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平市马村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废弃秸秆变成“金疙瘩”

 小龙pph46btb60 2021-10-29

连日来,在高平市马村镇陈村村的田地里,建军农机专业户合作社的打包机正在将刚刚收割完的秸秆打包,随后被搬运到货车上。这些收集起来的秸秆,将被运往马村镇山西农谷丹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整整齐齐地码放成垛,秸秆原料化正在有序进行。

除了秸秆打捆,马村镇还对大型机器难以进地的小块地采用秸秆整根运送的方式进行多元化处理。目前秸秆已被分批运往农谷丹峰进行清洁化处理。

近年来,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马村镇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原则,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站点,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民为本的秸秆收储运体系,使秸秆田间收集处理、储存、运输、利用等环节有机衔接,极大满足了秸秆产业化利用的原料需求。

在马村镇大周村的田地里,一台秸秆还田机正在轰鸣作业,玉米秸秆被旋入机器,粉碎成屑耕入土地。30分钟左右,2亩地的玉米秸秆还田完成,土地变得十分松软。大周村村民李某向记者介绍,“今年我第一次用秸秆还田,打得非常细,省钱又省力 ,秸秆打了地里,再用旋耕机深耕,将粉碎的秸秆埋入地下,经过腐熟分解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肥沃了土壤,还增加了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马村镇党委政府除了按照高平市粮食生产托管服务指导价格和补助标准给予农民一定补助,还拿出本级政府资金每亩25元用作秸秆综合处理专项资金。马村镇分管农业领导李渊介绍,“以前,农民为了加快秸秆还田的效率,对秸秆一烧了之,既污染了空气,又浪费了资源。现在秸秆通过粉碎、深耕、旋耕后直接还田,既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又能增加作物产量,实现作物增收和土壤改良培肥。”

据悉,今年,马村镇共种植玉米33000亩,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中,预计完成秸秆打捆2000亩,深耕800亩,剩余的田地进行秸秆粉碎化还田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