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渐新堂 2021-10-27

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提纲

唐建新

文学教育的现状

       实践中 单薄 扭曲  量少质浅  缺少定性定量的明确任务

       理论上缺乏深入的研究  没有将文学教育与育人结合,没有将文学教育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起来

       操作上缺少政策规定  似乎很难考就没有去教学到位

可喜的开头

       我们的教学国情是:考什么教什么

       高考在1998年开始考散文《青菜》,2000年开始开现代诗歌鉴赏  大阅读坚持考散文阅读

      2004年的课改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考试  开始考一点课外的文学名著阅读,只是限于作家作品。后来一些地方开始考一些最典型的细节辨认或者人物的对号入座

       课改之后的高考2007年全国考《林冲见差拨》 2008年起,全国有5套试卷考小说阅读

       现在的课堂上以及课外阅读的月球上开始重视文学教育以及名著阅读的要求

问题的简析

       没有教育教学考试制度保障

       缺乏文学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查技术

       没有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没有教育理论上的深刻认识

       更没有成为全民族的精神生产的旗帜性的共识

           因而  是   零碎的  单薄的  功利的  扭曲的  阵发的

发展建议

       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一定基础,有条件加强文学教育

       过去的教育教训积累,我们应该急起直追加强文学教育

       课标提出了文学教育任务,实践中应该得以贯彻

       语文教学,在政策上规定 小学的文学教育 感受和记忆  考试数量应该占到30%

              初中的文学教育 体验和理解  考试数量应该占到40%

              高中的文学教育 博览与探讨  考试数量应该占到50%

       要在语文课程中明确  语文教育的内容就是语言与文学

       即理解和语言祖国的语言  阅读鉴赏和发展文学作品及审美情趣以形成积极健康美好的价值取向与精神世界

       课内精读细究  课外浏览探究

       全社会  实行文学阅读考级制度  文化符号  犹如钢琴、书法考级

       营造出全社会尊重文学崇尚精神生活的优雅氛围  

              双文明建设——解决课外

       对各级各地的语文考试,实行国家考试制度或者国家考试监察制度 ——解决课内

  课内教学的问题  参考我的文学教育四台阶

                          今天怎样教语文中的文学作品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