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念动人,世间难有无情人

 千言无万语 2021-10-28
阅读第1163天


2015年,开始接触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学到了一个词,叫做“狼性文化”。我们领导去参观了这类公司,回来就念叨这种团队战斗力多猛。
 
我们也想这么搞,但是对比之后发现,可能没法做。至少,对于我们团队而言,几乎没有老师出去发传单的习惯,而是一直坐办公室。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导是一个仁善之人。虽然是领导,但并非完全以制度去管人,这是我经常不能理解的。过了几年,我有了一些不同的体会。
 
 
 
01
 
我原来是一个较为强势的人。在我想来,公司的制度就是制度,各人就是应该按照制度执行,基本没有例外。
 
如果今天你说有什么理由,明天他说有什么理由,那么公司的制度就流于一张白纸。反之,每个人都是遵循制度办事,至少是公平的。
 
初期确实这么使用,有没有效果呢?有的。短短几个月,我管辖的部门课消从原来的最低,成为了校区的一半。
 
有所得,就有所失。部门所有老师在这几个月基本上辞职完毕,虽然看起来提出的原因和我不尽相关。
 


等到主管校区工作,管辖面变大,人员就更是参差不齐。原来那套部门的制度,放在校区而行,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所以,有时候我在怀疑,到底所用的方法对不对?说不对?校区的业绩是在增长;说对嘛,校区的人员素质放在那里呀。
 
慢慢的,重新品读,发现了一些端倪。管理,如果只是讲管理,那也不一定有错。只是,世间之事终是人为。
 
我原来以为,工作中,管理中,就是以理性为主导。后来发现,也许有点偏差。理性,并不是万能的,哪怕是在工作上。
 
人为何有理性?因为人需要专门去分析一些逻辑和事物进程,从而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理性的底层原因是什么?不安全感。
 
一个人可以完全随性而为,但是他也许知道,有些事不能这么随性,哪怕他再怎么不愿意。因为他知道,如果做了,就会受到伤害。
 
理性产生的原因也是类似。我想,当你用所谓理性的态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时,真的是这个问题多重要吗?不知道。
 
但,如果没有想清楚去做,做出来的结果也许就会让你有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你才有了所谓的理性。
 
而工作上的理性,其实和这个类似。希望所有的制度都能得到实施,希望所有人都是在这制度的轨道行走。
 
不过,到头来,越来越能够体会,其实人更多的不应该是理性,而是感性。因为人与人交际,情感,才是第一位。
 
 
 
02
 
人与人相处,不仅仅是依靠所谓的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也许还会进化到朋友这个身份。
 
要进化到朋友这个身份,那就要放下你在工作的那一身理性,能够以情感去交流。毕竟,家和公司都不是说理的地方。
 
我原来以为公司是说理的地方,后来发现貌似误会了。公司的制度要不要遵循?肯定要。可是,法律之外,无非人情。
 
越来越能够体会,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它更多的是悬在头上的戒尺。不是需要经常打下来,而是悬在头上才是最有用的。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按照制度一个一个装进去。违反了哪一条,就如何惩罚。看起来的公平,在群体中也就变成最大的不公平。
 
至于家里,就更不用说。那些在外面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当走进家门的一刹那,就得忘记自己的身份。不然,就会迷失。
 


另外,公司和家,两个群体的交流中,非常忌讳的一点,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进行评说。
 
如同父母觉得我就是为你好,而替子女做决定;领导觉得我给你发工资,是做了好事;伴侣吵架,其中一方觉得你就是错了呀……
 
其实每当我们讨论到对错的问题时,那就是以理性去沟通。事实上,哪有那么多对错?更多的就是所站立场不同。
 
当你还是孩子时,你所看问题的角度和你为人父母时的角度,也就变得绝然不同。事情没有变,变得就是你的心。
 
公司里面是不是就可以讨论对错呢?也许可以,只是有没有一定的必要。员工某件事情没有做好,是否就意味着他是错的?
 
