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鸡雁小纲——鸡形目

 百科小全藏书阁 2021-10-27

鸡形目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群体,由大约83个属和302个物种组成。鸡形目内的分类群通常被称为"鹑鸡类"或"猎鸟"。是鸟类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类群之一。在这个类群中,既有作为人类蛋白质重要来源的家禽,也有为人熟知的观赏鸟类。(部分鸡形目鸟类,包括斯里兰卡原鸡、藏雪鸡、环颈雉、褐马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黄腹角雉、白鹇、鹌鹑、绿孔雀、蓝孔雀、巴拉望孔雀雉)


鸡形目(Galliformes)处于鸟类进化树的一个基干支系,与雁形目互为姐妹群,进化历史独立。漫长的进化中,该类鸟类发生了广泛的适应辐射,但也保留了一些共同特征如下:

(1)幼鸟均为早成鸟。所谓早成鸟,指的是幼鸟出壳时身体就已经被绒毛所覆盖,双眼张开,不久后就可以行走、觅食。

(△ 刚出壳的小鸡虽然羽毛湿润,但眼睛睁开,双脚有力,等待羽毛干透就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就可以跟鸡妈妈行走觅食)

(△ 和早成鸟相对的晚成鸟,幼鸟出壳后眼睛未睁开,羽毛未长出,需要亲鸟喂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外出自行觅食,此图为某种鹦鹉幼鸟)

(2)翅膀短圆,不善飞行,腿强健有力,善奔走。鸡形目鸟类大多为地栖鸟类,飞行能力差,相比于长距离飞行,更愿意在地面疾走。也正因为如此,其扩散和迁徙能力较差,在非大陆性岛屿上难见踪迹,多数为留鸟,仅少数种类存在迁徙行为。


(3)喙短,呈圆锥形,善于啄食植物种子和掘地觅食。

二、鸡形目分类

(一)在鸟纲中的分类地位

在基于形态的经典分类系统中,鸡形目为突胸总目下的一个目,在这个分类系统中,鸡形目尚包含三趾鹑、拟鹑和麝雉。

至20世纪80年代基于DNA杂交技术的分类系统和14年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分类系统中,鸡形目和雁形目的较近的亲缘关系得到了确认,两者同属鸡雁小纲。在这两个系统中,三趾鹑、拟鹑和麝雉这三个异类均被鸡形目除名。

(二)鸡形目内的分科

鸡形目鸟类起源早,经历了长期的适应辐射,因此在目以下阶元的分类一直存在诸多观点。在94年Del等综合已有的分类体系,提出了经典的7科分类体系,被广泛采用,该分类系统如下:

06年,Crown等利用形态和行为学参数,结合ND2和cyt b基因以及核基因等DNA序列构建了鸡形形目系统发育结构,据此对7科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提出5科分类系统。在科级阶元的变动是将火鸡科、松鸡科纳入雉科,隶属于其下的两个亚科。随后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火鸡类、松鸡类确为雉科内部演化的分支这一观点。


这里使用7科分类体系,介绍一下这7个科的鸟类

  1. 冢雉科(Megapodiidae)

该科共7属21种。体大如鸡,嘴呈圆锥状,头部大多无羽,皮肤裸露,现黄或红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为主,趾强大。

冢雉科鸟类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和澳大利亚,该类鸟类最特别的行为是,亲鸟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有腐植质的堆积中、沙土上和火山灰里,借自然热力进行孵化。

分为3个生态组:

冢雉组:小型,暗色,短尾,多为岛栖型。普通冢雉体长38厘米,体羽大都黑色。枕部具短羽冠。头顶和上背淡灰色;翅、下背、腰和尾上复羽褐色;颏、喉和下体黑色沾灰,腹部沾褐色。

(摩鹿加冢雉)

(苏拉冢雉)

雨林冢雉组:雨林冢雉体长35厘米,上体暗黑褐色,下体暗灰而具白色阔边;头、颈裸露部分粉红色,具稀疏黑褐色状羽,肉垂黄色沾红。(营冢雉属)

眼斑冢雉:眼斑冢雉是冢雉种比较著名的种类,长相跟雉科的孔雀眼斑雉略为相似,体长65厘米。丛冢雉,是冢雉科丛冢雉属的代表性鸟种,也较常见,体型修长,类似雉类的鸟,颈部细而裸露、并悬垂着一堆多皱的皮褶(颈部肉垂)。

