间,法尔肯豪森与中国军人钱卓伦,也就是秀玲的堂兄,成为莫逆之交。
 
1940年,法尔肯豪森担任德军驻比利时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在与堂兄电报确认法尔肯豪森的身份与为人后,秀玲决定前往布鲁塞尔。见到法尔肯豪森,秀玲说明来意。作为中国朋友的妹妹来求情,法尔肯豪森当然要给这个面子,只是他含蓄地说了一句:”让我试一试!
 
三天后,罗杰从死刑改判为苦役。虽说是苦役,但起码保全了性命。一时间,秀玲成为艾尔伯小镇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此,秀玲成为众人眼中的天使,她轻轻挥动翅膀,就能将被纳粹关押的人物,免于死亡。
 
1944年5月,比利时地下抵抗组织,杀死了三名盖世太保成员。为报复,盖世太保抓捕了当地的96名青年男子,并声称:限当地居民36小时内交出袭击者,否则每隔半小时处死15名人质,直到交出袭击者为止。
 
关键时刻,人们再次想到秀玲。此时的她,已有五个月的身孕。人命关天,秀玲再次请求法尔肯豪森帮忙。
 
法尔肯豪森当然知道事情的轻重,但此前他的所作所为,早已引起盖世太保的不满。如今,他也十分为难。
 
但秀玲还是据理力争:”眼睁睁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从我眼前消失,我的道义不允许,我的良知更不允许,我请求您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
 
看着眼前这位东方女子,一个怀着身孕的准妈妈,为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比利时同胞,而倾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营救他们。将军被秀玲的善良感动,他决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试一下。
 
结果,这96人均被投入纳粹集中营,暂时并无生命危险。1945年5月,欧洲战场传来胜利的消息,这96人也被释放回家。
 
二战胜利后,比利时政府为表彰秀玲的义举,在1947年授予她”国家勋章“。艾克辛市并将市中心的一条道路,命名为”钱秀玲路“。


04

1944年7月20日,刺杀元首的行动失败后,隆美尔被逼服毒自杀,法尔肯豪森也被牵连入狱,他的副官自杀身亡。
 
1948年2月,法尔肯豪森作为比利时的头号战犯,被押回布鲁塞尔接受审判。死刑,看来是他逃脱不了的宿命。
 
但秀玲闻讯后,在比利时媒体上发表声援法尔肯豪森的文章,要求正确看待他的功与过。
 
作为比利时“国家勋章”的获得者,秀玲将这一切归功于法尔肯豪森。她坦言:"我在二战期间为比利时人做过一点事情,国家因此授予我勋章。我的成功恰恰就是因为冯·法尔肯豪森冒着生命危险,做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法庭上,作为证人,秀玲向法官出示当年被法尔肯豪森豁免死刑者的联名信,并请他们出庭作证。最终,法尔肯豪森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后来,又被提前释放。
 
1966年,法尔肯豪森过世,享年88岁。亲属在整理他的书房时,发现有上千册关于中国的图书。
 


1951年,秀玲一度回到鲁汶大学任教,后又在导师的邀请下,进入联合国核能科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布鲁塞尔,秀玲创办了三家中餐馆和比利时的第一所中文学校——中山小学。秀玲,是首任校长。
 
自当年远渡比利时,秀玲曾三次回宜兴老家探亲。但中国亲友间,没有一个知道她在比利时的”英雄壮举“。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2008年8月1日,布鲁塞尔,秀玲去世,享年96岁。
 


葬礼那天,秀玲的灵柩上覆盖着比利时国旗,并奏响了比利时国歌。当年她所营救人员的后代们,纷纷为她献上鲜花,送她一程。
 
艾克辛市市长表示:对于我们,她就是一个女英雄,是一个伟大的女人。而秀玲最后的遗言,却是”忘记我“……
 

真正自由的人总能给人以苗条潇洒的印象 ,那正是他们的精神与内在抛弃了多余的东西。——尼采《善恶的彼岸》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