不一定。如果管理者仅仅是以对错去看每一件事,那么应该会人人自危。没有哪个人可以保证自己不会“犯错”,因为我们不是圣贤。
 
这时候需要的是什么?除了对事情的评价,也许还需要做的就是情感支持和价值确认。
 
 
 
03
 
只要一个人达不到完全是石人的地步,他也许都要追寻一个问题:我的价值在哪里?
 
马斯洛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成了几个层级,较高的那个层级,不就是自我实现吗?什么是自我实现呢?我觉得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能够做什么,也就常说的看清自己。虽然不一定完全看清,但是能够看到部分。
 
如果看自己始终是晦暗,那么所谓的自我价值确认就无从谈起了。你都不知道你自己能做什么,难道别人来做吗?
 
当然,别人肯定也能做,也就是所谓的伯乐。不过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看到那些历史故事,为何有人愿意肝脑涂地,就是有人发现了他这块金子。
 
如果没有人发现,也许自己还是一个杀猪的,卖布的,或者还在当一个奴隶。也许你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强,但是有人可以看到。幸甚!
 


第二点,就是自己做的事情能够产生价值。自我实现从内心先产生,再付诸于具体的事情。绝不是意淫自己多么牛逼,然后沾沾自喜。
 
能够把自己能力发挥出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能够产生好的结果,就会刷一波成就感。这时候也许就会发现,自己还是有用的嘛!
 
刚刚谈到,价值确认是可以自己做;但是自己发现不了,那就是别人来帮你做。然后再辅以情感支持,也许胜过讲一番大道理。
 
《超级演说家》的某一集,来了一位酷似鲁豫的泼辣英语老师。个性直爽,反应机敏。不过,她的老公却是看起来“平平无奇”。
 
两人为何能够做走到一起?因为她崇拜老公。有时候那些所谓的婚姻鸡汤中,提到过,婚姻长久的其中一条,妻子崇拜自己的丈夫。
 
当然,前提是能够看到丈夫身上的亮点。现代的女性越来越独立,在外也是能够独挡一面。她的丈夫不一定有她这样的气魄,但是总有一面让她欣赏,为之沉迷。
 
 
 
04
 
我原来想的是,我把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去做就可以,哪怕别人不理解。我也做好了准备,越往前走,会有更多的人不理解。
 
这句话我还是信奉的,不过也同时明白,要能够走得更远,还是要团结更多的人,得到支持。也许这种支持只是暂时的。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更是意外之喜。这也好过许多人忙忙碌碌,找不到自己价值在哪里。
 
所以,人际交流中,有一种人很厉害,就是会捧人。这种捧人不是赤果果地拍马屁,而是能够去肯定你做的事情,让你觉得终于有知音。
 
人都是有偏见的。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棒棒哒。如果不被认同,那就是明珠蒙尘。不过,世上到底有没有那么多珠子,还有待考证。
 


曾经见过这类人,很厉害!他能够就你所言,去肯定你的理论,去肯定你那些不为同事、上司所理解的行为。这时,你应该热泪盈眶了。
 
不过,需要切记的一点,世上所谓的懂你的人应该是极少的。你所看到的那些“知己”,内心又会是什么面孔呢?
 
这就好比原来和朋友八卦一个问题:为何有些好女孩遇到了“坏男人”?是不是这些女孩太傻了呢?不一定。
 
我们曾经得到的理论是,也许因为颜值,也许因为甜言蜜语;不过,今天看书的时候,却看到了其他的剖析。
 
如果一个女孩,从小她的价值感很低,她如果碰到了一个愿意去肯定她的男生,也许就会把他当成依靠。
 
这个依靠有多好吗?不一定。只是因为这个男生表现出来的模样,像极了黑暗中的那束光,让她误以为:原来,这就是我的天使。
 
天使终究是没有的,最多就是带翅膀的鸟人罢了。而那些被妹纸三言两语撩拨得忘记自己是谁的男士们,不正是享受异性那崇拜的炙热眼神吗?
 
 
 
【结语】
 
以理服人和以德服人,这是经常被谈及的两句话。无法说哪句话一定对,也许变成一套组合拳才更好适用吧。
 
理,是最说不清的。因为理要分对错,但是你不一定分得清,哪怕你以为是对的。情,是没有对错的,那么氛围也许是更加和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