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动态:9月男孩“变脸”记

 石冰团队 2021-10-27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杨丹 何嘉琦)

3月27日,9个多月的男婴小洪儿出院了。他的小脸上,再看不出曾经的唇裂痕迹,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完整的上唇和秀挺的小俏鼻。小洪儿的命运由此逆转,一家人的新生活也将开始。

肺结核爸爸遇上唇腭裂的儿子

小洪儿的家在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茯苓村,现在,家里有爸爸吕恒国、妈妈蒋幸艺和72岁的奶奶。

4年前,吕恒国被查出肺结核,此后,再也不能打工,吕恒国回到老家种田,一家子的收入就全靠地里的农作物。“全年收成只有1000多斤谷子(水稻),最多的时候,还能收到2000斤包谷(玉米),谷子均价一元四、五,包谷的均价一元一,全家收入靠这些农作物。”吕恒国给记者算了笔帐。治疗肺结核的药,有两种是国家免费的,其余的就是自费,“每个月自费药要花1000元左右。”吕恒国的自费药,全靠嫁到威远的妹妹接济。不久后,吕恒国还是决定出去打工,以减轻妹妹的负担。

服了药一年多后,吕恒国把药停了,也没有再去复查,只是觉得人没劲,很容易疲乏。“拖到扛不住的时候,才去医院看看。”

今年21岁的蒋幸艺是个孤儿,从小被威远县越溪镇一个残疾人收养。2014年春节,在成都荷花池打工的她准备回老家陪养父过节,到了车站时,却发现自己钱包被偷,此时,素不相识的吕恒国主动掏钱帮她买了回家的车票。

回到家后,蒋幸艺主动联系吕国恒还钱,吕恒国却说:“你钱包都被偷了,这个钱就算了。"吕恒国不经意的一次善举,蒋幸艺已牢记于心。“心好,心善。”尽管二人年龄相差20岁,她还是决定和吕恒国确立恋爱关系,2015年,两人结婚。

2016年5月31日,两人的爱情结晶——儿子小洪儿出生。吕恒国说:“娃娃抱出来就吓了我们一跳,嘴巴上有条手指宽的'缺缺’(医生诊断为唇腭裂),'缺缺’上面没得鼻孔。”但粉嘟嘟的儿子抱在吕恒国怀里那一刻,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决定了:“不管咋样,也要把他养大。”

小洪儿出生时就因为窒息和新生儿肺炎住院;回家后,又因为唇腭裂,吃东西经常呛进气管。"要照顾脆弱的儿子,小洪儿出生后,吕恒国再也没有出去打工,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仅有的钱不够保证小洪儿的奶粉,半借半捱第度日,餐桌上更难见到肉荤,他们家成为当地贫困户。

县医院医生求助 小洪儿两上成都

2017年,当地好心人帮助小洪儿联系上嫣然基金,2月22日带小洪儿到北京做手术, 一家人兴高采烈按照嫣然基金的要求,带孩子到当地医院做术前体检。

做完术前体检,小洪儿的奶奶东拼西凑只借到20元......

没钱,去不了北京,眼看孙子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就这样失去,72岁的奶奶守着威远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杜惠容大哭一场,一步一抹泪抱着小洪儿离开了医院。祖孙俩离开后,杜惠容心里堵得慌,身为儿科医生的她懂得:唇腭裂手术做得越早越好。

2月15日,为了这个一面之缘的孩子,杜惠容毅然向四川在线求助。

接到求助的记者很快与华西口腔医院副院长石冰教授取得联系,石冰教授决定集中多路资金资助小洪儿,为他免费手术,指示唇腭裂科护士长龚彩霞对接办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龚彩霞通知杜惠容:让小洪儿2月20日到华西口腔医院办理入院,但要求患儿必须没有感冒、咳嗽。

2月20日早晨7时许,威远县第三人民医院派出救护车专程送小洪儿到成都,而且杜惠容随车护送。路上,杜惠容发现小洪儿不停咳嗽,感觉情况不妙,到达华西口腔医院后,唇腭裂科主任郑谦教授和副主任李扬检查时也发现小洪儿咳嗽厉害,听诊器里,"肺部象拉风箱一样。"

多次确认后,一致认为小洪儿目前的状况不能手术,必须先把咳嗽治愈。原来,小洪儿的奶奶怕失去这次手术的机会,隐瞒了孩子已经感冒几天的实情。无奈,救护车只得又将小洪儿带回威远,不过,离开之前,细心的郑谦教授给奶奶预约了下次入院的时间。

3月17日,小洪儿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如约而至,住进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科,主治医生杨超仔细检查后,明确诊断:左侧完全性唇腭裂,唇、腭、牙床裂,手术难度很大。

为小洪儿做手术的石冰教授,人送雅号“石豁豁”,唇腭裂领域响当当的高手,不仅刀下有功夫,还有美术功底,经他手术后的小孩,不是简单的缝补缺口,更是多了一份精致,他决定亲自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西法”为小洪儿做唇裂手术。

