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吒之魔童降临》| 他反抗了全世界,却反抗不了自己的父亲

 新用户3445WI0P 2021-10-29

7月26日,又一部国产动画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临》正式全国上映,截止7月28日票房已过5亿,超越了同期的《白蛇缘起》、《大鱼海棠》等优秀国产动画,也超越了《神偷奶爸3》创造的动画电影首周票房新记录。豆瓣评分8.7分也证明了这部电影的口碑。

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丑的哪吒,为什么能够赢得大众的认可,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

小编认为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情节,它的立意。

哪吒在大人的成见世界中成长,想和同龄的小孩们玩,却被小孩们的父母拒绝;想替天行道,却被大人们认为是罪魁祸首,是威胁大家生命安全的怪物。

“若命运不公,我便和它斗到底。哪吒终于向世界发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呐喊。不妥协,不屈服,只做自己,挽救陈塘关,即便身体炸裂,化为莲花,也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被外界所影响,不认命。

这是《哪吒之魔童降临》这部电影最主要的立意。同时,小编也被电影另一种立意所吸引,那便是哪吒与父亲之间的相处方式,这也是全篇最感人的泪点。

哪吒的父亲李靖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魔丸诞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直将哪吒困在家里,之后又把哪吒送到太乙真人那边学艺,希望哪吒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存活于世间,甚至牺牲掉陪伴哪吒成长的时间,去求元始天尊能够保佑自己孩子一命。

而父亲李靖所做的这些事情,在还未长大的哪吒眼里,就是想困住他,怀疑他,不信任他。哪吒却不知父亲的良苦用心。

这样的李靖,不再是以往严格冷血的父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爱妻子爱儿子的真实父亲形象,而这样的李靖,并不仅仅代表着李靖一个人,而是代表着这个世界上众多像李靖这样,不会表达对孩子的疼爱,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呵护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的父亲们。

那么,中国传统社会下的父子关系是什么样的?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有明确的伦理纲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其中表述父子之间关系的便是“父为子纲”。这句话就决定了在当时父亲在家庭中是具有绝对统治地位和绝对话语权,父亲经常忽略与儿子的沟通,儿子则需要对父亲完全听从,如果做出忤逆父亲意愿的行为,则为“不孝”。

对于这句话,从现代角度来说有褒有贬,我们需要表达出对父亲的尊重之情,爱戴之情,同时我们也需要表达出自己作为孩子的内心想法。双向沟通,在现代社会中才能够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

现代社会,父亲与孩子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又是怎样的?

1. 偶像时期

在婴幼儿时期,在孩子的眼里,父亲几乎是偶像的存在。孩子经常会模仿父亲的行为,更加愿意和父亲玩在一起,这个阶段父亲的陪伴对孩子性格智力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前段时间红遍全网的“最小tony老师”,也是因为从小看着父母亲洗发剪发,而慢慢熟悉起来。

2.矛盾时期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对世界逐渐有了新的认知,也会发现父亲的缺点,有了自己想法时候,就会经常与父亲的建议发生不同,做出叛逆的行为,基本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事情。

3.进化时期

这个阶段,父子之间的矛盾会上升至至高点,孩子越来越长大,判断力、个人能力都在发展,不再以父亲的认知作为标准,会发现自己认知的世界和父亲认知的世界是两个世界,甚至儿子会更加有优越感。

4.接受时期

三十而立后的儿子,心智逐渐成熟,对人性,对人际关系会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可能也会发现,无论自己之前认知的世界是多么的华丽,这个世界的底层真理真的和父亲理解的一样,这个时期,儿子会更加理解父亲的想法,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两个人之间会敞开心扉交流。

5.替代时期

年过半朽,回顾走过的一生,思索成长的过程,这个时期的儿子会将所有的内心追求放慢,将父亲的宝贵精神财富或者物质财富继承,孤独感也会凝重。此时的儿子会更加尊重自己的父亲,爱护自己的父亲,也会影响着自己的下一代。

这五种阶段是常规认知上的父子关系发展的阶段,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父子关系都会按照这5个阶段发展。

就像《银河补习班》里的父亲马皓文非常令人触动的一句话“对不起,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学习做爸爸。每一个当父亲的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当父亲,作为父亲,他们也在不断地成长中。

而父子之间最好的状态,不是非常严厉地强迫儿子做事情,而是和儿子一起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有时,你会发现孩子可能会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作者 小   智

编辑 | 徐佳茜

策划 | 吴乐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