(眼斑冢雉

丛冢雉


2.凤冠雉科(Cracidae)

凤冠雉科分布拉丁美洲,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比树栖性较强。有11属52种。是中、大型的雉类。体长50-100厘米,体重550-4800克。喙通常是黑色的。羽毛有棕色、黑色或灰色。 除大凤冠雉以外,两性在羽毛着色相似。脸颊有裸露的皮肤,有的种类有肉质角,鸟喙或腿是明亮的红色或蓝色。雄性比雌性大有些物种,虹膜的颜色是性二态的。

(大凤冠雉Crax rubra 雄性

(大凤冠雉Crax rubra 雌性

凤冠雉科下分有,凤冠雉亚科和冠雉亚科:

凤冠雉亚科夜冠雉属、盔嘴雉属、盔凤冠雉属、凤冠雉属

夜冠雉属盔嘴雉属

盔凤冠雉属


冠雉亚科鸣冠雉属、肉垂冠雉属镰翅冠雉属冠雉属、山冠雉属角冠雉属、小冠雉属)

鸣冠雉属

肉垂冠雉属

镰翅冠雉属

冠雉属

山冠雉属


角冠雉属


小冠雉属



  



3.齿鹑科(Odontophoridae

齿鹑,又称林鹑科有9属31种139个亚种。分布于美洲,因形态相似,过去常被认为和雉科里的鹑类(也称旧大陆鹑)是一类,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应该是独立于雉科鹑类的一个类群,被独立作为一科。

是一类身体粗壮的小型陆生鸟类,高17-37厘米,主要分布于美洲大陆的中部。它们体羽较为显著,形态健美,鸟喙短而强健,翅为短圆形,适于短距离飞行和迅速起飞。脚粗壮,三趾在前,大趾在后,几乎成一个平面,利于行走。胸骨发达,附有强健的肌肉。许多种类的雄鸟头顶有冠羽,或其它装饰。雌鸟颜色淡,缺少饰羽。

(△ 珠颈斑鹑,又名加州鹌鹑 Callipepla californica

本科下分9个属,翎鹑属、齿鹑属、彩鹑属、歌鹑属、须林鹑属、林鹑属、山翎鹑属、斑鹑属、茶脸鹑属

许多齿鹑类鸟类飞行能力较强,但不作长距离的迁徙,仅在繁殖后出现扩散行为,或一些山区种类出现垂直迁徙。喜欢活动于辽阔的稀疏草原和灌木丛中。主要的食物是种子、浆果,有时也吃一些树叶、草根和昆虫。觅食是多用脚趾挖后用喙取食

翎鹑属

齿鹑属

彩鹑属

歌鹑属

(须林鹑属)


(林鹑属)

  

(山翎鹑属)

(斑鹑属)

(茶脸鹑属)


  

4.珠鸡科(Numididae)

珠鸡科,通称"珍珠鸡",有4属8种。雌雄羽色相似,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点斑,如同珍珠。主要分布于非洲,身体上多具黑底白斑,宛如珍珠。其下的一个种——珠鸡(Numida meleagris)被广泛驯养繁殖以作狩猎和食用。

体长40-71厘米,体重700-1600克的大型鸟类。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跗跖后缘具距。

鹫珠鸡属

鹫珠鸡

黑珠鸡属

白胸黑珠鸡

(黑珠鸡)

冠珠鸡属

(南非冠珠鸡)

(中非冠珠鸡)

  (东非冠珠鸡

(西非冠珠鸡)

盔珠鸡属

(珍珠鸡)



5.松鸡科(Tetraonidae)

松鸡科,有8属19种。包括蓝松鸡属、镰翅鸡属、雷鸟属、松鸡属、榛鸡属、草原松鸡属、黑琴鸡属。多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亚寒带针叶林,其形态上有两个适应寒冷气候的特征,一是鼻孔被羽毛掩盖,二是跗跖部分或完全被羽。脚趾两侧还有栉状缘,有助于其攀缘树枝和雪地行走。松鸡科鸟类眼上有梳,呈红色或亮黄色

蓝松鸡属

镰翅鸡属

雷鸟属

松鸡属

⑤黑琴鸡属

⑥榛鸡属

艾草松鸡属

草原松鸡属



6.火鸡科(Meleagrididae)

