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丹参
于中举整理 传说在宋徽宗年间,界沟集城东有个李家寨,寨里有位员外名叫李运隆。这员外幼年时也曾饱读五经四书,满腹经纶,后也得进拔贡。但因背后无人提携,在家一等十年末得补晋,时常闷闷不乐。一天家人来报,说他的表兄张发福荣任顺昌府知府。李员外听罢灵机一动,第二天一早更换了衣衫,骑上高头大马,兴冲冲地打马来到顺昌城。在知府门前,知府公子施礼打躬道:“员外,家父奉命明日进京,说史部尚书有要事相商,府事正要妥为安排,请员外先到客厅吃茶。”李员外听罢,边走边把公子上下打量一遍,三年不见,长得更为潇洒了,不由连连称赞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愧是书香门第之后,将来必然前程无量。”李员外在客厅吃茶片刻,正和公子交谈家常,忽听门外一阵哈哈大笑道:“早晨喜鹊登枝欢叫,就知必有贵客登门,失迎了,失迎了。”随着爽朗的笑声,张知府大步跨进门来,兄弟相见,免不了寒喧一阵。重新落座后,李员外开口道:“愚弟过府还日事重提,我看公子也大了,既然知府原来有意,贱女和他的终身就定下来算了。”知府对李员外的为人了如指掌,觉得只能同桌共饮酒,不能与之共处事,所以对此事数年未决。现在员外又到府上亲口相许,依然是举棋不定。张知府听了又爽朗地哈哈大笑了:“那里,那里,只是小子学业未就,不想操之过急了。”李家闺秀丹参年在妙龄,岁刚二八,但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虽不是九天仙女下凡,人间美女是真,在界沟集乡里广为传颂,有这样一个贤淑的女子为媳,张知府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了。 见张知府并未断然回绝,李员外又赶忙笑着说道:“发福呀,上个月我已把退还乡里的王进士请到家为丹参教学,何不令公子随我一起返乡,和小女一起就学,岂不更好呢?”知府见推却不过,也就喊过公子:“还不快给你岳父大人叩头。”李员外笑吟吟的上前一把搀起公子说:“免礼免礼,快快坐下说话。”李员外在门口一把拉住知府的胳膊说:“见了吏部尚书一定再替我美言几句,我已经在家候缺十年了。”知府说:“吏部尚书已录记在册,说有缺即补,我想为时不会太久的,我这次进京再说一说就是。”李员外听后心里乐开了花,在顾昌住了几天,兴高采烈的打马返回,途经太和县城,巧遇县令赵成,。这赵成和李员外本是同窗好友,常出入李门内外,对丹参的聪敏才智和国色天姿早为之倾倒,也一心一意想娶丹参为媳,可是李员外总是不开口,今日一见,分外亲热,非邀李员外到家一叙不可,李员外推辞不过只好从命,酒过三巡,赵成果然旧事重提:“员外,我已多次央媒过府提亲,不知员外为何不开金口?是嫌犬子匹配不了令爱,还是嫌是门不当户不对?”李员外忙说:“哪里哪里,前些年觉得贱女年幼无知,所以……”“晚了。”李员外捻着须笑吟吟地答道。“我这次到顺昌有事,发福又央媒说合,我已亲口许诺下来了。”赵成一听气得心里好像燃起了一团烈火,暗自骂道:“张发福我与你誓不两立!”原来赵成为人奸诈,阳奉阴违,张发福在吏部尚书面前多次进谏,赵成常受尚书的训斥,对此他早怀恨在心,现在他又添新“仇”,他怎能不生气?不久,李员外亲自派人把张公子接到家来,和丹参同窗读书了。他们俩自小就在一块玩耍,情趣相投,现在相互伴读了,更加互敬互爱,互相砥砺,学业俱都进步很快。李员外更是高兴,时常捻须当众夸奖张公子说:“三岁看大七岁知老,公子将来必为国家的栋梁。”一面候着张知府通知他荣升。 常言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赵成恶性难改,一张御状参倒了张发福,说他私通江北。致使金兀术越过界沟,一度兵临城下,刘率兵攻打金兵时节,张发福故意供粮不济,几乎使刘兵溃败。张发福被削职为民,发配云南,赵成升任顺昌知府,随即托到李家说亲,并以太和县令许以李员外:“只要丹参过了门,你就可以出任太和县令了!”当天,李员外就把公子叫进客厅说:“你家捎信来说,你母在顺昌染病不起,叫你动身立即回家探望,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二十两银子,带上作盘费罢。”“岳父大人在上,容小婿回禀。”张公子乞求道,“母亲病重理应归家探望,但为家父明冤申屈更为重要,我父亲和刘琦将军乃挚朋好友,并与兀术对歭数载,他岂能是背叛大宋天子之人!赵成心怀叵测,污良为奸,将来必为世人所唾弃。乞望岳父多给些银两,我要进京鸣冤,这银两我一定加倍偿还的。”不料李员外脸色陡变,声色俱厉地说:“我岂能与卖国求荣者为亲!从今往后你再也不许踏我李家的大门了,这二十两银子就是退婚钱,你快快走罢。”张公子见李员外情谊已绝,怒发冲冠,把银子摔在脚下,拂袖而去,到了学堂,匆匆收拾了书籍行李,气昂昂地出了李家寨。思前想后,不由泪如涌泉,来到了一座城隍庙前,又饥又渴,头晕目昡,行走无力,放下行李,想歇息一会再走。不料丹参的贴身丫头春红从庙里走了出来,说员外退婚之后,小姐全都知道了。小姐矢志不移,并约他三更后在后花园芍药花榭旁赠送银两和衣服,叫他速速进京为父冤报仇。再说李员外把公子赶出后。见丹参不吃不喝,知道是和他怄气。吃了晚饭想再开导他几句,不料前院后楼找个遍也不见踪影,听院公说见她往后花园去了。李员外犯了疑,立即到后花园,乘着皓亮的月光,只见丹参和公子在芍药花榭旁哭哭啼啼地正诉说衷肠呢!不禁勃然大怒,一步跨前上去举拳就打,公子一见弯腰提起小包袱扭身就走,李员外一把拉住了张公子的衣襟,劈手夺下包袱一看,竟是银子和衣物,大喊道:“捉贼……” 一群如狼似虎的家奴赶了过来,对张公子拳打脚踢,推出角门外。谁料想赵家派来“送聘礼”的人,正等在此处,暗中对公子下了毒手,打死了张公子。再说丹参见公子打死,心如刀搅,悲切切的回到房里,又受到父亲的一顿打骂,立逼与赵家成亲,思前想后,愈加悲哀,不思饮食,卧床不起,这天中午,她又强打精神来到芍药花榭旁边,凝神注视芍药花蕊,触景生情,愈加思念公子起来。不由失声痛哭,昏倒在地,竟长叹而逝。 不久就在她死去的地方长出一株紫草,茎壮梗拔,枝叶紫红。秋后花朵怒放,竟能与芍药媲美。李员外倒很奇怪,对这株草并未施肥浇水,为何能如此茁壮成长呢?他想扒土看个究竟,这草根入土后即弯曲着,向墙外停去。人们顺根挖到墙外,不禁惊愕的呼喊起来,原来在草丛里发现了张公子的衣帽兰衫,那草根就扎入了张公子的尸体里!人们不由交头接耳的里埋怨起李员外来:“逼得这对恋人生不能结成良缘,死后他们还是结合到一起了的。”于是便给这草取名“紫丹参”。一直到现在,淮北生长的紫丹参,根儿都向东南方弯曲,并成为一味活血祛瘀的常用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