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有哪些冷知识听到后觉得不可思议

 新用户8926AVU2 2021-10-27



北京是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着在现代化髙速发展时期成功转型的能力,北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很多不为人熟知的冷知识,分享几个如下:

一、参观过故宫养心斋的人应该都知道:古时皇帝的卧室并不大,也不过 10 平方米左右而已。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卧室也多小于 10 平方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一种说法是房子太大会吸走人气,所以皇帝为了保存体能,为了长寿的目的,才住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据故宫专家研究考证的结论是,北京明清皇帝的卧室面积较小,其真正原因是为了保暖。因为在明清时期,北京的冬季气温普遍低于 -10℃,远比现在的北京要寒冷得多。

二、北京石狮子最多的桥不是卢沟桥。在北京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但是在北京石狮子最多的桥其实並不是卢沟桥,而是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坐落在宽阔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整体桥长150米,宽8米,因由17个桥洞组成而得名,是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梁。十七孔桥上石狮子石雕极其精美,大小共544只,比卢沟桥的石狮子还多上59只。

三、北京特产稻香村点心的原产地並不是北京。稻香村起源于1773年,距今已有244年,当时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名扬天下。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当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且前北京的稻香村分'南稻'和'北稻',而北京人最喜欢吃的稻香村其实是'北稻','北稻'才是正宗的北京特产。

四、北京烤鸭是闻名中外的一道名菜,但北京烤鸭最初却是来自于南京,因为明朝最初建都在南京,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做为宫廷菜的烤鸭才从南京带到北京,烤鸭最初烤制分叉烧和焖炉两种,称为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叉烧烤鸭到了北京后发展成挂炉烤鸭,就以'全聚德'最有名气。焖炉烤鸭则以京城的老'便宜坊'为代表,其实北京老百姓最喜欢吃的烤鸭是老北京'便宜坊'的'焖炉烤鸭',而並不是'全聚德'生产的'挂炉烤鸭”。

五、六必居酱园始于明朝嘉靖九年,是京城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老字号之一。並非北京人经营,六必居原是山西临汾西杜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开办的小店铺,专卖柴米油盐。中国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赵氏兄弟的小店铺,因为不卖茶,就起名六必居。挂在六必居店内的金字大匾,是明朝首辅大学士严嵩题写。此匾虽数遭劫难,仍保存完好,现已成为稀世珍品。

六、中关村的由来。清代的时候有一位总管大太监,在这里购置了几十亩地,出宫后住到这里养老,以后陆续又有不少年老的太监在这里置房买地,于是这里被称为“太监营房”,还建有一座太监祖师庙,里面供奉着太监的祖师刚秉。因太监被称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后来有众多太监死后就埋在这里,这里逐渐又得一名为“中官坟”,解放后,国家选择在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于是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将地名改名为“中关村”。

七、来北京游玩,其实很好辨别方向,因为北京的街道路牌没置很有特色,即南北向的路牌是绿色的,东西向是白色的。而且如今南北方向的街道用的是绿底白字,东西方向的街道是白底红字。明白这个小常识,在北京游玩就决不会迷失方向。

八,北京的公交车一般有三个门和两个门的区分,如果在北京乘公交,遇到两个门的就是前门上,后门下,如果是三个门的,那就是从中间门上,前后门下,搞明白这个规则,你就不会在上下公交时慌不择路了。

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北京时间'这个词。北京时间是我国的标准时间,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时间'实际上不是来自北京!其“生产者”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名为陕西天文台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成立于1966年。中国现代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就是在这里产生,再通过70公里外的陕西蒲城长短波授时发播系统发出的。

十、胡同多是老北京的特色,'胡同”是北京城特有的叫法,主要来源于蒙古语。而胡同名字接地气则更是北京特有的地域文化,中国有些地方的地名以古色古韵著称,非常有意境感,比如南京最著名的“乌衣巷”。而老北京特色是出现了地气十足名称的风格胡同:棺材胡同、母猪胡同、张秃子胡同、王寡妇胡同等等。但由于胡同名字过于接地气,有的则很不雅,历史上人们对原来的胡同名进行了谐音改良:棺材胡同变成了光彩胡同;母猪胡同变成了梅竹胡同,张秃子胡同变成了长图治胡同;王寡妇胡同也变成了王广福胡同。

以上这些知识,你知道几个?欢迎大家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