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湘涛: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怀念蔡正良先生

 开心明智 2021-10-29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怀念蔡正良先生

宁湘涛

近段时间心情本来就十分烦闷,深感生活的不易。“文学艺术爱好者”群里突然传来了蔡正良先生离世的噩耗,心中颇感震惊。今天刘解军总编的“微言”再次证实了这不幸消息的真实。郁闷的心情又增添了几分悲伤与惋惜。

我与蔡先生虽是神交已久,却从未谋面,但我也要对他表达由衷的敬意。他是一位敦厚儒雅的长者,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各类荣誉头衔更是举不胜举:作家协会会员、教育专家、全国骨干教师……尤其是他对编辑工作的那份严谨执着,对文学艺术的那份热爱与追求,使人敬意油然而生。对于一位像我这样偶尔写点不痛不痒文字来聊表情意的浅薄的作者,先生也是那么尽心尽力地帮助与教导。一篇小文都要词斟句酌,每一个标点都要反复推敲。每当我几个月没写点东西的时候,蔡老先生总要关切地询问原因;每当写出点东西且先生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时候,他又从不吝啬鼓励与抬爱,正如唐人杨敬之说的那样“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与先生等诸多文友一起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新诗百年选集》(一、二集)《诚如故文集》等三四部诗文著作,使我收获良多。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我对蔡先生的生平虽了解得不是很详尽,主要是从他的著作和网上的一些零星的介绍得知的。他老人家的一生其实也是很辛劳的一生,奋斗的一生。虽说荣誉头衔一大串,可那些虚名毕竟是身外之物,有没有多大用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到处兼职兼课,也许是别人的盛情邀请却之不恭吧,也许是经济上不太宽裕?反正听说在到处兼课还当班主任。去年的八九月份吧,他就查出了可怕的癌症。由于花费太多,家境不宽裕,他老人家也曾用“水滴筹”的方式替自已治病进行筹款。我想不是万不得已,先生也不会这么做的。当时,我就在文友们的那个群里替先生发出了倡议,现在想来自己当初能这么做还是感到有一丝安慰。病魔无情人有情。可惜从确诊到他离去,时间不到一年,可见人生是多么无常!愿世上的人们定要且行且珍惜!恰好近日从《今日头条》看到一篇写“民国女神”张爱玲身后事的文章,说张离世时身边无一人,是几个朋友(有几个只是她的“粉丝”)给她办的丧事。想想年轻时的张爱玲,美貌、才华……何等风光,死时又是何等凄凉,怎不令人感概万分?!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文学的海洋中少了一位中流击楫的歌者,诗歌的田园又多了一份寂寞;我痛失了一位至诚至厚至诤的忘年交,业余爱好的天空又少了一些崔人前行的动力。遥望北方多祭拜,良师常在心中留!

——以此纪念蔡正良先生。

【作者简介】宁湘涛,湖南邵东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九十年代中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供职于郴州市第二中学。桃李满天下是曾经的梦想,品人间百味是现在的追求,“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是其喜欢的自勉之言。曾有若干教学经验类文字及诗文散见于《学习方法报》《科技信息报》《课程教育研究》《散文百家》《学习与研究》《知音》等报刊杂志;参编辑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中国新诗百年选辑》(第一、二集)、散文集《心灵共鸣的结晶》《诚如故文集》《岁月留痕》等;曾担任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链接名师·课堂同步作文大演练(高中)”系列丛书及《高考作文创新训练序列》一书的编委与副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