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丁玲纪念馆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0-28

丁玲的铜像 王雨虹 摄

风雨沧桑,岁月峥嵘。

近百年来,在河北张家口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无数先烈滚烫的热血,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们英勇奋斗的足迹,更有红色革命文化深植其中。

1945年8月23日,张家口迎来解放的曙光,大批文化机关、团体、学校搬迁到此。到1946年春,张家口聚集了100多位解放区的著名作家、艺术家等,这使张家口的文化事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解放区的文化中心。

一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把中国当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丁玲和张家口涿鹿这片土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46年,丁玲在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来到了桑干河畔的温泉屯。两年后,她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在河北张家口温泉屯村一隅,有一座古朴雅致的中式庭院,是当时丁玲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如今,这里已建成为丁玲纪念馆,记录着这位“文小姐”“武将军”的芳华岁月。

丁玲工作过的屋子 王雨虹 摄

照亮温泉屯的“马灯”

1945年底,丁玲和丈夫陈明从陕西延安来到了晋察冀解放区的张家口。

1946年初夏,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的《五四指示》传达到了张家口。丁玲和丈夫陈明立刻报名,参加了晋察冀中央局土改工作队,他们把两个孩子留在张家口,奔赴农村土改第一线,来到桑干河畔的温泉屯村。

当时的温泉屯是一个有着200多户人家、900多口人的村庄。当时,在内战逼人的形势下,要尽快完成土改,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尽快地掌握全村的阶级状况,工作组进村后,白天组织开展土改运动,晚上走家串户,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农民情况。

平易近人的丁玲很快便赢得了乡亲们的心。茶余饭后的夜晚,丁玲便同当年温泉屯的党支部书记曹永明一道,走进农民家中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

为了方便夜间到村民家里做土改工作,丁玲还带来一盏马灯。在此之前,村里还普遍使用着煤油灯,这盏马灯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先进了,也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光明。

饭桌前,丁玲在这盏马灯下,耐心细致地给乡亲们讲解土地改革政策,帮他们算“剥削账”,引导他们认识“谁是土地的主人”。后来,她又带来了多盏马灯,组织村民们开展唱戏等文艺活动。

短短18天的时间里,工作组通过贫雇农会、中农会、妇女会等多种形式,结合“算账”诉苦,启发农民的觉悟。

丁玲使用过的圈椅 王雨虹 摄

1946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温泉屯的土改工作胜利完成。这时候,向晋察冀解放区大举进攻的国民党军队,已经从北边逼近张家口,怀来东线战场的隆隆炮声不断传来。根据上级指示,参加土改的工作队实行战略转移。

农历八月十六,丁玲和工作组的同志们一起,满怀依恋之情告别了温泉屯。她站在村西的土岗上,望着依依不舍的乡亲们,挥动着双臂大声呼喊着:“乡亲们,我会回来的!”

当丁玲从张家口撤走时,一幅中国农村土地革命的壮丽图景在她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她说:“由于我同他们一起生活过,共同战斗过,我爱这群人,爱这段生活,我要把他们真实地留在纸上,留给读我的书的人。”

到达阜平之后,丁玲以自己对人民的忠诚,写下了以温泉屯土改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说于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并先后被译成十多种文字。

丰富农民生活的“留声机”

1953年秋,丁玲第二次回到温泉屯,当她看到生活的改善与文化的贫乏在这块土地上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她主动拿出五千元稿酬,在村里购置了四间房,购买了图书、乐器等,在温泉屯建起了文化站。这个文化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起的第一个农民文化站。

丁玲捐赠的留声机 见习记者 刘晓璐 摄

在丁玲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台留声机。这台留声机是当时丁玲捐赠给她的农民朋友曹永明的叔叔的。20世纪50年代,在张家口一带民间很少有留声机,十分珍贵。曹永明的叔叔后来又将这台留声机送到了农民文化站,用以丰富农民们的文化生活。

红色文化在温泉屯传承

1995年,当时的温泉屯乡(2008年,温泉屯乡改为温泉屯镇)政府兴建了丁玲纪念馆,表达对她的怀念和敬仰。

温泉屯将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规划建设百里葡萄长廊、丁玲第二故乡葡萄观光园等,确定“一点两园两区”发展格局,以葡萄产业带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以文化旅游促进产业提升,进一步提升桑干河文化影响力。

许许多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寻找丁玲足迹,体验红色文化。目前,温泉屯丁玲纪念馆已成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