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雩文艺】点评人:陈锡友(无拘居士)《塵社七月同题“观荷”诗点评》总1096期2021年302期⑤

 赣雩文艺 2021-10-29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塵社七月同题“观荷”诗点评

点评人:陈锡友(无拘居士)

受理事会思尘之托,在诗言诗。

古今诗人爱咏荷,作品之多,无以胜数;好诗名句,光芒四射。

本期刋出的二十多首诗作,本人通览了几遍,感觉都写得认真切题,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但我要坦诚交代几点:

1,本人很少点评别人的诗作,也不太愿意作点评,因为对自己的水平要有自知之明。

2,怕有曲解别人诗意,好为人师之嫌。而浪费各自的有限时间。

3,这次随意抽取了大约9首作品,以自己的视角,啰嗦了一阵,相悖苟同恐不可知,被点评和未被点评切莫介意,望其海涵。



1,安顺十里荷廊

顾军(燚言子)

莫负烟霞约,听蛙在唱歌。

凉亭怡目处,细雨洗清荷。

点评:

雨中赏荷,别有一番情趣。首联场景虚实互现,有蒙胧之美感,为转句作了很好铺垫。大凡美好的东西,先是在眼,继之在心。结句再添一层景致,自然而淸新。(当然第二句亦可发挥许多想象空间。我就想到一句“蛙寻伴劲歌”。蛙寻伴交繁是叫得最欢的。如《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似也)。



2,仲夏夜散布过小区荷塘

汤杰军

列星多淡隐,钩月有幽光。

花叶摇香色,蛙声涨满塘。

点评:

首联心境高远,时空由远及近。转结动静相谐,摇字灵动,一幅荷塘月色,清香氤氲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题外话:诗人都明白,中华文化,特别是汉字,博大精深。炼字,是诗者必经之阵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又比如表示“看”的意义就有几十个,其意各具微妙差别:视、见、望、窥、阅、察、观、睹、目、盯、阚、瞟、瞄、瞥、鉴、睨、觇、眄、省、看等等。有幽光,有字亦可用泻字。



3,荷约

冯爱莲(夏日雨荷)

深点朱唇雪染腮,相交只合此灵胎。

踌躇池畔风中约,我若迟来君慢开。

点评:

眼前凸现一位风姿绰约、肤白唇红曼妙女子,她何许人也?作者最明白。承句好句!“灵胎”,为民间和佛教所指六月十九日生之人,观世音成道日,这种人无论男女都有着福运气、菩萨命数、和天生丽质。一切皆有缘,景象的美好,人性的善良和真诚,隐冀着无尽禅意。末句情愫升华,连花草亦为之动容的!很美的一首婉约诗。(据说初稿结句是:“君若迟来我慢开”。更具一番滋味。善之善也)。



4,荷塘漫步二首

丁其飞(笛音)

那年柳动在桥头,一顾红腮目未收。

恨我俗身无对翅,蜻蜓半醉半娇羞。

扶风堤岸柳参差,应爱娇柔在绿池。

忆昔知伊垂首处,只今最是动心时。

点评:

①,通篇未出现荷的字样,从风、柳、桥、蜻蜓着意,无不与荷相关,且巧借诗题点明。

②,虚词运用得体。善用虚词者,七绝五十六式的了指,写绝便不死板,或许信手拈来。虽七步难成诗,但不会“百步趋来一字无”。

③,念旧情结,爱心滿满。

(另,第二首的“柳”字与对句的“绿”对调一下,把对句的“绿”字换成“浅”。)

5,夏  荷

刘军

一帧倾城色,盈盈照眼开。

凝香诗墨著,叠翠绮罗裁。

俯仰花生趣,卷舒风作媒。

古今多少句,皆是此中来。

点评:

①,此期唯一的一首五律作品;

②,首联就把大美的荷花提升到一个非凡的高度,与梅和牡丹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眼前一亮。

②,颔联和颈联把荷的韵致凸显来,诗意溥畅,对仗甚工。尤其是颈联,清新灵动,超凡脱俗。

③,尾联发诗者之未发,集古今之爱崇。无可非薄!

