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鹊心书

 光荫行者 2021-10-27
余幼得王氏《博济方》云∶此丹治百种欲死大病,窃尝笑之,恐无是理。比得扁鹊方,以此冠首,乃敢遵用,试之于人,屡有奇效,始信圣人立法非不神也,乃不信者自误耳。此方古今盛行,莫有疑议,及孙真人着《千金方》,乃言硫黄许多利害,后人畏之,遂不敢用。亦是后人该堕夭折,故弃大药而求诸草木,何能起大病哉。余观今人之病皆以温平药,养死而不知悔,余以此丹起数十年大病于顷刻,何有发疽之说,孙真人之过也。凡我同志请试验之,自见奇效。

此丹治二十种阴疽,三十种风疾,一切虚劳,水肿,脾泄,注下,休息痢,消渴,肺胀,大小便闭,吐衄,尿血,霍乱,吐泻,目中内障,尸厥,气厥,骨蒸潮热,阴证,阴毒,心腹疼痛,心下作痞,小腹两胁急痛,胃寒,水谷不化,日久膀胱疝气膨膈,女人子宫虚寒,久无子息,赤白带下,脐腹作痛,小儿急慢惊风,一切疑难大病,治之无不效验。

舶上硫黄十斤,用铜锅熬化,麻布滤净,倾入水中,再熬再倾,如此七次,研细,入阳城罐内,盖顶铁丝扎定,外以盐泥封固八分浓阴干。先慢火红,次加烈火,一炷香,寒炉取出,埋地中三日,去火毒,再研如粉,煮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或三十丸,小儿十五丸。气虚人宜常服之,益寿延年功力最大。一切牛马六畜吐食者,灌硫末立愈,一切鸡鹅鸭瘦而欲死者,饲以硫末。可以立愈且易肥。

作蒸饼法
清明前一日,将干面打成薄饼,内放干面,包裹阴干。

《杜光庭玉函方》所载:暖益腰膝,王方平通灵玉粉散,“极有效验,乡人王昭遂服之,年至九十,颜貌如童子,力倍常人”,其药物即为硫黄一味。又《类编》云:“仁和县一吏,早衰,齿落不已,一道人令以生硫黄入猪脏中煮熟捣丸,或入蒸饼丸,梧子大,随意服之,饮啖倍常,步履轻捷,年逾九十犹康健。”

  硫黄入药很早,属《神农本草经》之中品,古代希腊、阿拉伯、印度也早已用为药品。虽说韩愈之死与服食硫黄有关,但用辩证的观点看,用之得当,硫黄也不失为一味良药,问题是不宜盲目炼制,过量久服,适可而止。概言之,其功用有二,一则内服壮阳,二则外用治疮。硫黄补阳(或称壮阳助阳)之功,为古今医家所称颂,有云:“命门火衰,服桂附不能补者,须服硫黄补之,硫黄纯阳,与大黄一寒一热,并号将军。”所以,硫黄也有“将军”之名。大热纯阳,又号为“火精”。可见其温补命门真火之功在肉桂、附子之上。“又治老人一切风秘冷秘,为补虚助阳之圣药”,这一点可与肉苁蓉齐名媲美。“补命门真火,消沉寒痼冷”,这是对硫黄内服功用的高度概括。宋代寇宗爽说过:“今人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明代李时珍称之:“亦救危妙药也。”《孙升谈圃》亦云:“硫黄神仙药也,每岁三伏,日饵百粒,去脏腑积滞有验。”由此可见,赞颂其功者亦众。唐宋以前的修炼家尊为“金液丹”,下元虚冷,真气将绝,久患泄泻,垂命欲尽,服无不效,“但中病则便已.不可尽剂”。

  说起“金液丹”,古代不少医家、道家颇多赞誉。此方出自宋太医局编《和剂局方》,说它固真气,暖丹田,坚筋骨,壮阳道,除久寒痼冷,补劳伤虚损,治男子腰肾久冷,心腹积聚,胁下冷癖,腹中诸虫,失精遗溺,形赢力劣,脚膝疼弱,冷风顽痹,上气衄血,咳逆寒热,霍乱转筋,虚滑下利,又治痔瘘,湿蜃生疮,下血不止,及妇人血结寒热,阴蚀疽痔。药用硫黄十两,净拣去砂石,研细飞过,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El,以盐泥固济晒干。地内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满,安盒子在上,用泥固济讫,慢火养七日七夜,候足加顶火一斤煅,候冷取出,研为细末。用药末一两,用蒸饼一两,汤浸,握去水,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温水饮下,空心服之。又治伤寒阴证,身冷脉微,手足厥逆,或吐或利,或自汗不止,或小便不禁,不拘丸数,宜并服之,得身热脉出为度。这就是著名的金液丹的功用、适应症及研制方法。

  金液丹为温热壮阳之剂,是用金石药以温补元阳,诚如《局方》所说:“固真元,暖丹田”,这两句是个中心。即是说,金液丹主治诸证,都是由于真气不固,丹田虚寒所致,据南京中医学院丁光迪教授临床体会,抓住这个中心,确有一般草木之药所不能达到的疗效:“每在进药以后,腹中感觉有一股暖气流走上下,肠为之鸣,连得转气,即阳回之征,而病情亦随之缓解。”至于说到此药能“补”,应正确理解,此殆渊源于服石家言,大意是指此药见效,能使正胜邪却,邪气却所以裨益元气,并不是它本身有什么滋补作用,不能误解。

  外治良方

  硫黄常见于温泉、喷泉、火山15区域,沉积岩中亦常有之,它是由硫黄矿或含硫矿物冶炼而成,在108℃时即熔化,270℃时燃烧,不溶于水,可溶于煤油、松节油中,以色黄、光亮、松脆、无杂质者为佳。由于硫黄的原矿物颜色有黄、淡黄、淡绿黄、灰黄、褐色和黑色等,所以,古人亦常赠以雅号。如石硫黄之赤色者,即石硫赤,名日''石亭脂”;青色者即石硫青,称为“冬结子”;半自半黑者雅号“神惊石”。上品石硫黄的日本名字叫“鹰目”,呈黄色;中品者呈黄赤色,日本人称之为“雅目”;而呈现黄绿色的石硫青,名为“火口”,乃为下品。《和汉药考》中还有“九灵黄童”、“山不在”、“焰叟”等别名。另外,因加工制造方法不同,可分为:①升华硫,为硫黄经过升华而成;②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