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花3000多连买82个盲盒,盲盒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在哪,该如何树立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格格育儿 2021-10-27

导读:近年来,小孩子盗刷父母的银行卡、信用卡等等来进行巨额消费的行为可谓是层出不穷,从前两年的网购,到近年的游戏充值,再到现在的盲盒消费,小学生们背地里花钱的方式简直是让父母们直呼“荷包伤不起”,从小时候是“吞金兽”,长大了就成“散财童子”。


前不久网络上就有一则新闻,一小学生花3000多在商店内连买82个盲盒,在面对孩子这种错误消费的事情,家长们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找商家索赔,企图追回自己损失的大笔钱财。其实这样的盲盒消费并不在少数,在这种消费的背后,盲盒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又在哪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该如何来树立孩子正确的消费观?避免这种错误消费的行为发生呢?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聊近年来发展非常火热的盲盒消费,盲盒这种东西可以说是涵盖在了我们消费的各个方面,几乎什么东西都能用来做成盲盒销售。不仅仅是对于小学生,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此,其背后主要有两种消费心理在做影响:

·运气中奖的消费激励:正常来说,我们购物是有一定的需求为主导的,是确定的东西,但盲盒却会让购买变成了不确定的东西,消费就跟买彩票一样有了运气、中奖一类的消费体验在里面。再加上好奇心、收集心理的刺激影响,就会让我们为盲盒的消费不断付出金钱。


·盲盒背后的消费社交: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群体间必然是会有很多圈子社交的,而盲盒的商品背后也集中了很多社交话题、文化IP等的内容。孩子收集盲盒,除了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外,盲盒中的隐藏款显然能够让孩子一跃成为社交中心,是孩子虚荣心在作祟。

不管是盲盒还是日常用品,适度的消费是能够维持我们的正常生活,同时满足一下我们的消费心理。但过度的消费必然会为家庭、收入带来经济负担。小孩子在消费上往往没有足够的心智做引导,而家长们在为孩子建立消费观念的时候,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建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样物品的价格主要就是由实际物品价值和品牌溢价组成的,而很多高消费的东西背后,都是品牌溢价所带来的价格上涨。因此,家长们首先就要让孩子认识到实际物品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多少钱能够买多少东西。

2、量力而行,拒绝盲目消费:很多高额消费的背后,都会有攀比心、虚荣心等的心理在作影响,孩子没有足够的心智去应对这样的不良心理,就很容易导致盲目消费。作为家长就需要让孩子在消费中懂得预算和计划,分清楚自己的购买是“需要”的还是单纯地“想要”。


3、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消费理财中来:很多小孩根本就不知道钱有多少钱,什么是消费,想要更直观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消费理财中来,知道家庭的流水消费是怎样结构的。这样孩子就能知道花钱是怎样的,自己的家一个月能花多少钱。

小孩子的成长,消费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对花钱更有概念,更符合自己实际的消费水平,就要多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生活的消费中来。这样孩子才能有足够的消费经验来做理性的判断,通过实践来构建观念。


重要提示:小孩子的盲盒消费是带有运气中奖以及社交虚荣的消费心理在影响,而家长们想要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就需要赋予孩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让孩子学会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消费。孩子的消费观念建立,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的家庭消费理财中来。

今日话题:你每个月会给孩子零花钱吗?一个月有多少?欢迎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