(另,“多少句”,亦可“多妙句”。多少,宽、泛指;多妙,窄、特指)。



6,西湖观荷

     思尘

一望千姿楼外楼,观荷最合在杭州。

青茎识趣多摇曳,粉蕊迎人不避羞。

步疾常栖花港内,风清复觅断桥头。

情深怕听西湖雨,点点敲心到晚秋。

点评:

读思尘的诗,有一种清风扑面而来之感。此诗首联,省去了多少铺垫,西湖美景,一望尽收眼底。霸气侧漏,直奔主题。颌联,情趣跃然。把荷本青茎、粉蕊赋于灵性的尤物,妙哉!颈联转意自然,对仗工整。尾联,意想不到,突发古之幽情,人世间的喜怒忧愁,悲欢离合,在大自然的怀抱,幻化出多元的美。有如义山“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异曲同工之妙矣!(另,观荷最合,读起来荷合撞声,亦可选:爱、美、睿、悦、惬,等字样)



7,阴天过莲塘

曹国祥(横堤老乡)

一席薰风来去何,蝉声水接绿婆娑。

慢燃红烛花馀影,细吐清香叶拍波。

即使银根霜后老,无关镜面月边多。

天阴不必青莲觅,留待云山系雨蓑。

点评:

首联写景精炼,深中肯綮。中两联对仗工整,景与情互衬。慢燃、细吐、即使、无关等关联词的巧用,给诗增彩不少,且承转契合于无痕。尾联诗味隽永。全诗读来琅琅上口。好律!(一席,亦可一袭)


借此机会,我们共同欣赏塵社两位资深诗词名家,盛元老先生、虞廷先生,在本期的七律:

8 ,辛丑季夏江湾赏白莲次渔洋韵

   熊盛元

载酒江湾稳泛船。波光碧蘸晚来烟。

红船坠影鲛宫外,素蘤凝香水榭前。

一瞬心疑归太古,三生梦醒入遙天。

舒眸爱此茫茫白,醉撷芳馨莫问年。

点评:

盛元老先生在诗界久负盛名,以韵律严谨、境界高古而著称。

此作有几个特别之处:

①,诗题引人入胜,包罗了时间、空间、地点、人物,和所咏白莲之主题。这对许多人对诗题不甚讲究(包括本人)是一种启示。

②,声律之讲究。律诗按传统要求,需声律(四声)俱全,堪称完美。否则就犯双声(上尾)之病。大家可仔细看看,先生颔联出句尾字“外”,(去声);颈联出句尾字“古”,(上声);结句出句尾字“白”,(入声);加上韵脚,是标准的四声俱全。这样读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③,结句之厚重,抒怀之隽永;老而弥坚,不坠青云;春山之妩媚,岁月奈我何?有如“廋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之慨。思过半矣!

(另,蘤,应是一花字的繁体,恐是简繁转换有误。因先生写古诗多是用繁体字)



9,望湖楼赏荷

   陈仁德(虞廷)

桥畔残荷点点红,楼台向晚起微风。

烟波渺处天如水,酒兴浓时气若虹。

暮雨滿湖声断续,夜灯一火影朦胧。

凭拦无限江山好,都入诗人醉眼中。

点评:

虞廷先生的诗,总能用准确的诗词语言表达真性情,有如蒙太奇般的手法烘托意境。声韵对仗优美,四声相彰。针砭有进退,逻辑恪理据。喜笑怒骂,皆成文章。驾驭大题材能力超强,歌行辞赋,自成风格。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虞廷先生此诗以娴熟的手法,把望湖楼赏荷的此景此情,瞬时一览怀中。亦乃上乘之作。


2021年8月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