“按照正常情况,6个月就该做唇裂,9个月做腭裂,他已经错过做唇裂的最佳时机。”原本考虑唇腭裂手术一起做,但小洪儿身体太弱,扛不住联合手术,“现在只能先做唇裂,争取在他1岁左右完成腭裂手术,最大化恢复他的语音功能。”

手术定于3月22日进行,而这将是一台加班手术。因为再过一天,石冰教授将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加班手术,意味着是在两台手术之间,见缝插针加进去的手术。

宣泄完毕,走到石冰教授办公室,敲门进去,毕恭毕敬给石冰教授鞠了一躬,转身,又给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科博士李精韬鞠躬,他说:"只有你们才救得了小洪儿,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谢意。"

3月22日,上午第一台手术做到11时许才结束,等候“插队”的石冰教授来不及吃午饭,立即抢进手术室。11时40分,小洪儿麻醉开始,12时10分,手术开始,13时05分,手术结束......

“华西法”+“石豁豁”,果然鬼斧神工,从手术室出来的小洪儿,与先前简直判若两人,上唇那道手指宽的缺口不见了,被不着痕迹的缝合在一起;最明显的是左边原本没有的鼻孔,凭空“变”了出来,一个秀挺俏皮的鼻子出现在脸上,缺唇无鼻的小洪儿变成了一个清秀小男孩。

后续》》》

9月,小洪儿迎接更大的腭裂手术

和别的孩子不同,来到世上9个月了,小洪儿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享受过别的。8个月大,该添加辅食的时候,妈妈只是用自己家的杂粮、米磨成米粉给他加进牛奶;唯一的玩具,是买奶粉的时侯厂家促销送的。

3月23日下午,小洪儿手术第二天,两个年轻女士出现在他的病床前,她们给小洪儿送来了亨氏米粉、佐餐泥,甚至还有三大袋史努比纸尿裤,她们对吕恒国说:"希望小洪儿用最好的身体状态迎接第二次手术。"感激莫名的吕恒国再次红了眼眶,对着两位女士深深鞠躬。24日,又有爱心市民给小洪儿送来衣服、鞋子,还有最让小洪儿开心的灰熊玩偶。

3月27日,小洪儿出院。当晚,记者接到吕恒国的电话,说已经平安回到家中,他准备第二天就出去打工,"我和医院约好9月份去给小洪儿做腭裂手术,那个时候天气也凉快了,手术过后娃娃好受些。"吕恒国说:"我现在开始出去挣钱,能挣多少是多少,不能再给医院添麻烦了。"

新闻多一点》》》

唇腭裂

华西口腔医院副院长石冰教授告诉记者:唇腭裂不分地区,全世界都有,发病率一直没有明显的下降,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居先天性疾病前三位,是唯一的面部缺陷疾病,虽然对智力和生存能力没有影响,但它除了视力以外对所有颌面部功能都有系列影响,被称为"面部风景区缺陷"。

唇腭裂除了影响颌面部功能、形态,对患者、家庭的心理心理影响也很大,特别患者的心理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唇腭裂病因不清,目前只知发病的相关因素,所以预防无力,只能达到一级预防,因而发病率居高不下,"现阶段世界所公认的是:环境因素和基因突变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唇腭裂。"

华西法

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科从1998年起就开始研究的一种手术方式,历经华西两代人,终于在2015年形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华西法”。“华西法”的标准称呼是:华西法唇腭裂整复术,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兼顾上唇长宽对称性的手术设计,华西术式的唇腭裂修复水平在国际上都处于一流领先水平。

今年3月12日—18日,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科博士李精韬参加美国颅颜协会年会,这个年会是全世界唇腭裂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会上云集全世界500多位唇腭裂界大咖,李精韬在会上介绍了“华西法”,“华西法”立即成为会议焦点和各国专家的热点话题。李精韬博士告诉记者:大部医院要等到患儿学龄期才做鼻修复,那样,患儿不仅要多做一次手术,且在修复嘴唇时无法兼顾嘴唇宽度和高度的对称性。我们的方法被国内同行称为“华西法”,针对严重程度不同的唇裂又细分为I、II、III式。"我们的优势在于第一次手术就可在修复唇裂的同时获得很好的鼻子外形,并且是目前唯一同时兼顾上唇长度和宽度对称性的手术设计。"

石冰教授说,“华西法”的独特之处在于,相比国际各现行的手术方法,我们是通过科学的几何学设计,保留原有组织,同时还科用裂隙两侧的上唇组织,添补裂隙一侧鼻组织的不足,改变了既往不增加,甚至还丟弃鼻底组织的作法,“华西术式不仅仅是修复,还融合了整形、美容的技术。”据悉,“华西法”从而2015年进入临床后,已完成率1000余例唇腭裂手术,石冰教授说:华西术式对脸部的创伤小,对脸型生长的副作用小,能够最大化恢复语音功能。

(文章转载自四川在线)

爱心修复 笑语新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