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每个父母都可以在家教孩子学编程(6):形状怪兽

 琦爸学习圈 2021-10-27

幼儿科学小实验▲ 人工智能学习

我们一起带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科学小实验和人工智能都很简单,每个父母都可以自己在家带孩子一起玩,既能节省去报培训班高昂的费用,还能增强亲子互动,号召每位宝爸宝妈一起带娃玩科学小实验和人工智能。

不会没关系,跟着琦爸一起!让我们一起带娃玩,让他们可以玩得开心,在玩中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把娃的个性和创新力玩出来。

今天我们要带娃玩的地图是—形状怪兽这一张地图。

 ∆ 形状怪兽

首先把玛塔小Q机器人开机以后,先把机器人放在地图的识别区域上,也就是地图的主入口,听到机器人小Q会有语音提示,识别了地图以后,就把玛塔小Q机器人放在地图上任意起点就能开始了。

学习目标:

1、在玩中学习简单的形状认知和分类;

2、学会观察和掌握分类;

3、学会用编程指令控制机器人到达指定地点;

4、学会编程的调试,出现问题以后及时调整;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分类能力是衡量人的智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孩子掌握分类对于他以后学会推理、辩论以及形成数概念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故要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对事物进行分类。

具体玩法:

这张形状怪兽地图的规则是需要先根据左侧的形状分类,去找到右边地图里面同一种形状的食物;

我们可以看到是把右边14种食物分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4种形状;

每次选择前都需要先把玛塔小Q机器人先放到左侧形状识别(标记1/2/3/4的)上面先识别一下,识别以后会听到语音提示,提示我们在地图上面找到该对应形状的食物;

↑:前进编程指令;

↱:右转编程指令;

↰:左转编程指令;

↓:后退编程指令;

▷:执行程序编程指令;

1、先找出地图上三角形的食物:

三角形食物:奶酪、披萨、西瓜

从A列的起点找到奶酪的编程指令:

↑↑↑▷

从奶酪到披萨的编程指令:

↱↑↱↑↑▷

从披萨到西瓜的编程指令;

↰↑↑↰↑▷

2、找出地图上正方形的食物:

先分析地图上面正方形的食物有:奶酪切片(cheese slice )、华夫饼(waffle)、薄脆饼干(cracker)、吐司(toast)

从左下角的起点找到奶酪切片(cheese slice )的编程指令:

↑↑↑▷

从奶酪切片到华夫饼的编程指令:

↱↑↱↑▷

从华夫饼到薄脆饼干的编程指令:

↰↑↱↑▷

从薄脆饼干到吐司的编程指令:

↰↑↱↑▷

3、找出地图上面圆形的食物:

圆形的食物有:苹果派(Apple pie)、甜甜圈(Donut)、汉堡(burger)

从左下角的起点找到苹果派的编程指令:

↑▷

从苹果派到甜甜圈的编程指令:

↑↑↱↑▷

从甜甜圈到汉堡的编程指令:

↑↱↑▷

4、找出地图上面长方形的食物:

长方形的食物有:培根(Bacon)、蛋糕(Cake)、巧克力条(Chocolater bar)、威化饼(Wafer)

从左下角的起点找到培根的编程指令:

↑↱↑▷

从培根到蛋糕的编程指令:

↑↱↑↑▷

从蛋糕到巧克力条的编程指令:

本文原创首发(转载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