火鸡科成员稀少,共1属2个种,火鸡和眼斑火鸡。大型鸡类,头、颈具肉冠,羽毛有金属光泽。火鸡英文名"turkey"为"土耳其"之意,因雄其性发情时扩翅展尾成扇状,肉瘤和肉瓣由红色变为蓝白色,外形似土耳其民族服饰。现已驯化为肉用家禽,各国多引进饲养。

(火鸡,体长1.1-1.15米,体重2.5-10.8千克

眼斑火鸡体长1米左右,体重2.4-5.4千克


7.雉科(Phasianidae)

雉科是鸡形目最大的科,包含鸡形目一大半的物种,由于物种多,其系统演化关系较为混乱,因此就该科内部各属的分类地位,诸多研究者提出了许多观点。为便于大家系统了解雉科鸟类都有哪些类群,在此选用最广泛接受的一种分类体系作大致介绍。

以Jonhsgard(1986,1998)的观点,雉类由雉族(Phasiani)和鹑族(Perdicini)两大类群组成,两者的区别在于,鹑族多数种类颜色暗淡不具有性二型(指雌雄个体身体结构或外形有明显差异),雌雄个体外形差异不大,在欧洲亚洲非洲均有分布;而雉族具性二型,雄性个体多具有华丽颜色的羽毛和装饰性身体结构,雌性个体羽色暗淡,一般呈棕、褐色系,几乎都分布于亚洲(仅刚果孔雀一种分布于非洲)。

(1)鹑族下包括有雪鹑属、雉鹑属、雪鸡属、石鸡属、鹧鸪属、山鹑属、鹑属、山鹧鸪属和竹鸡属等。

(雪鹑属)

雉鹑属

(雪鸡属)

石鸡属

鹧鸪属

山鹑属


(鹑属——鹌鹑

(山鹧鸪属)

(竹鸡属)

(2)雉族可以进一步分为4个支系:

A.真雉类,包含了各种我们熟悉的“长尾巴山鸡”,包括鹇属、锦鸡属、马鸡属、雉属、长尾雉属、彩雉属。

( 鹇属——白鹇)

(锦鸡属——红腹锦鸡)

马鸡属——蓝马鸡

雉属

(长尾雉属——白冠长尾雉

(彩雉属)


B.角雉类,包括角雉属、血雉属、勺鸡属和虹雉属。

( 角雉属——红腹角雉,上图为雄性正常形态,下图繁殖期的一雌一雄,雄性正在向雌性放大招,看看它小脑袋上的尖尖角,这边是角雉这个名字的由来)

(血雉属)

(勺鸡属)


(虹雉属——棕尾虹雉


C.孔雀类,孔雀和其他带有眼状斑的雉类都在这一类群,包括孔雀属、刚果孔雀属、孔雀雉属、冠眼斑雉属和大眼斑雉属。

孔雀属

(孔雀雉属——巴拉望孔雀雉

刚果孔雀属——刚果孔雀,体型较小,体长60-70厘米,体重约1.2-1.5千克。雌性比雄性更漂亮

  

  (冠眼斑雉属——冠羽眼斑雉


(大眼斑雉属——大眼斑雉

D.原鸡类,仅包括原鸡属,下分:红原鸡、黑尾原鸡、灰原鸡、绿原鸡。

(红原鸡Gallus gallus,被认为是家鸡的祖先

黑尾原鸡

灰原鸡

(绿原鸡)

  




至于我们常说的野鸡,是雉属鸟类,中文正式名叫环颈雉,并非家鸡祖先。

环颈雉,我国就有多达十九个亚种。比如环颈雉华东亚种、环颈雉东北亚种、环颈雉广西亚种、环颈雉台湾亚种、环颈雉四川亚种等。而且这些环颈雉都还有着比较规律的着装。比如西部的环颈雉普遍戴着白色的“围脖”,东部的环颈雉背部下方多呈现灰绿色等。

从种群数量上来说,环颈雉属于典型的无危物种,不过因为它们的形象美丽,并且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所以在我们国家至少也都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级别以上的。

环颈雉强大的繁殖能力使得它们成为了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物种,因此环颈雉的人工养殖业也是比较发达的。一只人工养殖的作为食用的环颈雉价格也不过一百块钱左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