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鬼经济学笔记(28)——群体的诱因

 千言无万语 2021-10-28
阅读第1322天


由于从事教育行业也有些许年头了,所以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了解,至少从理论上来说会看到稍多点。但看多了之后,并不意味着就是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有些办法在常人看来,就是离经叛道的。
 
就像有家长提到,为了鼓励孩子学习,进行了物质或金钱奖励。比如期末考试进入班级前十名,给他买一部新的智能手机;每周的作业能够完成好,奖励50块钱。这种行为到底好不好呢?
 
我不好评价。因为对这类现象,放到社会环境中,被批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学习是神圣的事情,是为了他好啊,居然还要奖励?这样下去还得了?
 
实际上,如果有人真的这么想,那可能把自己的认知带到臭水沟里了。
 
 
 
01
 
我开家长会或者进行家长单独沟通时,都会把家长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孩子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什么?让他看到,孩子的学习,并不是他认为的那么轻松简单。
 
对家长而言,每天上班8-10个小时是那么累,还要为孩子操心。这没错,家长真的很不容易!不过,家长为什么还要这么累呢?因为工作可以挣到钱。
 
但,这世界上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持续付出了体力和脑力,但却没有薪酬回报,那就是学生,或者精确而言,就是中小学生。在中国,这个群体超过两亿。
 
或许有成人可以辩驳一句:孩子们读书就是为了以后啊,等读书出来之后就可以如何如何了。这种延迟满足的理论每次我听到,就很想反问一句:你自己是否现在也能做到延迟满足?
 
不能吧。那这些要求就会显得很可笑。让孩子们学习有激情,或者能够适当地有点动力,那就要让他们真的知道学习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忽悠也好,鸡汤也好,大棒也罢,甚至物质奖励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当然,我们要明白的是,作为成人,做这些行为的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投入学习,虽然这个过程中的奖励是那么地庸俗;不过也得承认,这样的诱因,或许才是可以让学渣秒变学霸。
 
 
 
02
 
只是,由于这个使用的尺度不好控制,所以这套把戏容易玩砸。比如说奖励制度造成了“通货膨胀”,开始的奖励制定不合理。到了后来发现要奖励的力度太大了,甚至都超过家长的承受能力。
 
还有,就是获得奖励的结果必须是真实且能考核的。不然,学生付出20元作弊,每周的作业有了保障,自己得到50元奖励,还可以留下30元的差价嘛。
 
也正因如此,面对真正激发孩子学习的诱因,较难完全统一。有些思路是很棒的,但是执行者就不敢恭维了。不过,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吧。
 
其实对于今天看书中提到的诱因,我第一反应其实和条件反射中的实验很类似,就是摇铃铛给狗狗喂食。到后来,摇铃铛不喂食,狗狗也分泌唾液。这时候,食物不是真正的诱因,铃铛才是。当然,也是因为通过前面的操作,铃铛和进食在狗狗那里划上了等号。
 
诱因到底是不是条件反射呢?我想有些许联系吧。书中的有些名词理解我不是很清晰,哪怕查找了资料也就略懂一二,所以只能根据目前的理解来整理。
 
诱因在给群体造成的影响中,最“一不小心”地就是变成了破窗效应的形象。什么意思呢?通过无意识的操作,去唤醒了人们心中的恶。
 
 
 
03
 
我前面所说的,不恰当的物质激励,其实可能容易催生作弊团伙,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作业和考试的“帮扶”工作。而且,你能想象这是一群不满13岁的孩子做出来的事情吗?
 
之前看网上的新闻,澳大利亚的兔子,德国的螃蟹,美国的鲤鱼,墨西哥的老鼠泛滥。有人说过进行有奖励地捕捉不就可以了吗?是不是这样呢?或许是的。
 
小学时期的农村,水田里面到处是泥鳅和小龙虾。后来县城兴起了吃河鲜,村里人就去捕捉这些卖钱,还包括牛蛙。过不了几年,河沟里面这些动物基本绝种了。但是,人工养殖兴起了。
 
而换到前面的那些场景,我想奖励捕捉或许是对的,至少看起来会卓有成效。一帮人去野外组队刷怪,带上编织袋和猎枪、捕兽夹,一个下午或许能比上班的薪水高呢。
 
但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聪明人参与捕捉,他们捕捉的原因是为了养殖。一次性的生意,怎么会好过细水长流呢?最开始的那条奖励措施,或许就成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诱因。
 
还有如某些很“顺手”但是没有设置垃圾桶的地方,上面写着“请勿扔垃圾”。我不知道这样的标语会是什么作用,应该有作用。不过,有时它可能是起到了提醒作用:原来,这里真的很方便扔垃圾嘛。
 
 
 
04
 
真的去分析这些,当然不要总是盯着恶的方向。要相信,世间是没有绝对的黑,当然也没有绝对的白,关键是怎么去看。如果适当地找到那些隐藏的诱因,也许能够有良性的结果。
 
曾经听一位培训学校的大佬讲自己的运营经验,提到了一次广告单页的设计。这个设计最大的不同就是加了一行醒目的字:本学期,已经有796名家长送孩子过来学习跆拳道了!
 
那次招生,对比之前同期的培训机构,这家培训机构招生爆满。
 
这看起来很无厘头,如果把这事件的核心去剖析,会发现很容易理解。你要买手机,身边三五朋友都说华为现在性能好,功能全,音质棒。你会选哪个?等到真正经历了,就会明白,你直奔华为旗舰店的可能是最高的。我的华为手机就是这么来的。
 
而对于补习,家长们选择的是品牌大,装修好,展示的成绩高吗?或许是的,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更多的,还是口口相传:你孩子在哪里补课?补得怎么样?
 
只要那位家长说在哪里补课,效果还不错。那么这家机构就可能变成第一顺位;如果再问两个人,还是这样的回答,好,那就决定了,在这家机构报名。
 
至于那几位家长正好是因为住在机构旁边的因素,就不再考虑了。这时候的诱因,其实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词,叫做群体效应,也就是《乌合之众》里的主题内容了。
 
 
 
【结语】
 
这短短的两个字,蕴含的信息量太大,也只能根据目前自己理解的一部分来进行梳理。就我目前的认识而言,诱因和隐性需求有较大的联系。
 
什么意思呢?就是看一个人到底要什么,而不是口头上要什么。如果是恋爱的人,和女朋友聊天的时候或许能够深刻感受这句话的深远意义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